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福州高新區連續公示《福州高新區海西園高新北和高新南A、B單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福州高新區南嶼東編制單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每項控規涉及區域面積達到萬畝以上。
根據《福州高新區南嶼東編制單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規劃用地以研究性大學、大科學裝置、研究所實驗室、企業研發創新中心、公共服務設施和居住為主導,充分利用優越的自然生態和人文環境,打造活力宜研宜業宜居的山水新城。片區功能定位為:福建科學城科學研究中心和福州高新區區級公共服務中心。
根據《福州高新區海西園高新北和高新南A、B單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規劃用地以產業研發功能為主導,在高岐湖以北區域進行集中布局,打造富有創新活力和競爭力的高新區。片區功能定位為:重點突出高新技術產業功能、創新創業功能,以及多元功能復合基礎上的宜居生活功能,打造功能綜合的“高新產業區”、特色鮮明的“活力創新區”、品質高尚的“綠色宜居區”。
高新區緊跟時代步伐,將工業互聯網作為園區產業提質增速、打造未來工業競爭新優勢的重要手段,積極引入中海創科技集團、摩爾元素等工業互聯網頭部企業,構筑星網物聯、海康威視、北卡科技、智恒科技等數字企業參與的工業互聯網生態圈;與海爾卡奧斯、航天云網等國內知名工業互聯網平臺展開協商合作,開發管委會層次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與高新區“智慧大腦”深度融合,通過示范引領,全方位推動園區內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升園區產業和企業服務水平。
高新區圍繞“扶引大龍頭、培育大集群、發展大產業”,加快引領全市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全力爭創標桿示范。各類高標準廠房已建154.6萬平方米、在建136.8萬平方米、擬建173.3萬平方米,總面積達464萬平方米。統籌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高新區依托大學城12所高校、20萬人才的創新生態圈,引進省汽集團戴姆勒研發中心、省電子信息集團等國企投資項目;推動與清華、北大等高校戰略合作成果項目落地,建設國家地球空間信息產業基地、規劃紫光科技園等;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福建光電創新實驗室相繼建立,設立院士(專家)工作站12家,建成閩臺大學生“三創”基地等高端眾創空間21個。
按照自建自持、國企投資、高校院所共建、社會資本投資4大模式,高新區分類推進高標準廠房建設,推進集約節約用地,實行優化土地配置,確保土地資源向“大龍頭、大集群、大產業”傾斜。
近日,福州市科技局公布了2021年度福州市21家眾創空間名單,其中福州高新區獨占8家。從福州高新區商務局了解到,近年來,高新區發揮毗鄰大學城、就近吸引人才的優勢,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打造優良的營商環境。今年,高新區園區建設、招商政策繼續加碼。年初,《福州高新區創新發展政策匯編》發布,包括23項政策、110余條措施。其中創新制定招商貢獻獎,并對研發成果在高新區投產落地的項目給予獎勵。5月7日,高新區政府產業發展基金成立,基金管理規模2億元,用于支持新興產業的落地與發展。
企業落地,企業家感受高新區良好的創業氛圍,便會帶動“朋友圈”入駐。高新區因勢利導,招募企業“招商大使”,以人招商引進項目。據介紹,2019年至今,高新區已聘用33名招商大使以及5個招商顧問單位。依托招商大使、招商顧問等,今年,落地高新區的招商項目近200個、對接企業300多家。
對全市“攻堅120天”專項行動,高新區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動員部署,細化項目任務和責任清單,梳理生成攻堅項目123個。圍繞重點項目招商、落地、征遷、提速、投產、技改擴產等重點任務及交通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大學城及周邊防洪排澇能力提升、土地出讓等重點工作,掀起新一輪攻堅熱潮。黨工委、管委會要求全區上下充分認識開展“攻堅120天”專項行動的重大意義,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福州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結合高新區發展需求,持續推進中國東南(福建)科學城、一流大學城和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繼續發揚實干的工作作風,振奮精神,攻堅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