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陽高新區:念好“發展經”釋放“新動能”
來源:未知 日期:2018-11-20 點擊:次
德陽高新區位于德陽市廣漢市,始建于1991年,前身為四川廣漢經濟開發區。2015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升級為國家高新區,完成一次華麗蛻變。自升級為國家高新區以來,德陽高新區搶抓國家高新區、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成都德陽同城化發展戰略機遇,大力實施創新發展戰略,走好高質量發展創新驅動之路,加快建設成為千億級產業的科技新城。
經濟發展“質”“量”齊升
近年來,德陽高新區圍繞“高”和“新”,認真落實中央、四川省、德陽市決策部署,務實重行、攻堅克難,念好德陽高新區“發展經”,園區建設發展成效顯著。
經濟指標“量”好。2017年,德陽高新區規模以上企業237戶,實現產值871.3億元;完成銷售收入844.6億元。2017年,園區高新技術實現總產值401億元,占園區比重達到46%;完成固定資產投入109.3億元。
產業建設“質”好。德陽高新區油氣裝備制造產業建成了中國最大的油氣裝備制造基地,近三年產值分別為418億元、453億元、492億元,平均增速達9.1%。通用航空產業擁有世界知名、亞洲第一的中國民航飛行學院;通用航空創新型產業集群被科技部認定為全國惟一一家的國家通航產業集群試點。生物醫藥產業建成四川省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試點工作示范區,是四川省第二大醫藥產業聚集園區。
科技創新“效”好。德陽高新區建成省級以上的油氣裝備科研機構和成果轉化機構34家,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和企業技術中心7家,國家重點實驗室2家,國家工程實驗室2家,省、市級企業技術研究中心52家,博士后工作站7個,院士專家工作站6個。成立了四川首個產業專利聯盟——油氣裝備制造產業專利聯盟。近三年,園區累計申請專利3297件、授權1355件。
政策配套“度”好。德陽高新區在制定出臺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通用航空、創新創業等4個招商引資“黃金八條”的基礎上,持續完善德陽高新區投資優惠政策體系,形成了1個普惠政策、10個專項產業政策的“1+10”惠商優商政策體系;實現全程電子化網上登記,推行“一窗受理”“一諾即辦”“一章審批”“一鍵響應”服務模式,讓企業“最多跑一次”,營造了良好的營商氛圍。
解好高質量發展“新課題”
黨的十九大確立了“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德陽高新區堅持貫徹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轉型突破,加快推動發展模式由“量”的增長向“質”的提升轉變,不斷提升園區軟環境,優化創新創業生態、注重深化改革、突出協調發展,解好德陽高新區高質量發展“新課題”。
以環境提升為突破增強吸引力。德陽高新區以提升環境品質為著力點,規劃打造以水面面積4000畝的三星湖為核心,智慧島、智造島、航空島、科創島、健康島、保稅島六大特色產業島環繞的“一湖六島”空間布局,建設達到5A級景區標準的高品質城市生態空間——“三星堆·未來城”。園區道路均按城市主干道標準設計,其中部分道路達到國際設計標準,與道路配套建設的綜合管廊參照國家一流標準設計,其功能規模均在四川省處于領先水平。
以產業提升為突破增強發展力。近年來,德陽高新區大力推行“騰籠換鳥”,先后清理清退僵尸企業18家,收回低效閑置用地36.58畝;探索建立“畝產效益”評價體系,對單位土地面積平均投資強度、產出強度、稅收貢獻強度指標進行優化調整,引導企業高質量發展。
以項目提升為突破增強承載力。德陽高新區以《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為指導,注重精選招商項目質量。近三年,已簽約的30個重點項目中高新技術項目22個,占比73%,其中,國際一流技術項目1個、國內一流技術項目7個、省內一流技術企業11個。在談的63個項目中,高新技術項目為43個,占比68%。
以開放提升為突破增強外向力。德陽高新區建設成都國際鐵路港產業合作區,依托“蓉歐快鐵”國際鐵路物流通道,有利于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推動與成都青白江區聯合申報建設綜合保稅區,深度參與國際商貿合作。強化國際交流合作,先后組織舉辦了“新一輪科技革命與中國高新區未來”國際研討會、“硅谷及以色列創新研討沙龍”等國際交流活動,累計邀請10余個國家的30余名專家學者為園區獻智獻策。
激發“新活力” 釋放“新動力”
高新區是科技的集聚地,也是創新的孵化器。德陽高新區以創新驅動為引領,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提升行動,完善體系、優化平臺,不斷在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優化創新創業環境上下功夫,持續累積釋放推動園區高效高質發展的“新動力”。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德陽高新區推行企業研發“先投入、后補助”模式,2017年企業科技經費投入達30億元;實施專利、商標、版權“三合一”綜合管理體制改革試點,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加快推進專利質押權融資試點,建立專利權質押融資貸款“風險補償+專項補貼”的組合資金池,目前園區企業已獲得近3億元授信額度;依托國家科技服務業區域試點單位的政策支撐,建成公共技術服務平臺6個、專利檢索平臺和檢驗檢測平臺各1個。
構建創新創業生態。德陽高新區按照“一核、兩園、兩中心”模式,重點建設以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為核心、金融創新孵化園、通航產業孵化園為驅動,四川省“千人計劃”專家聯誼會德陽創新創業孵化中心、四川省科技協同創新促進會德陽分中心為重要平臺的大孵化體系;按照“綜合孵化器+專業孵化器+創業導師+扶持政策+資源的聚合和鏈接”的孵化理念,引進有實力的社會資本建立專業的孵化園;按照“產業資源+技術平臺+金融服務”模式,探索建立市場化的孵化機制。創立“德陽創客·雒創匯”創業活動品牌,先后開展了科技金融專場、創新創業大講堂、融創力量等創客活動30余場。
加大人才要素供給。德陽高新區積極實施“人才強區”戰略,從“搭建就業服務平臺、加大政策資金扶持、提高人才隊伍素質”等途徑,不斷發展壯大園區人才隊伍,加快促進經濟發展。出臺《德陽高新區醫藥專家管理辦法》《德陽高新區關于建設人才庫的實施方案》等系列人才促進政策;建立“人才+項目”的培養模式,自主培育四川省千人計劃專家2名;開展聘任制公務員試點,通過公開招聘的形式聘任總規劃師1名。近三年,德陽高新區累計培育和引進科技領軍人才、產業鏈人才、高端管理人才等各類人才5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