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高新區人社局打造“學習型”企業集群 為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3-09 點擊:次
就業是民生之本,幫助企業發展,增加就業崗位,穩定就業隊伍,就是保基本民生。高新區人社局抓住國家出臺支持企業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培訓、提升勞動者素質等政策的契機,走入企業,解讀政策,以“店小二”式的貼心服務,輔導企業制定培訓方案,全面推行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工作,在高新區打造產學研結合的“學習型”企業集群,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助力企業降本增效,更好帶動產業發展。
一、緊盯政策,提前謀劃,下好“先手棋”
2019年3月,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出臺,提出從失業保險基金中拿出1000億元,用于職業技能提升培訓,來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要求。
按照國家關于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要求的相關政策,高新區人社局緊盯政策導向,成立工作專班,對國家政策方向進行分析研討,立足開發區企業集聚、產業集中的實際,確立了“把學校搬進工廠,以企業為培訓主體”的工作思路,召集企業座談,走入企業宣講,解讀國家政策,動員企業積極謀劃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工作。經過組織企業申報,石藥集團、以嶺藥業、格力電器等7家企業獲批了職業技能培訓鑒定資質,區人社局指導企業組建培訓中心、職業技能鑒定中心,為全面開展職工培訓做足準備,搶占了政策先機。
二、“五化”指引,打造企業職業技能提升“新模式”
經過三年來的工作實踐,高新區人社局與企業一起,摸索、總結出了一條企業培訓的方法路徑,以“五化”為指引,打造了企業職業技能提升培訓的新模式。
一是內訓師隊伍“專業化”。指導企業組建由企業高管、專業技術人員、車間主任、班組長及技術骨干組成的內訓師隊伍,對內訓師進行培訓,使每名內訓師都具備專業培訓能力,促使內訓師隊伍“專業化”。二是教案“模塊化”。內訓師結合自身崗位特點,編寫課程培訓教案。企業高管講授企業文化、發展規劃;專業技術人員講授產品研發、生產工藝、技術標準;車間主任講授安全生產、組織管理;班組長、技術骨干講授設備性能實際操作要點等。同時,企業組織錄制課程影音資料,放在企業學習云平臺,使培訓課程“模塊化”。三是課程安排“標準化”。對不同工種、不同等級的培訓,結合“模塊化”教案,合理編班分組,組合培訓課程,使每一類培訓課程“標準化”。四是職工培訓“系統化”。指導企業對員工年齡、學歷、工作經歷等情況進行摸底,為每一名在職、新入職員工量身定制在企業工作的培訓規劃,助推培訓“系統化”。五是培訓“制度化”。指導企業編制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工作大綱及《五年培訓規劃方案》,打造“學習型”企業,助力培訓“制度化”。通過“五化”指引,以企業為主體開展培訓,利用企業的師資力量、生產設備進行實訓,貼近生產實際,打造職業技能培訓新模式。
三、悉心輔導,培養示范性“學習型”企業
石藥集團企業員工總數達兩萬余人,具備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的各種條件,區人社局把石藥集團作為重點輔導目標,多次入企對接,調動企業參與積極性,并將其培養成為示范性的“學習型”企業。
三年來,石藥集團組建了由高管、專業技術人員、車間主任、班組長及技術骨干組成的300余人內訓師隊伍,對內訓師進行統一培訓、輔導。搭建了企業學習云平臺,制定了內訓師獎勵制度,員工課程學習檢查制度和學習補貼標準,員工技能等級晉升與工資掛鉤,調動了職工參與培訓的積極性。編制了職業技能提升培訓五年規劃方案,完善了組織架構、培訓方案,為每一名員工建立了學習檔案,對員工信息進行登統分類,根據員工的工種、年齡、學歷情況,進行分類編班,按員工特點進行不同課程的培訓,貼近員工實際。
2021年,石藥集團被認定為河北省唯一的國家級產學融合示范基地,獲批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獲得一次性支持獎勵300萬元。2020年、2021年,培訓了企業員工3萬余人才,獲得政府培訓補貼1000余萬元,有力地支持了企業的發展。
四、百企爭艷,打造“學習型”企業集群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高新區人社局發揮石藥集團的帶動引領作用,組織區內格力電器、以嶺藥業等企業赴石藥集團進行觀摩交流學習,促進各企業對標先進、取長補短、學習交流,在區內企業營造學習氛圍,努力形成產學研相結合的“學習型”企業集群。
石家莊四藥集團獲批市級高技能人才基地,獲得一次性支持資金150萬元;麥特達股份公司通過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審批,獲得一次性支持資金10萬元。2021年高新區人社局指導轄區150余家企業開展以工代訓、崗位練兵、崗前培訓、新型學徒制、職業技能等級資格等各類培訓30336人次,目標完成率694%;發放補貼資金2730.55萬元,目標完成率237%。
通過打造“學習型”企業集群,既為困難企業員工培訓提供資金支持,增加補貼收入,調動企業積極性,促進投入再生產,又為優質企業打造穩定的員工隊伍,助推培訓成為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同時,使企業培訓更加系統化、制度化,促進企業生產隊伍穩定,提升企業競爭力,實現降本增效。
企業人才是企業的,也是園區的,更是社會的。員工走出企業,為園區提供了成熟的產業工人,也為高新區企業集聚提供人才支撐,助推園區經濟發展,為全市經濟總量過萬億、實現彎道超車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