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高新區:打造新興產業發展新高地
來源:未知 日期:2018-03-16 點擊:次
六爭攻堅,三年攀高”“敢爭敢搶,實干實效”。近日,慈溪從全國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獲得工信部正式批復,搶下中德(慈溪)中小企業合作區這塊牌子。今后,“慈溪制造”將與“德國制造”全領域同頻共振,助推慈溪中小企業轉型升級。
該合作區核心區位于慈溪高新技術開發區。7年來,這片土地逐步“蛻變”成環杭州灣新興產業示范區、工業轉型升級發展新高地、高新科技優質人才聚集區和新型開發管理體制試驗田。如今,站上新的發展平臺,慈溪高新區將拉高標桿、敢拼敢搶、實干實效,主動對接杭州灣區經濟建設,促進現有產業向更高層次提升,為慈溪“二次創業”“二次騰飛”做出更多貢獻。
七年磨一劍打造高端產業集聚區
風起杭州灣!
慈溪高新技術開發區2011年組建園區,2012年7月首批項目開工;2013年9月成為寧波高新區首批分園,當年12月實現開園、首批項目投產……一年一個臺階,2017年,“年輕”的慈溪高新區交出“漂亮”答卷,實現工業總產值53.46億元,同比增長34%,投產企業26家,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5.1億元。
慈溪高新區總規劃面積22平方公里,核心區塊面積10平方公里。經過數年創新發展,已形成“一區多園”的格局。緊抓生命健康產業發展的契機,快速推進生命健康產業園建設;做大做強上林英才產業園,吸引了一批高端人才創業創新;集聚高端智能裝備項目,打造國家“千人計劃”寧波高端裝備制造園;集研發設計、智能制造、成果轉換、體系認證、培訓展示于一體的軍民融合產業園也正在全力推進。
人才是第一生產力!這些年,慈溪高新區堅持創新驅動,做實人才強區策略,加快集聚創新創業人才,著力激發企業創新活力,持續優化創新創業環境。目前,園區引進并培育副高以上、研究生以上等高層次人才56名,其中“國千”專家4名,寧波3315團隊3個,7個上林英才項目已入駐上林英才產業園,目前已有5個開始產業化生產。
作為政策體制完善的“試驗田”,高新區加大“全程代理”“模擬審批”“無死角服務”的推行力度,打通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探索土地彈性出讓制度,讓企業在初創階段“輕裝起飛”。同時積極籌建專項產業基金,聚焦“高、特、精、專”特色,引導企業做大做強,營造良好的投資氛圍。
今年,慈溪高新區將完成公交首末站建設,積極推進幼兒園建設,力爭開工建設九年一貫制學校,提供綜合服務的城市綜合體主體工程也開始啟動,202套人才公寓租賃房將完成裝修。未來的慈溪高新區,將成為宜居宜業的創新創業熱土。
橫河模具機器人集成應用
搭建服務平臺催生新興產業“領頭羊”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慈溪高新區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裝備和生命健康等新興產業招商,引進了一批“高精尖”項目和高新技術企業,行業龍頭不斷顯現,短短時間內孵化出眾多優秀企業。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挑戰和機遇,高新區內的企業在互聯網+、工業4.0時代逆勢揚帆,搏得先機。
旗艦企業領航,慈溪高新區“劍指”新材料高地。兆晶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入駐高新區后“跨界轉型”,邊建廠房邊研發產品,自主研發的非晶產品突破國際巨頭壟斷,在新材料領域樹立標桿,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能批量生產非晶帶材的民營企業,在行業內全球排名第二、國內排名第一,一舉成為非晶行業的龍頭企業。
在智能制造領域,高新區內“群雄”并起。
江宸智能在園區內成功轉型,成為一家研究生產機器人及人工智能裝備的企業,自主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轎車發動機生產線,填補了國內行業空白。該公司生產的1.5T排量發動機將陸續安裝在中高端汽車上。
健信核磁自2013年“移師”高新區后“華麗轉身”,實現了轉型升級“三級跳”,逐漸從低端核磁零部件企業發展成國內高端核磁零部件企業,從超導體做到永磁體,與日立合作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永磁體供應商。該公司的產品在全球永磁體市場的占有率超過50%。去年,健信核磁參與的“構造強磁共振系統的關鍵技術與成像方法”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慈興集團前后8次升級產品,“智能工廠”專攻高檔汽車專用軸承和機器人用柔性軸承的生產,高端軸承出口量穩居全國第一,國外訂單已排到2023年。中大力德領跑“中國造”減速器,打破日德巨頭壟斷,成為國內穩坐行業龍頭交椅的企業……這些原本“個頭”并不大的企業,經過在慈溪高新區的幾年發展,都已經壯大成為所在行業的“新貴”。
近年來,慈溪高新區管委會在快速推進基礎建設的同時,主動服務企業,將重點培育企業納入綠色通道服務范圍,通過落實“一企一策”,積極協助解決企業改制上市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讓這些優秀的“種子”企業盡快上市,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進一步做大做強。
目前,高新區70%為先進優質裝備制造企業,創業板、中小板、新三板上市企業各1家,寧波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5家,成為寧波市第一批特色產業園——慈溪智能裝備(關鍵基礎件)產業園創建單位。
慈興集團自動化車間
中德合作核心區激發轉型升級“新動能”
慈溪與德國的合作基礎雄厚,全市對德有合作項目的企業超過1000家。2017年慈溪對德出口42.9億元,進口3.98億元。在德國投資的企業13家,位于高新區內的慈興集團多年來一直為“奔馳”“寶馬”提供配套軸承,并在德國烏茲堡創辦德國漢堡—烏茲堡研發中心,聘請原世界知名軸承制造商GWR公司專家,共同建設研發生產頂級精密軸承。
隨著中德(慈溪)中小企業合作區獲批,慈溪將與德國在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等領域展開全面合作,引進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高素質人才,全面對接“中國制造2025”和“德國工業4.0”戰略,積極推動中小企業的產業升級、技術創新和結構調整。
慈溪市中小企業蓬勃發展,中小微企業有26000余家,是我國民營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有著“中國家電產業基地”“中國電源插座產業基地”“中國廚房之都”“中國打火機之都”“國家填料靜密封產業集群示范基地”等一系列國字號稱號。
“德國是全球先進制造業最具競爭力的國家之一,而中小企業則是德國先進制造業的中堅力量。”慈溪高新區負責人表示,慈溪高新區作為中德中小企業合作區的核心區域,將通過中德企業的“無縫對接”,承接世界先進國家的高端產業,將其先進技術和經驗優勢與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需求充分結合起來,引入國際先進的技術標準、設備和人才,促進現有產業向更高層次提升,推動區域產業轉型升級。
下一步,慈溪高新區將以建設合作區核心區塊為契機,敢拼敢搶、實干實效,提升園區整體產業水平和優化投資環境,深度結合寧波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建設,在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小微型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建設、技術改造、融資服務、人才培訓等方面,全面借鑒德國中小企業發展先進模式,積極打造一個具有鮮明特色的產業園區,從而提升慈溪中小企業整體發展水平,核心帶動,以點擴面,推進慈溪“二次創業”“二次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