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全力打造國家級雙創基地樣本
來源:未知 日期:2018-07-30 點擊:次
近日獲悉,自獲批成為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一年來,包頭稀土高新區逐步建立了完善的多元化、特色化、專業化的創新創業制度體系,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拓展就業空間,為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促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提供重要支撐。
2017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建設第二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的實施意見》,包頭稀土高新區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這也是內蒙古自治區惟一一個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
優化營商環境 迸發新動能
根據《實施意見》,作為國家級雙創基地首要條件,是具備良好的軟硬營商環境。
自2014年國家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來,包頭稀土高新區積極作為,截至目前已形成了“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全鏈條孵育模式,累計擁有眾創空間14家,其中科技部備案眾創空間5家。
作為國家高新區,包頭稀土高新區不斷厚植創新文化。2017年9月15-21日,包頭稀土高新區承辦2017年內蒙古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活動,開展了雙創成果展、雙創高峰論壇等七項活動。此外,通過舉辦中國包頭·稀土產業論壇、創新創業大賽、海外博士包頭行等活動,弘揚創業精神,包頭稀土高新區營造了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
隨著創新創業氛圍的日益濃厚,包頭稀土高新區先后吸引了375名海歸人才前來創業,留學人員領辦、創辦企業366家,在孵企業164家,上市企業1家。累計引進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與中科院院士張洪杰及其創新研發團隊合作建立的“稀土硫化物及稀土光源”、上海交通大學包頭材料研究院與中國工程院院士趙連城及其創新研發團隊合作建立的“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等4家院士工作站,為未來園區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做足“稀土”文章 發展特色產業
轉變“挖土賣土”局面,做足“稀土”文章,讓包頭稀土高新區的國家級雙創基地的金字招牌含金量更足。
輕風拂動下翩然旋轉的白色扇葉,在內蒙古高原演繹出最具特色的能源神話。拓又達,一家在新能源和智能制造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企業,把創新創造作為核心理念,其制造的高精尖科技產品在南極科考站、紫金山天文臺、世界園藝博覽會、中石化等重點項目中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