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龍崗:打造海外人才創新創業高地
來源:未知 日期:2017-07-07 點擊:次
目前,位于深圳龍崗坪地國際低碳城核心區的柔宇柔性顯示基地即將進入設備安裝調試期,預計明年二季度可批量生產,投產后年產值將達200億元。
“5年前,我剛到深圳創業時,第一站就是龍崗。”海外歸國人才、柔宇科技創始人劉自鴻表示,龍崗對海外人才非常重視,服務很周到,創業過程中很多事都親臨一線協調處理。
同樣的理由,光啟創始人劉若鵬也將全球首條精度達到微米級、年產能達10萬平方米的超材料生產線設在龍崗。光啟的另一項以航空為主打業務、核心區面積為1.57平方公里的阿波羅基地同樣落戶龍崗。
劉自鴻、劉若鵬的故事,僅是龍崗多措并舉創新海外人才服務,創新驅動引智聚才的一個縮影。
當前,龍崗迎來粵港澳大灣區、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深圳東進戰略等歷史機遇,處于蓄勢騰飛的黃金期,不少海歸人才紛紛把目光投向了龍崗。而依托生態環境、服務配套等優勢,龍崗已經悄然成為海外人才創新創業高地。截至目前,在龍崗全職工作的“兩院院士”及國際知名科學院院士4名,市“孔雀計劃”人才和高層次人才703名,廣創團隊和孔雀團隊25個,為龍崗加快建設深圳東部中心提供人才支撐。
政策引領
創新實施“深龍英才計劃”
這批海歸人才創辦的企業發展為何如此迅速?首要得益于政策紅利。
龍崗一方面大力落實《深圳市出國留學人員創業前期費用補貼資金管理辦法》,通過加大宣傳力度,加強摸底調查,了解留學回國人員來龍崗創業情況,從而加大推薦申報力度。另一方面,2016年10月,龍崗區創新實施“深龍英才計劃”,落實市、區多項人才利好政策,吸引集聚各類人才來龍崗創新創業。自2011年以來全區46家“海歸”創業企業獲市留學回國人員創業前期費用補貼達1145萬元。
其中獲得一等資助的企業有8家,資助總額375萬元;二等資助有7家,資助總額200萬元;三等資助31家,資助總額570萬元。主要涉及電子信息技術13家,新能源新材料8家,先進制造技術有6家,生物醫藥醫療有6家。
“留學國包括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學歷層次較高,有博士12家,博士后2家,碩士29家。”龍崗區人事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
多措并舉
打造海外人才服務新局面
今年來,龍崗區人力資源局圍繞建設人力資源強區的目標,從園區創建、搭建平臺、創新載體、推動孵化等方面多措并舉,努力打造海外人才服務新局面。
截至目前,龍崗區共建立8個留學生創業(產業)園,累計孵化企業數355家,年產值千萬元以上企業33家,超億元產值的達6家。一大批海歸骨干企業,如德邦界面、惠美亞、英族、立德電控、博圣康生物、柔宇科技、云天勵飛、質能達微電子等公司已成為龍崗區自主創新與產業升級的重要力量。
與此同時,龍崗借助國際人才交流大會、中國深圳海外創新人才大賽等國際高端平臺,大力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
據統計,近5年借助國際人才交流大會現場引進意向人才2456人,通過舉辦兩屆中國海外創新大賽,共吸引34個項目與龍崗區重點園區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龍崗還依托天安云谷智慧園區,打造高規模、國際化、專業化的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集聚一批優質人才中介服務機構。目前已經引進德科、金飯碗、何馬網等22家在海內外具有品牌影響力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
爭取市創新發展環境建設資金,完善全區留學生創業園孵化體系,提升留學生創業企業孵化成功率。截至目前,各園區累計獲資助250萬元,約350名留學回國人員創辦企業進駐,其中孵化成功企業累計108家。
持續深化
強化海外人才龍崗磁場效應
不畏浮云遮望眼,如何以更寬闊的視野謀篇布局,配置全球創新資源?龍崗的答案是,持續深化服務,繼續強化海外人才龍崗磁場效應。
今年以來,龍崗建立留學生創業(產業)園對接機制,走訪重點園區及企業,了解留學回國人員服務需求。落實事權下放政策,通過優化網上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限,簡化申請材料,實行全流程網上辦理等途徑,大大提升留學回國人員引進效率。今年共有410名留學回國人員通過網上申報綠色通道快速落戶龍崗區。
依托中國深圳人力資源服務智慧廣場,搭建專業、高效、快捷的“一站式”公共服務平臺,為國內外人才提供涵蓋人才引進、職業培訓補貼、外國專家、涉外就業及專業技術資格核定等94項業務的人才服務,切實提升人才公共服務水平。自“一站式”公共服務平臺運行以來,服務總人數逾21800人,各類人才對平臺的服務均表示滿意,特別是人才引進積分入戶業務,受到了廣泛好評。
案例
天安數碼城:
構建硅谷式創新生態體系
園區搭建美國硅谷、以色列、日本等國際直通車,聚集國內外創新資源要素,服務留學創新創業。借鑒硅谷、北京中關村的“創業一條街”經驗,著力打造的“龍崗創業大道”,幫助創業者將知識、技術,最快速最有效地轉化為資本、價值和生產力。持續開展創業團隊路演,推動海外留創人員創業項目投資對接。構造完備的“一站式”服務體系、最具幸福感的企業員工服務體系、最富正能量的企業家社交圈層,做創新企業的孵化器和加速器。
2016年,首屆中國深圳海外創新人才大賽在龍崗舉行,大賽結束后,2大獲獎項目落戶龍崗天安數碼城園區,分別是:施文典團隊,大賽冠軍創業項目——CytoChip(一滴血帶診斷走進患者),成立寸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王陽團隊,大賽第三名創業項目——超高效電機的設計研發與產業化,成立明程電機技術(深圳)有限公司。
大運軟件小鎮:
助海外人才圓夢結果
近一年來,園區幫助海外高層次人才申報政府扶持1.36億元,申請了367套安居房,目前留學人員在這里創辦了16家公司。
鄧飛,中國籍首席科學家,美國特拉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兼職教授。2016年6月8日,他在位于龍崗的大運軟件小鎮創辦了深圳烯灣科技有限公司。經過研發攻關,目前具備三大國際領先核心技術優勢,解決了碳納米管纖維產業化的諸多難點,實現了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的蝶變,近期完成了新一輪融資。未來,烯灣科技將實現中國在高性能纖維領域的彎道超車,開創復合材料行業未來,引領下一個萬億級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