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火炬高新區:專業園區搭臺創新創業熱潮涌動
來源:未知 日期:2018-12-26 點擊:次
在廈門火炬高新區近30年的發展歷程中,按照跨島發展戰略要求實施的“一區多園”模式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根據產業發展和園區管理需要,搭建“一區多園”發展大平臺,火炬高新區明確各園區范圍和發展定位,形成了廈門島內、島外一體發展的良好格局。
以廈門軟件園為例,經歷20年的發展,如今這個廈門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最主要的載體,其規模以上企業本土企業培育率占比超93%,在已投入使用的1.46平方公里的園區里,實現每平方公里營業收入超600億元。廈門軟件園既折射出改革開放廈門自主創新的滄桑巨變,又為產業創新發展創造了經驗模式。
從空間到生態 園區發展逐步升級
高配置高顏值的辦公樓、研發樓拔地而起,人才、項目、資本以及孵化機構、中介機構、龍頭企業等各類要素加速集聚……漫步廈門軟件園三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創新創業生態系統的構建。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底,廈門軟件園三期的注冊企業數量已達1703家。作為廈門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跨島發展、跨越發展的新引擎,廈門軟件園三期正在成為廈門創新創業的新地標——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云知聲在這里謀篇布局,科技小巨人企業物之聯在這里給軌道交通戴上安全“手環”,中國三大通信運營商的動漫服務大師翔通動漫也將大本營扎根與此。
事實上,從鑲嵌于環島路珍珠灣畔的廈門軟件園一期,到廈門島東部、虎仔山下的廈門軟件園二期,再到與廈門集美新城同生共長的廈門軟件園三期,廈門軟件園的每一步成長皆伴隨著對創新發展的實踐探索。
“廈門軟件園一期主要是空間載體,建立一個相對集中的專業化園區;2005年軟件園二期開工建設,通過入園審核面向具體行業篩選企業;2011年開建軟件園三期,主要圍繞企業、員工需求完善產業配套和生活配套,同時還強化園區的孵化培育功能。”廈門火炬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廈門軟件園的發展幾乎是每七年就進入一個新階段,從“空間”到“產業”,再到如今的“生態”,廈門軟件園逐步升級,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有力載體,也是推動城市化進程的中堅力量。
小政府大服務 加速融合優化環境
每兩周,廈門軟件園“創+驛站”都會上演一場腦力激蕩的園區早餐會,出席者是廈門軟件園發展戰略咨詢委員會(SAC)聯盟成員。該聯盟由園區內的企業家代表組成,通過定期早餐會的形式,為園區發展建言獻策。
“廈門軟件園一直堅持因勢利導,順應產業發展的趨勢、企業的需求來為企業服務。”在廈門火炬高新區軟件園管理處負責人看來,廈門軟件園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使得政府在服務中“不越位”“不缺位”。
多年來,以廈門軟件園為代表,廈門火炬高新區秉承“小政府、大服務”理念,創新管理體制和社會治理模式:深化“放管服”改革,簡化審批程序,推進“互聯網+政務”,給企業松綁,放手讓企業家創新;按照“班子成員+業務處室+園區單位”的工作機制,開展企業“大走訪”,實現精準扶持;通過打造高效、專業的服務隊伍為園區企業提供“管家式”服務,打造有溫度的園區。
不僅是提升服務,高新區還通過“融合”,加速創新創業生態的打造。所謂融合,就是把產業縱向的上下游和橫向的關聯方串聯起來,發揮最大合力。
廈門軟件園將著力打造新業態、新形態、新生態。張開雙臂擁抱新業態,重點打造未來十年新的支柱產業;利用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實現園區智慧化運營、服務,培育園區新業態;主動謀劃、提前布局,引進各類高水平研究院,推進各類創新要素融合,打造“生態2.0版”,推動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