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稀土高新區:以科技之力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未知 日期:2019-05-09 點擊:次
近年來,稀土高新區充分發揮中國科學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學包頭材料研究院兩大新型科研院所的科技資源優勢,探索建立起基地承接項目機制、院企雙向對接機制、科技成果轉化機制、人才跟蹤服務機制等四項工作機制,為非公企業轉向高質量發展之路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建立基地承接項目機制
推動高新產業集聚
“中科院2號產業化基地破解了科技成果轉化缺乏承接載體、項目沒有實施場所的難題。”高新區工信安監局負責人劉相利說。
結合科技優勢和產業特點,高新區規劃建設了中科院2號產業基地和上海交大包頭新材料產業園,將產業基地作為科技項目轉化落地的重要載體,建立基地承接項目機制,為兩大院所科技成果中試和產業化提供獨立的專用成果轉化基地。
其中,中科院2號產業基地建設占地120畝,廠房建筑面積3萬余平方米,辦公區域、生活區域建筑面積共計1.3萬平方米,新型稀土鎂鎳基儲氫合金電極材料生產示范線、年產5萬個伺服電機產業化等8個項目已進駐;上海交大包頭新材料產業園占地50畝,廠房建筑面積1.4萬平方米,辦公樓建筑面積6700平方米,首批年產500噸稀土鈦合金產業化項目、年產1000噸高純氧化鋁產業化項目等8個項目即將進駐,目前部分項目已完成設備安裝,陸續投產后,將對推動高新產業集聚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建立院企雙向對接機制
搭建技術合作橋梁
目前,“科技成果轉化難”現象普遍存在。“企業自身研發能力普遍較弱,通過自身積累實現轉型升級難度很大。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又與企業實際發展間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往往無法實際幫助非公企業解決問題。”劉相利道出了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政府無法為非公企業提供有效科技類服務,缺乏對接體制;另一方面,非公企業技術需求與科研成果存在脫節現象,這就需要在政府、科研院所、非公企業三者之間搭建起有效溝通橋梁。
為尋求突破,稀寶博為、東寶生物等40余家企業赴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上海交大機械與動力學院等3個院所進行調研對接。
中科院金屬所、上海交大計算機學院等8個院所的20余名專家教授來稀土高新區,與金山磁材等80余家企業進行技術對接近20次。
“企業院校行”、“院校企業行”成為稀土高新區解決相關企業共性技術需求的實招,有效打通了兩大院所與企業信息交流的渠道。易勝云就是通過技術難題數據庫成功解決公司技術發展難題的一個范例。
易勝云與中科院電工所、中科院寧波稀土磁性功能材料實驗室開展產學研合作。在中科院的技術支持下,成功研制出一款稀土永磁磁化器產品,將高強度、高矯頑力的稀土永磁材料采用獨特的矩陣式磁核組合排列,使得產品具有分布均勻的高強度磁場,在不改變水原有化學成分的條件下,使水中礦物質的物理結構發生變化,從而達到阻垢、除垢、殺菌、滅藻的作用,該產品可以完全替代傳統的離子交換水處理器,極大地降低企業生產和維護成本。
截至目前,通過院企雙向對接機制,已幫助企業解決稀土永磁電機仿真設計系統、稀土永磁材料表面防護、生產信息化等10余項技術難題。
建立科技成果轉化機制
提高成果轉化效率
稀土硫化物著色劑因其著色性能優異,成本低,無毒無害,符合世界環保標準,可廣泛用于塑料、塑膠、油漆、油墨、皮革等諸多領域,市場需求量達百億元。
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在稀土高新區建成了世界首條年產10噸的稀土硫化物規模化、連續化隧道窯生產示范線,并于2016年11月3日下線了第一批稀土著色劑產品,完成了該技術成果由實驗室向產業化的中試生產,標志著我國在稀土高附加值下游應用領域實現了又一次原創性突破。之后,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以2000萬元轉讓金額與中科世紀簽訂了技術轉讓合同,這是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在我市技術轉移轉化的最高金額。
這也成為稀土高新區探索建立科技成果轉化機制的生動范例。
與此同時,科研團隊與企業聯合開展技術攻關,上海交通大學團隊與中天宏遠合作開展稀土氧化物涂層中試及產業化項目,產品已廣泛應用于航空發動機和地面燃氣輪機,申請和授權發明專利近20項,有效提升了企業核心競爭力。截至目前,高新區推動兩大院所與企業開展技術難題聯合攻關16項,進一步增強了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科研團隊與企業聯合共建創新平臺,中科院相關院所與金蒙匯磁、長安永磁等企業聯合建設了永磁材料表面防護、稀土永磁電機等5個研發中心,全面提升了稀土材料產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支撐服務能力。
建立人才跟蹤服務機制
攻克企業技術瓶頸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此前,長安永磁一直存在電機產品仿真設計和測試的問題,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去研發新產品。經高新區工信安監局牽線搭橋,中科院電工所為長安永磁設計了一套永磁電機仿真設計系統,用軟件設計替代了傳統的樣機研制,破解了企業多年來難以實現模擬設計的技術瓶頸,為企業節省成本的同時,極大地促進了企業的轉型升級。
這是“1+1”人才培養計劃帶來的新成果。據介紹,“1+1”人才即以企業為核心,中科院根據企業技術創新發展需求選1名相關專業的專家教授幫助企業培養1名技術創新負責人,根據企業創新負責人在生產實踐中發現的技術難點,尋求相關中科院專家和團隊的技術支持,開展為期三年的聯合攻關,促成企業青年技術人員與中科院專家的深度合作,共同解決企業技術創新需求和新產品的研發問題,提高企業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幫助非公企業提升發展內生動力。
截至目前,“1+1”計劃已累計結對培養人才21人,有效解決企業技術問題10余項,推動了非公企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