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高端人才聚集東莞創新創業 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來源:未知 日期:2021-08-12 點擊:次
吸引大批高端人才來莞創新創業,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新型研發機構成人才聚集高地
社會轉型,歸根結底是人的轉型。近年來,隨著東莞產業結構的升級調整,人才需求也產生巨變——城市對高層次人才求賢若渴,企業對高素質人才高薪招聘,工廠流水線上的主角也悄然從初中生換成大學畢業生,技術工人在企業越來越吃香。在2017年東莞高層次人才活動周期間,本報策劃推出“揭秘東莞人才需求拐點”系列報道,探尋東莞用工需求及人才結構變化的原因,展示“世界工廠”打造“人才型城市”的舉措。
“我們這代人都是國家培養的,能夠回國發展,報效家鄉,我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作為2011年回國的留美海歸專家,張霽如今在東莞東陽光藥業研究院擔任藥物研發首席科學家,面對記者,他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張霽是東莞近年來引進的眾多高層次人才的其中之一。目前,新型研發機構已經成為東莞招引高層次人才的重要載體,通過多渠道、多舉措,東莞的新型研發機構吸引了大批高端人才來莞創新創業,成為東莞人才高地。
2017年,高層次人才加速聚集東莞,大有“井噴”之勢。這是東莞近年來重視人才工作的集中體現,也是東莞產業轉型升級的生動反映。
新型研發機構聚集高層次人才
一直以來,被稱為“世界工廠”的東莞,正在努力成為全球的“創新高地”,不斷聚集的人才資源是有力的支撐。
據東莞市人才辦最新統計,目前全市人才總量突破146萬人,超過90%接受過高等教育,其中,東莞的各類高層次人才約8.5萬人。
據了解,以東陽光藥業研究院、電子科技大學廣東電子信息工程研究院(簡稱“電研院”)和廣東華中科技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工研院”)為代表的數十家新型研發機構,已成為東莞高層次人才聚集的高地。
以東陽光集團為例,2005年該集團成立了藥業研究院,經過多年的探索,逐步培育了一支一流的制藥人才隊伍,在人才招引和培養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東陽光藥業研究院院長唐新發介紹,目前,研究院共有1600多名研發人員,其中有40多名外籍和海歸專家,碩士以上人員占比65%以上。
2007年在松山湖成立的電研院,多年來依托電子科技大學的資源,以引進和培育電子信息產業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為重點。院長陳雷霆介紹,目前該院已建成了廣東省健康云安全院士工作站、廣東省集成電子薄膜院士工作站、廣東省新型通信網絡院士工作站及東莞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等平臺,聚集了國內、國際創新科研團隊20余個。
同樣位于松山湖的工研院,經過多年的培育,目前已經擁有一支600余人的專業化技術團隊和1000余人的產業化團隊,發起全國數控一代示范工程,建設全國首批智能制造示范點和全國注塑機節能改造示范點,對我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發揮了積極作用。
“10年前籌建工研院的時候,導師對我說,下雨雖然改變不了,但是你可以打一把傘。當時東莞的人才環境不夠好,但是我們可以努力在研究院里面打造更好的人才環境。”工研院常務副院長張國軍說,回望過去東莞的發展,各家新型研發機構對于高層次人才的聚集起到了重要作用。
產業化導向引才成果顯著
目前,東莞的人才工作緊密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瞄準重點產業和領域,充分體現了“以用為本”的原則和產業化導向。
在東莞對高端人才進行引進的同時,高端人才也帶來一大批優質項目和高端技術,正在幫助東莞實現人才和產業深度融合。
“我們主要就是通過項目來鍛煉和培養人才,讓人才跟項目共同成長進步,通過幾年的探索,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唐新發說,東陽光非常看重人才在項目中的表現,目前東陽光已成為研發實力雄厚的新藥、生物藥、仿制藥研發基地,建立了符合美國FDA和歐洲新藥標準的研發體系,現有研發項目200余個。
電研院對于人才的培養也并非只停留在研發階段,而是更加注重科技成果的產業化。高端人才的科研成果成熟后,電研院通過一系列的配套機制,支持科研人員組建公司,進一步落地產業化。“目前,電研院持股孵化的企業已經有30多家。”陳雷霆說。
“為了激發高層次人才的創新創業熱情,工研院一直致力于支持產業孵化,目前產業孵化已經結出碩果。”張國軍告訴記者,工研院通過自我造血建設的松湖華科產業孵化園,是東莞首家獲批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的企業。
最近兩年,工研院還積極探索輸出孵化器運營經驗,打造“華科城”系列孵化器,已建設了7個孵化園區。目前“華科城”系列孵化器已累計孵化企業337家,其中自主創辦企業53家。累計孵化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近50家,新三板掛牌企業6家,上市后備企業3家。
“以用為本”的原則和產業化導向,對東莞的產業發展有立竿見影的積極作用。東莞市人才辦通過對30個省市創新科研團隊進行摸底調查,實現產業化的項目10個,進入市場化階段14個,為用人單位創造銷售收入約25億元,繳納稅額約9300多萬元。
領軍人才推動東莞產業發展
東莞市人才辦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東莞擁有各類高層次人才約8.5萬名,與2014年相比年均增長21.97%,其中雙聘院士8名,領軍人才對于東莞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電研院同樣注重發揮高層次人才的領軍作用。2010年,獲批廣東省引進第二批創新科研團隊并獲東莞市500萬元的科研經費支持;2016年,該院引進了以方濱興院士為帶頭人的“云計算安全技術研發與示范應用團隊”,獲批東莞市第三批引進創新科研團隊,獲得財政經費800萬元。
陳雷霆告訴記者,未來該院將在網絡空間安全方面發力,在目前的基礎上,加大對國內、國外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助力東莞網絡空間安全產業的發展。
東莞的新型研發機構在高層次人才的帶領下,正在推動東莞的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東莞多舉措留住人才
善于引才,也要善于留才。作為研究院院長,唐新發頗有感觸。
“留住人才,首先是要待遇留人,這包括有競爭力的薪酬,以及給項目研發人才以產品股權和項目股權等。”唐新發說,作為管理層,也要和團隊“戰斗在一起,榮辱在一起”,以提升團隊的凝聚力。
此外,他認為,要以成長機會留人,在研究院的平臺上,要給人才成長的空間。“要慢慢把項目變成他們自己的項目,讓研發人員對項目有責任感、使命感和成就感,讓他們對自己的工作增加認同。”
而在陳雷霆看來,目前東莞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但東莞針對國際人才的引進獎勵政策仍尚待完善。“東莞應該制定適合國際化高層次人才的獎勵政策,同時也可以探索建設適合高層次人才居住的社區。”
為了留住人才,東莞近年來也下了不少功夫。
從2014年起,東莞每年開展領導干部走訪聯系高層次人才活動,打通領導干部與人才溝通交流的“最后一公里”。今年469名市鎮領導干部走訪聯系819名高層次人才,共為人才解決近800個問題。
此外,東莞近年著力解決人才安居問題。如出臺人才購房租房補貼政策,人才最高可享受250萬元購房補貼;新建一批人才安居房,如松山湖今年新建成3300多套人才房;鎮街、園區也紛紛出臺人才住房補助政策。
2017年,東莞為人才子女提供學位近8萬個,明年將增加9萬個民辦補貼學位。在全國率先實現外來人員全部同等納入社會保障體系,落實與戶籍人口醫療、失業、工傷、生育“四保統一”。
東莞引才要有危機感
多年來,“求賢若渴”已經成為很多城市的共同訴求,針對各類型人才的獎勵和優惠政策也有很多。上述受訪者認為,東莞應對人才引進有足夠的危機感。
唐新發說,如今很多內地城市,比如成都、武漢,發展速度很快,給人才的優惠待遇也很好。“武漢的工資水平原來很低,2013年,武漢大學藥學院有一半的畢業生都被東陽光招來了。現在東莞的競爭力強了,但是人才好像還沒那么好招了。成都、武漢好大學很多,如果大學畢業生都不來了,那對東莞的影響很大。”
張國軍來東莞多年,他一直關注廣深對于人才的“虹吸效應”,他認為很多企業說招人難,這種難和招勞工的難不一樣。
“招一個碩士生,或者工作五六年的本科生,給出的工資要比廣深更高,否則沒法吸引他們。就大的環境來說,東莞缺少白領文化氛圍。而且這些中層人才,以后換工作選擇的面很窄。不像在深圳和廣州,選擇余地大。”張國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