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火炬高新區加快形成創新型產業格局
來源:未知 日期:2018-07-27 點擊:次
27.7%,是廈門火炬高新區今年上半年高新技術產業的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4.4個百分點。這一數據的背后,是高新技術產業支撐作用的凸顯。今年上半年,火炬高新區堅持以創新為第一動力,加速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平臺、新技術、新模式,加快形成創新型產業格局,為推動我市“雙千億”工作、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和趕超目標夯實基礎。
外引內培并舉 構建高質量發展的產業體系
“電氣硝子二期項目于今年1月投產,5月全面生產,月產能可達260萬平方米。”電氣硝子玻璃(廈門)有限公司總經理谷波正已昨日告訴記者,隨著電子產品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基板玻璃的需求量不斷上升,電氣硝子在廈投產的8.5代TFT液晶基板玻璃是目前市場上的主流產品。
電氣硝子是火炬高新區以項目帶動產業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高新區積極把握全球創新趨勢,緊扣“雙千億”工作要求,外引和內培并舉,向產業鏈和價值鏈中高端邁進。
高新區實施強鏈、補鏈和擴鏈招商,上半年,高新區新增實體經濟入區企業299家,注冊資本億元以上企業9家。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穩步推進:ABB廈門工業中心中壓項目已完成各項驗收,低壓項目準備竣工驗收;美日光罩項目的生產車間、支持廠房、動力中心已主體封頂;業內首個物聯網人工智能芯片云知聲Unione將在高新區量產……
為做好“內培”文章,高新區一方面推進存量企業擴大生產,鼓勵企業技術改造升級,另一方面,圍繞優勢產業,依托三個國家級孵化器,培育生根型企業、瞪羚企業和科技小巨人企業。與此同時,高新區積極推進“石墨烯+”模式,打造福建省石墨烯產業第一高地。
優化營商環境 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動力系統
在最新一批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名單中,高新區企業美亞柏科和乾照光電榜上有名。支持龍頭企業設立高水平研發機構正是火炬高新區促進研發增長、提升科技創新供給能力的重要思路。今年以來,高新區發揮“創新十條”、火炬創新券、智能制造扶持等政策,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引進和培育高水平研發機構。數據顯示,園區已設有20多個綜合性創新平臺,30多個公共服務平臺,近百家企業技術中心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家博士后工作站及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
今年上半年,高新區重點圍繞生根型企業、瞪羚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開展“大走訪”,并在問策于企的基礎上,實施6項專題調研,其中2項專題調研取得成效。
人才是第一資源,高新區在通過優勢政策吸引人才落地的同時,改造提升535套人才房,推出人才房(人才公寓)1692套;支持軟件園知名企業聯合組建“SAC聯盟大學”,降低企業人才管理和培養的成本。
上半年,高新區積極推進同翔產業基地、軟件園三期等園區的開發建設,補齊配套短板;積極打造數字園區,優化各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