海口高新區:基層黨建激活經濟發展"紅色引擎"
來源:未知 日期:2017-11-30 點擊:次
今年上半年,???u>高新區園區營業總收入實現133億元,同比增長了41.9%;工業總產值完成99.97億元,同比增長5.9%;招商簽約項目25個,總協議投資額317億元;新增注冊企業474家,新增注冊資本近100億元……這一串喜人的數字背后,是海口高新區黨工委堅持“以黨建引領園區發展”結出的碩果。
作為海口乃至海南生產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近年來,??诟咝聟^完善創新黨建工作方式方法,穩步擴大黨建工作覆蓋面,在真誠服務企業的同時,多措并舉推動非公黨組織建設,發揮黨組織對企業的政治引領作用和職工群眾的政治核心作用,成為推動園區和企業雙發展的“紅色引擎”。
十九大精神進企業 指引高新區踏上新征程
11月8日下午,黨的十九大代表、海南省委常委、海口市委書記張琦走進海口高新區,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到“六個聚焦”,從做到“八個深刻領會”到堅持“四個結合”……以一系列關鍵詞宣講了黨的十九大精神,給高新區機關黨員、企業家和兩新組織黨支部書記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
在宣講中談到高新區如何結合實際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時,張琦第一條就講到了“要堅持黨建引領,加強‘兩新’組織建設”。同時,張琦還要求高新區“要爭當全省實體經濟的主引擎,爭當輻射帶動周邊發展的‘龍頭’,爭當對外開放的‘門戶’。在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深化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推進城市更新方面也要走在全省前列。
這堂黨課在高新區引起了熱烈反響,高新區機關8個黨支部和“兩新”55個黨支部迅速組織專題學習會,結合自身工作談體會、談感受,并結合工作實際展開討論。同時還完善出臺了《關于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實施意見》,結合十九大精神把新要求新任務細化分解,確保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成為指導園區發展的指揮棒、風向標。
11月14日,??诟咝聟^負責人來到海南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電池四支部,以“團團坐嘮家常”、“一問一答”方式,通俗直白話語給英利黨員宣講十九大精神中的“關鍵詞”、“知識點”。
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以來,這樣的黨組織生活在海口高新區的63個黨支部中隨處可見,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大精神進企業”在這里并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
支部進企業 “組合拳”激發黨性教育新活力
11月3日,??诟咝聟^"兩新"組織業主黨性教育培訓班(第四期)在高新區黨建共享平臺成功舉辦,此舉標志著??诟咝聟^“兩新”組織業主培訓實現全覆蓋。通過培訓,在園區企業中營造了感恩黨,聽黨話,跟黨走的良好政治生態環境,進一步增強了企業黨建的發展活力和動力,為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據介紹,近年來,??诟咝聟^以“互聯網+黨建”、“黨建+群團工會”實現黨建機制創新,讓黨建工作實現網上網下聯動,構建了“黨務管理智能化、信息管理維護精準化、黨員教育管理個性化”黨建工作新模式,激起了陳冬生很大的興趣。黨建共享平臺以互聯網為載體,以高新區黨建網和海南黨建網等海南本地黨建網站為基礎,鏈接中央乃至全國各地黨建網站,把國內重要黨建公眾號、海南黨建公眾號、高新區公眾號、高新區非公黨建微信群等平臺建設成“互聯網黨小組”,設置在黨建網站中,逐步形成“互聯網+黨建”的新模式,充分發揮現代互聯網信息技術在黨建工作中的作用,結合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實現,建立健全的黨建信息數據庫,打破時空障礙、實現各級黨組織之間的層級管理,將每一名黨員連接在一起的工作、學習和交流。
而這一緊跟時代步伐的黨建工作新方式,只是??诟咝聟^持續推進“以黨建引領園區發展”的亮點之一。2014年12月,海口高新區“兩新”組織黨委成立。目前園區正常納稅企業和社會組織共145家,占企業總數的96%,而其中黨組織的數量已達到75個。由高新區“兩新”組織黨委直接管理黨組織57個,包括1個黨委、1個黨總支,55個黨支部,還有18個由其他黨委管理。園區企業共有黨員655人,其中黨組織關系在高新區的企業黨員272人,納入高新區管理的流動黨員145人。
為加強對這一人員數量龐大的基層黨組織管理,??诟咝聟^狠抓從嚴治黨責任落實,多措并舉推進“兩新”組織“兩個覆蓋”,通過多種方式感召園區業主 ,使業主由旁觀者轉變為親自參與黨建工作。同時,通過 “孵化”“引進”“協建”等結對綁帶的方法,推進企業黨組織組建工作。黨建工作進企業成效顯著,2016年至今,高新區共新增黨支部29個,發展黨員12名。
在日常黨建教育方面,高新區以每周“黨建活動日”、“每日一課”、書記上黨課、黨建“五個一工程”等活動為載體,通過開展黨組織書記集中學習培訓、黨員集中學習培訓、新黨員集中學習培訓等,覆蓋新老黨員近6000人次,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向常態化、制度化方向發展。同時,以非公黨組織建設為亮點,全面加強黨的組織建設,先后開展“喜迎十八大、再創新輝煌”、“與企業同呼吸、為黨旗再添風采”等十多個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參與的非公企業黨員達到1000多人次。
??诟咝聟^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林一民表示,支部進企業,從思想感情到行動全面發揮黨組織在企業的威力和作用,不僅做到回答好“靠誰發展產業經濟、為誰發展產業經濟、怎樣發展產業經濟”的問題,同時讓企業更加認同黨的主張和捍衛黨的制度,真正實現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鍛造職業精神和踐履社會公德相統一、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和企業家社會擔當精神相統一。
表彰先進樹典型 “紅色引擎”助發展
9月1日下午,在海南英利硅片制造部的車間里,技術員曾德棟正全神貫注地盯著顯示屏上的數字。
作為海南英利電池制造部的一名員工,曾德棟一直將“質量是企業的生存之本”作為自己工作的“座右銘”。除了是英利硅片制造部質量管理以及工藝優化工作的負責人,讓曾德棟兢兢業業的更是他作為老黨員的“特殊身份”。“這是光榮,更是責任和義務的象征。”不管在業務工作上還是日常生活中,在他心里,自己總要比別人多承擔一份責任。
為充分激發黨員的榮譽感,海南英利黨委設立了“黨員先鋒崗”,并要求每一名黨員掛牌上崗。海南英利工會主席劉樹苗指著自己的共產黨員胸牌說,這樣不但發揮他們的專業技術帶領作用,更是從思想上、行動上帶領身邊的同事一起成長。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說起海口高新區優秀黨員對企業發展的帶動作用,林一民深有感觸。因地理原因,海南每年都要遭遇多次的臺風天氣侵襲。每逢這些“特殊時刻”,在企業中堅守到最后的員工,無一例外都是黨員。工作中奮勇爭先、遇到困難挺身而出,每個黨員員工心中都有更強烈的責任感,而這種“車頭”的帶動作用,也讓一個企業能穩定的進入發展“快車道”,推動企業更快更好發展。
抓黨建和發展經濟沖突嗎?海口高新區海南和澤生物有限公司用亮眼的數據給出了明確的回答——“不僅不沖突,反而是發展經濟的有力保障和強力引擎。”公司黨支部通過帶頭開展“爭當崗位能手、共創美好未來”、“合理化建議月”等系列活動,為企業帶來直接經濟效益50多萬元,成效顯著。
海南英利每條生產線上的“黨員先鋒崗”以及海南和澤生物有限公司的“爭當崗位能手、共創美好未來”、“合理化建議月”黨支部活動的順利開展,離不開??诟咝聟^大力實施的“紅色引擎培育計劃”、“非公企業黨建品牌培育”等一系列黨建引領計劃。2016年,海口高新區共有8名黨員獲省或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3名黨員獲“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2017年,有12名黨員獲高新區“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6個黨支部獲“高新區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把支部建在產業鏈上”,??诟咝聟^以黨建“軟實力”催生企業發展“硬實力”,非公企業支部逐漸成為助推企業發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