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創新示范集聚產業優勢高新區(江海區)舉全區之力參與大灣區建設
來源:未知 日期:2019-02-20 點擊:次
在高新區9、18號地、西江沿岸,珠三角最大規模內河港碼頭——高新區公共碼頭工程正緊鑼密鼓地開展首期項目建設,項目整體建成后年通過能力為集裝箱約67萬標準箱、件雜貨約180萬噸,不僅能降低企業運輸成本、緩解交通壓力,還可以輻射全市及整個珠三角地區,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的又一個樞紐。
主動承接大灣區先進制造業的外溢、積極對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全面推進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僑夢苑”等國家平臺建設……伴隨著制度創新提速增質、區域合作加快推進、開放水平不斷提升,高新區(江海區)正邁開走進新時代的堅定步伐,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大灣區新機遇。
“作為全市唯一的國家級高新區,我們更要有擔當,集中資源、集中力量在更高層次上推進與大灣區城市合作,力求率先突破,辦好這件大事。”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江海區委書記彭章瑞表示,高新區(江海區)將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戰略部署上來,成立推進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聘請專門領域權威學者出謀劃策,在更高層面、更高水平上推進產業、科技創新、交通基礎設施、民生領域和營商環境“五個對接”,全面落實好省、市的部署要求,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關鍵一域。
聚焦產業
打造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作為國家戰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一經推出即引發聚光燈效應,而如何更好地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是當前全市面臨的重大課題。江海區九屆七次全會指出,要舉全區之力參與大灣區建設,首要就是積極做好產業對接,促進與深港澳高端制造業的協同發展、協作共進,加快形成特色鮮明、產業鏈完整、集聚效應大的產業集群。
作為江門工業發展和創新發展的先行區、對接深港澳的一線主城區,各種資源、要素匯集于此,高新區(江海區)也緊緊抓住了深港澳產業外溢的機遇期和窗口期,打造承接優質企業投資的快速通道,全區經濟發展換擋提質,投資洼地效應日益凸顯,去年該區主要經濟指標增長迅速,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4%,多項指標增速排名全市前列。
目前,高新區(江海區)在做大傳統支柱產業基礎上,逐步形成了高端機電制造、新材料、新一代電子信息及通訊為主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舊產能進一步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近年來轉型發展而來的優質高端產業以及從深港澳等地引進的先進制造業。”江門高新區招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戰略機遇期,高新區(江海區)圍繞三大新興產業集群,以商引商,精準招商,收獲頗豐,成功引進電機產業城、優美科新能源材料等龍頭項目,并于去年成功簽約、落地逾50個重大工業項目,種下300億元實體經濟的種子,這些重大項目達產后,年產值預計500億元,有望“再造一個江海”。
而接下來,高新區(江海區)將繼續搶抓大灣區建設新機遇,落實“招商引資突破年”部署,圍繞三大產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確保年內引進投資額超20億元的重大產業項目;培育壯大高端機電、新材料、新一代電子信息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推動德昌電機、優美科在今年二季度建成投產;鼓勵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引導企業實現轉型升級,以更好的產業基礎融入大灣區建設整體進程。
創新引領
建設創新型經濟主導的高水平高新區
創新是高新區之魂。近年來,高新區(江海區)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等國家創新發展平臺建設加快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產學研創新平臺和孵化育成載體實現量質雙升,僅去年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近百家,國家級高新區綜合排名提升至62位,連續4年實現爭先進位。
科技創新對接方面,高新區(江海區)的確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全球頂級戰略管理咨詢公司羅蘭·貝格國際管理咨詢公司合伙人張強表示:“江門高新區有著承東引西、接北通南的樞紐優勢,更是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應用轉化節點的最佳載體。”而《規劃綱要》也提出,要推進國家級創新示范區建設,有序開展國家高新區擴容,將高新區建設成為區域創新的重要節點和產業高端化發展的重要基地。這無疑為高新區(江海區)融入大灣區創新圈,做好科技創新對接再添砝碼。
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按照“建設創新型經濟主導的高水平高新區”的發展定位,高新區(江海區)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圈,提出要積極做好科技創新對接,利用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契機,主動對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全面落實創新驅動發展“八大舉措”,全面推進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僑夢苑”等國家平臺建設,積極引進港澳人才在轄區創新創業。
據江海區科學技術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高新區(江海區)將繼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三年行動計劃,全面落實“八大舉措”,堅持高企數量增長與質量提升并舉,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同時加快大健康國際創新研究院、泛亞生物工程與健康研究院兩大平臺建設,大力推進高新創智城、珠西云谷、加速園三期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快實施人才強區三年行動計劃,大力引進掌握產業核心關鍵技術的海內外科研創新團隊,積極承接和孵化深港澳科技項目。
縱橫織網
以灣區坐標謀劃“大交通”
抱團發展,交通先行。
隨著未來深茂鐵路東段(江門至深圳),以及中江、中開高速,深中通道和廣佛江珠城軌等建成開通,高新區(江海區)地理優勢將被進一步激活,有望實現兩小時內至大灣區任一城市;3000噸級的高新公共碼頭預計年內投入使用,大宗商品更是可以直接通過碼頭運輸至全國乃至世界各大港口。
一直以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要求,高新區(江海區)將加快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全區加快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凸顯區位優勢的重要抓手,作為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舉措,積極加快推動交通規劃編制、項目建設和服務提升。
“規”是進一步健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高新區(江海區)編制完成《江門高新區(江海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主要任務:通過建立高快速路為骨架、逐步建設完善“十縱十橫”等主要規劃路網,在完善內部路網基礎上,同步加快外部通道建設,進一步對接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橋,改善與提升高新區(江海區)的交通區域定位。
“路”,是推進對外交通路網的建設。去年,高新區(江海區)實現區級投資8.9億元,完善對外交通路網、治理城市擁堵等項目,實施東海路、連海路等30余條城市主次干道的新建、升級、改造;堅決完成市下達的建設任務,配合做好五邑路、會港大道、南山路等重點項目的征地拆遷工作;完善高新產業新城的路網,切實推進江睦路、云沁路、龍湖路等項目加快建設。
“骨”,是推進內聯外通的交通“大骨架”的建設——會港大道、五邑路擴建工程和南山路等快速路,正按計劃如期推進。其中,五邑路擴建工程,起點接外海大橋江門岸,終點接江門大道,擴建為雙向8車道,路線全長11.75公里,采用一級公路兼城市快速路技術標準,主道設計速度為80公里/小時,建成后將構成東西向連接中山和江門的快速通道,有利于促進高新區(江海區)加快對接大灣區城市珠高快速交通網。
可以預見,伴隨著交通基礎設施網絡的完善,交通方式銜接的加強,綜合交通樞紐體系的構建,高新區(江海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征程將走得更加從容、有力。
宜業宜居
建設大灣區優質生活圈
城市發展的最終目的是人。國際一流灣區的一個特點就是,生活環境優質,適宜居住。實際上對于高新區(江海區)而言,宜業宜居一直是一張閃亮名片。
今年年初,已完工的城央綠廊啟動段成為市民春節期間的“打卡”必到之處。由步行道、跑步道、騎行道、綠化道四道組成的特色慢行系統貫穿其中,一字排開,不間斷、無障礙,設計理念前衛,全國鮮見;體育公園提質改造,18個籃球場免費開放,未來有望增加連片羽毛球場和乒乓球臺,繼續提升改造足球場和網球場;一橋飛架南北,釜山人行天橋即將竣工,桃花園將擴大規模并與體育公園連成一片……對此,江翠社區居民何樹榕贊不絕口,感受到這兩年的高新區(江海區)變化太大,道路、城建、人的精神面貌都更好了。
在融入大灣區建設的過程中,高新區(江海區)提出,要積極做好民生領域對接,按照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的目標,大力拓展與港澳在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的合作,不斷提升轄區民生服務水平。目前,高新區(江海區)結合全市“三區并進”區域發展格局,對標最高最好最優建設都市核心區,全力打造高新(江海)版的“三區并進”發展格局。
大力推進五邑路以北的老城區的改造提升。以推進城央綠廊建設為重要抓手,大力推進“城市雙修”。年內將重點推進城央綠廊二期建設,在4公里示范段基礎上,再往東西兩個方向繼續延伸7公里,進一步擴大城央綠廊建設規模,打造全市城市品質提升示范工程。
加快推進五邑路以南、會港大道以北的城市核心區建設。將以推進中央商務區、產業新城為重要抓手,積極謀劃和推動中央商務區各商業主體聯動發展,積極引進大型商業綜合體,加快促進總部經濟、高端商業和樓宇經濟集聚發展;不斷完善園區教育、公共文化設施、商業服務、城市交通等功能,打造產城人高度融合的示范區域。年內將重點推進江門一中附屬小學、江門一中實驗初中、景賢中學江海分校三所品牌學校建設,加快推進體育公園、兒童公園、圖書館、科技館和青少年活動中心建設。
積極謀劃和推動會港大道以南的萬畝生態發展區建設。將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重要抓手,高標準謀劃會港大道以南萬畝生態發展區,啟動區域發展布局規劃,大力發展現代高效農業、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特色優勢產業,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對外開放
營造溫馨投資環境
對標國際三大灣區,開放的經濟結構是其一大特點。站在“灣區時代”的風口上,高新區(江海區)正在不斷擴大和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努力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首先看營商環境。去年,江門高新區被列為全市唯一的“證照分離”改革試點,該區將130項原來需要部門審批的事項按照完全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制、優化準營管理等4種方式進行改革,并配合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以進一步破解企業“辦照容易辦證難”“準入不準營”的突出問題,釋放企業創新創業活力,優化營商環境。
將“證照分離”“多證合一”“雙隨機一公開”等改革事項同步進行,高新區(江海區)把改革推向深入,認真對照中央和省、市有關機構改革的原則、目標、要求,穩妥推進黨政機構改革;積極推動“數字政府”綜合改革,打造“流程最簡、費用最低、速度最快、服務最優”的政務服務標桿。
與此同時,《規劃綱要》提出,支持江門建設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積極推進中國(江門)“僑夢苑”華僑華人創新產業聚集區建設,這讓高新區(江海區)更有底氣,全面利用“僑夢苑”國家級平臺,弘揚僑鄉文化,造就“四海之內皆兄弟”的親商愛企情懷,營造溫馨的投資環境。
為了讓深港澳等地企業家在轄區安心、放心、開心發展,江門高新區專門成立了服務企業專責小組,不斷探索和完善投資項目承諾制,制定并出臺了《江門高新區(江海區)企業投資代辦制實施細則》,積極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對招商項目實行全生命周期服務,讓企業少跑腿、讓項目快落地。這其中,投資額超10億元的鑫輝項目從取得用地到開工建設僅用23天,獲市委主要領導高度贊揚。
此外,高新區(江海區)還相繼落實了小微雙創“1+15”扶持政策、“人才強市十四條”、“民營經濟十二條”等政策,并享受廣東省關于支持珠三角與粵東西北產業共建的財政扶持政策、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財政政策等優惠政策,可在園區建設、產業發展、外商投資、科技創新和人才引進等方面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支持,切實降低企業的投資成本。
未來,該區還將針對不同的功能分類,陸續建成電子信息產業港、智能制造產業港等高標準產業載體,打造投資洼地、創業高地、企業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