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區:創新城市發展方式 實現城市高質量發展
來源:未知 日期:2018-10-15 點擊:次
杜絕城市建設“攤大餅”, 堅持以生態紅線、水資源底線框定開發建設邊界。近年來,西咸新區不斷創新城市發展理念,為全省提供了新樣板,在剛剛結束的首屆創新城市發展方式(西咸)國際論壇上,西咸新區聯合全國十個國家級高新區,共同發布了《西咸宣言》,從十三個方面共同推進城市發展方式創新。
10月13日至14日,在我省舉辦的首屆創新城市發展方式(西咸)國際論壇上,來自聯合國氣候變化組織、人居署等國際組織,國家有關部委,國內外著名智庫和研究機構,世界500強企業代表圍繞未來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科技創新與新經濟發展等多個方面進行探討。作為我國首個以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西咸新區的海綿城市建設,引水入城,地熱供暖等創新發展理念,成為與會嘉賓熱議的話題。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我覺得西咸新區在這個方面想得比較早,動得比較早,很有希望也有很大的可能性,在這方面能夠探索出一些符合國情的、符合陜西 西安 西咸新區地區實際情況的一個城市發展的路子來。西咸新區發展了,大西安都市圈也發展了。”
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視察時要求“充分發揮西咸新區作為國家創新城市發展方式試驗區的綜合功能”,進一步指明了西咸新區的發展定位。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西咸新區在城市建設中杜絕 “攤大餅”,堅持以生態紅線、水資源底線框定開發建設邊界,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構建綠色生態、職住均衡,組團發展的城市空間格局。
西咸新區管委會主任康軍:“以人為本,建設生態宜居,把生態空間、自然空間和人居空間都有機地結合起來,我們在這方面應該說在陜西甚至在全國都走在了前列。”
經過五年建設,西咸新區臨空經濟、健康醫療、文化旅游、高新科技、現代農業等產業已經在新區88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栽樹成林”,“核心板塊支撐、快捷交通連接、優美小鎮點綴、都市農業襯托”的發展格局正在形成。在本屆論壇上,西咸新區和全國10個國家級新區共同發出了《西咸宣言》,從推動城市引領性開放、努力深化城鄉融合發展、全面融入“一帶一路”重大倡議等十三個方面攜手共進,共同推進城市發展方式創新。
國務院參事、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讓人的生活更美好,這就是理想的城市。以人為本,它是宜居宜業宜創的形式。”
復旦大學資深教授葛劍雄:“不能只是考慮超過人家、壓倒人家,或者我是最先進的,文化對我們是最適宜的,我們的規劃就要考慮這一點,那么這樣才會有各自文化的特色,真正對人家有吸引力。”
克里斯汀•奧德里奇•洛克菲勒:“未來對西咸新區這塊的經濟發展也非常看好,我們覺得這個合作是有非常光明的前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