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區(江海區)繪就科技創新藍圖
來源:未知 日期:2017-12-18 點擊:次
“根據今年的統計數據,我區高新技術企業占規上企業比重超40%,居全市第一;全區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超50%,居全市第一;全區109平方公里云集175家高企,高企聚集度居全市第一。”高新區(江海區)科創局相關負責人透露。
近年來,高新區(江海區)高企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僅外海街道已擁有高企160家,比前一年的78家增長105%,成為全市首個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過百的鎮(街),同時也是我市高新技術企業第一強鎮。
全區以及外海街道高企的數量增長速度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該區域科技創新和后續的區域發展動力。而從175家高新企業分布的背后,可以窺見該區的科技創新藍圖。
外海街道打出高企培育組合拳
外海地處江門五邑的東部,現形成了以先進裝備制造業為主導的產業結構體系。據悉,近年來,為了推動、培育高企工作,該街道及早謀劃、及早部署,加速培育,堅決落實“培育一批、發展一批、服務一批”的高企培育和后續服務計劃。
高企強鎮的背后,外海街道總結出了一套先進的培育經驗。“高企培育任重而道遠,企業、產業、平臺、環境等多方面缺一不可,外海街道正是在培育的過程中緊緊抓好這些方面,精準發力,打出組合拳,才有了如今高度集聚的創新格局。”高新區(江海區)科創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在區委、區政府堅強領導下,該街道認真實施《江門高新區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倍增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年)》,首先著力抓好企業主體,引導企業從研發投入、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發明創造等方向精準發力,構建“科技小微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梯度化發展的體系。同時,該街道著力推動5億元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研發機構全覆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設立研發機構比例超過55%。
此外,外海街道致力于為轄區企業提供一流的政務服務和良好的發展環境,積極宣傳扶持政策,落實“五個倍增”計劃,實現全街道R&D經費占GDP比重達3.2%,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50%。同時,深化“一網式”政府服務,以流程再造促進行政審批標準化改革,完善“1+3”清單動態監管,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
有限空間孕育無限創新
2017年,高新區(江海區)立足全區科技創新發展現實和條件,堅持開放創新、內聯外拓和特色發展,創新資源與要素不斷集聚,科技企業快速成長,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創新創業環境日益完善,已成為全市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核心載體和重要抓手。高新區高品占比、高企占規上比重等多項數據位居全市第一,凸顯了高新區作為我市創新資源的集聚區,千方百計在有限的空間里孕育出無限的創新,持續引領我市創新發展。
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江海區委書記彭章瑞在調研科創工作時曾指出,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這對高新區而言更具針對性,要增強信心,繼續努力,不斷提升科技創新水平和創新引領發展能力,在擦亮江門高新區品牌上多作貢獻,使科技創新在打造科創產業新城中發揮更大作用。
該區正致力打造高端高質的產業集群,突出工業投資,推動先進(裝備)制造業由“制造”向“智造”轉型升級。培育過程中,該區重點跟蹤推動優美科長信等大項目的建設,加快華夏幸福珠西產業新城建設,打造圍繞智能制造、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材料打造等產業集群的產業新城。
此外,該區一直致力于完善全鏈條孵化育成體系的建設,打造“創空間(前孵化器)—孵化器—加速器—專業園區”完整孵化育成體系,注重專業化載體建設。其中,該區把已建成的火炬大廈、綜合服務中心、產學研大樓及實驗大樓打造成定位準確、功能集聚的創新載體,并積極引進技術評估、產權交易、成果轉化等科技創新中介服務機構,引導和支持設立天使投資基金與創業種子基金,建立“孵化器+風險投資+創業企業”的運營模式,著力提升科技孵化器的眾創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