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永久无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99v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高新區新聞 >

合肥高新區:勇當創新先鋒 加快建設世界量子中心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12-02 點擊:

  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載體之一,合肥高新區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緊緊圍繞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的目標定位積極行動,在加快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的新征程中邁出鏗鏘腳步。
 
  到2035年,合肥高新區將基本建成“世界量子中心”,實現從國內領跑到世界領先,全力將合肥高新區打造成為科研和產業雙領跑、科學與科創相結合、全球創新資源高效配置的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更大力量。
 
  11月5日,合肥高新區發布《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進一步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政策舉措》(簡稱“創九條”),重點圍繞平臺、人才、轉化、技術、孵化、企業、金融、場景、服務9個核心維度,在支持創新平臺建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強化全生命周期服務等九大方面,出臺了16條具體支持政策舉措,項目支持資金最高可達5000萬元。
 
  11月11日,合肥高新區發布《支持自貿試驗區建設推進“雙自聯動”發展若干政策》(簡稱“雙自十條”)以及《合肥高新區高質量實施RCEP行動方案》,實施自貿區提升戰略,進一步擦亮科創自貿金名片。其中,“雙自十條”是安徽自貿試驗區首個區塊層面的制度性政策,從支持自貿試驗區建設、鼓勵科技成果轉化、優化自貿試驗區營商環境3個方面出臺了10項制度性創新政策。
 
  11月17-18日,合肥高新區攜手150家用人單位赴中國科大等高校組織專場校園招聘會,開啟“中國聲谷·量子中心”2022年秋季招才引智進高校活動,幫助轄區企業引進優秀高校畢業生,為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壯大人才力量……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載體之一,合肥高新區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緊緊圍繞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的目標定位,積極行動,用各種創新舉措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把創新作為最大政策,奮起直追、迎頭趕上”的囑托,在加快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的新征程中邁出鏗鏘腳步。
 
  “雙自十條”正式發布
 
  擦亮科創自貿金名片
 
  “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深化科技評價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培育創新文化,弘揚科學家精神,涵養優良學風,營造創新氛圍。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加強國際化科研環境建設,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
 
  ——黨的二十大報告
 
  安徽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試點任務已有90%在合肥高新區落地,“一網通”國際人才一站式服務體系被國務院列為國家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最佳實踐案例”……11月11日,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合肥片區高新區塊召開新聞發布會,總結兩周年建設成果。
 
  兩年來,安徽自貿區合肥片區高新區塊建設碩果累累。目前,我國自貿試驗區在國家層面推出的278項制度創新成果中,與合肥片區高新區塊有關的222項全部落地。212個安徽省級賦權事項、314個合肥市級賦權事項全部承接。形成65個制度創新案例,23個納入安徽省級層面復制推廣,3個入選安徽自貿試驗區兩周年制度創新十佳案例……
 
  在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加速轉化方面,合肥高新區在全國率先開展產業化經費股權投資改革,變政策補貼為股權投資,創新建立新型研發機構自我“造血”的循環發展模式。同時,在全國率先實施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成果轉化前即對權屬進行分割,實現科技成果批量轉化。為了持續優化園區營商環境,合肥高新區還在全國首創環評與排污許可深度銜接“兩證合一”改革,項目環評平均辦理時間從60個工作日壓縮到5個工作日。同時,合肥高新區在安徽省率先實施一張“信用報告”代替多張“合規證明”改革,破解企業上市前“合規證明”開具難問題。
 
  為了助推安徽自貿區合肥片區高新區塊提質增效,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合肥高新區在11月11日正式發布了“雙自十條”以及《合肥高新區高質量實施RCEP行動方案》。按照新的政策,在支持自貿試驗區建設方面,合肥高新區將加大自貿試驗區簡政放權力度,結合自貿試驗區賦權工作,自貿試驗區可行使部分安徽省級、合肥市級權限。同時,鼓勵自貿試驗區開展制度創新,對于國家級、安徽省級制度創新成果實施單位給予一定資金支持。
 
  在鼓勵科技成果轉化方面,以政策支持開展產業化經費股權投資改革,被納入安徽自貿試驗區首批復制推廣試點經驗。另外,該項政策還支持不同性質的新型研發機構開展股權激勵,在給予科研團隊或技術發明人股權激勵的同時,給予技術管理團隊一定的股權激勵。除此之外,“雙自十條”還制定3項政策優化自貿試驗區營商環境。如加強國際人才服務,對于高水平海外人才落戶,經許可一次性給予5年的工作許可等。
 
  《合肥高新區高質量實施RCEP行動方案》提出,打造RCEP國際經貿合作示范區、RCEP國際產業合作示范區、RCEP國際金融開放示范區及RCEP高層級創新服務平臺。按計劃,到2025年,合肥高新區力爭實現對RCEP國家的年進出口規模達35億美元,占全區進出口總額的40%;對RCEP國家的年度投資達2億美元;年度吸引RCEP國家資金突破2.5億美元。
 
  合肥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合肥高新區將堅持國際視野和前瞻思維,打好“雙自聯動”組合拳,擦亮科創自貿金名片,圍繞科技轉化自由、投資貿易自由、場景應用自由、要素流動自由開展探索,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
 
  “創九條”含金量十足
 
  全鏈條服務科技創新生態
 
  “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黨的二十大報告
 
  對新認定的新型研發機構給予運行、研發經費支持,最高可達5000萬元;對企業亟需的關鍵技術崗位進行全球引才,經認定給予100萬元資助;對企業加大科研投入每年最高補貼100萬元,對教研人員創業最高獎勵50萬元;對重點產業領域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對項目最高支持500萬元……
 
  為了進一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11月5日,合肥高新區正式發布《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進一步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政策舉措》。“創九條”政策以完善構建科技創新體系為著力點,強化戰略科技力量布局,全面構建“源頭創新—技術開發—成果轉化—新興產業”創新鏈條體系,全流程提供“創新人才-孵化培育-科技金融-場景應用-保障服務”關鍵節點要素保障,全方位、立體式創新政策支持、覆蓋科技創新全鏈條,加大科技供給,切實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
 
  圍繞科技創新生態體系建設難點堵點,合肥高新區系統研究全國先發地區創新支持舉措,制定含金量高、感召力強的政策點,精準支持,努力讓更多科創成果在合肥高新區生根發芽。比如,在創新平臺建設方面,從院校、企業兩端發力,引進培育一批高能級創新平臺,最高給予5000萬元支持;在高端人才引育方面,對高層次人才團隊在高新區創辦企業,政策分期最高支持500萬元、3年孵化載體補貼支持、3年專業創業服務券支持以及股權融資、科技金融產品貸款貼息等支持;在成果場景示范方面,支持關鍵領域“補短板”、填補國內(國際)空白、技術水平國內(國際)首創的技術產品,最高給予首創產品100萬元支持;對采購納入區級兩創目錄的產品或服務的園區企業,給予采購企業最高100萬元的補貼。
 
  具體地說:“創九條”聚焦平臺建設,支持高校院所、高層次人才團隊建設新型研發機構,鼓勵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聚焦人才引育,高新區全力建設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臺,為高層次人才團隊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聚焦成果轉化,圍繞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聚焦技術攻關,加快推進開展顛覆性技術、重大關鍵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聚焦孵化培育,加大培育力度,做強全鏈條孵化載體,打造更具動能的創新集聚地;聚焦企業培育,圍繞企業由小到大的成長路徑,加大分類引導精準支持,助力企業做大做強;聚焦科技金融,設立未來產業成果轉化基金促進“應投盡投”,創新金融產品給予風險補償、貼息等專項支持;聚焦場景示范,全力支持關鍵領域“補短板”、填補國際(國內)空白的首創產品,實現規模化示范應用;聚焦創新服務,為人才團隊項目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創新創業服務。
 
  “‘創九條’政策既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也是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深入推進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的重要舉措。”合肥高新區有關負責人說。
 
  匯聚全球創新人才
 
  加快建設“科大硅谷”
 
  “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促進人才區域合理布局和協調發展,著力形成人才國際競爭的比較優勢。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
 
  ——黨的二十大報告
 
  “江淮中心作為新成立的單位,人才需求迫切,感謝高新區為我們搭建一個對接高校、對接人才的平臺。今年參加的3場招聘會平均每場收到簡歷50余份,希望借助‘中國聲谷·量子中心’的引才平臺,打響江淮中心的知名度,為后續召開江淮中心專場招聘會打下基礎。”在11月17-18日舉行的專場招聘會上,江淮前沿技術協同創新中心人力資源工作人員對于企業人才建設信心十足。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實施就業優先和人才強國戰略,協助區內企業引進優秀高校畢業生,在嚴格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情況下,合肥高新區對接安徽省內名校,重新啟動“中國聲谷·量子中心”2022年秋季招才引智進高校活動。合肥高新區攜手150家用人單位分別赴安徽農大、中國科大組織專場校園招聘會,用人單位既包括國盾、本源、國儀等“量子三駕馬車”、人工智能產業領軍者科大訊飛,也有江淮前沿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等高能級創新平臺,共提供崗位需求6100余個,初步達成就業意向近千人。
 
  據了解,近年來合肥高新區依托“中國聲谷·量子中心”招才引智平臺,不斷擴寬線上線下引才渠道,加快推進“十萬大學生進高新”。為了匯聚更多創新人才,合肥高新區還支撐尖端科學家團隊創業,大力支持兩院院士團隊創辦源頭技術成果產業化公司,累計落戶院士團隊17家。同時,推動科研院所人員創業,吸引海外歸國人員創業,鼓勵大企業內部創業,用各種方式培養和吸引高層次人才。
 
  2022年,安徽省政府印發《“科大硅谷”建設實施方案》,提出發揮中國科大等高校院所的校友資源、品牌效應,以科技體制創新為引領,匯聚全球創新力量,聚力打造極具活力、引領未來、享譽世界的“科大硅谷”。對于占“科大硅谷”總面積近九成的合肥高新區來說,這又是一個集聚人才力量和創新資源的發展機遇。為此,合肥高新區將實施創新人才集聚等“六大工程”,在創新創業、人才安居、子女教育、健康醫療、配偶就業等多個方面提供一站式人才服務,用各種創新政策吸引人才“入谷”。
 
  據了解,“科大硅谷”創新企業人才評價方式,將人才分類目錄對應的人才層次評定權交給注冊在“科大硅谷”符合條件的企業、新型研發機構,將被認定的人才納入合肥市高層次人才管理服務范圍,享受相應人才政策。對在“科大硅谷”工作的高端人才、緊缺人才以及國家級高端人才,經認定后,給予其工資性年收入繳納的個人所得稅超過稅率15%以上的部分等額獎勵。“科大硅谷”還鼓勵高校院所支持師生創新創業,安徽省高校院所允許學生在一定時間內保留學籍,休學在“科大硅谷”創業,并享受學校的創業資源和相關服務。
 
  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創新力量
 
  “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黨的二十大報告
 
  科技創新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支撐。堅持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才能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勁支撐。
 
  經過30多年的發展,合肥高新區已經形成了高能級創新生態體系,積累了創新驅動發展的基礎優勢。近年來,合肥高新區連續8年穩居國家高新區綜合評價排名前十,先后兩次位居第六。作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核心區,合肥高新區擁有全國第一個國家實驗室,匯聚中國科大、中科院等一流高校院所力量,擁有國家級研發機構的企業共計77家,數量僅次于中關村示范區位居全國高新區第二。R&D強度達13.8%,位居全國前列。合肥高新區依托原始創新優勢主體,持續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創造多個全國乃至全球的首創產品,成功培育了量子科技、人工智能、未來能源等未來產業。
 
  2021年9月24日,在中關村論壇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建設世界領先的科技園區,為促進全球科技創新交流合作作出新的貢獻。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科技園區提出的更高標準的發展導向,也是我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有力抓手。
 
  為此,合肥高新區在2022年9月24日正式發布《合肥高新區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行動方案》,決心以建設未來產業創新改革試驗區為核心,實施八大“領先行動”,率先探索未來產業發展的“合肥路徑”,培育更多具有爆發式增長潛力的未來產業賽道。按照規劃,到2035年,合肥高新區將基本建成“世界量子中心”,實現從國內領跑到世界領先,全力將合肥高新區打造成為科研和產業雙領跑、科學與科創相結合、全球創新資源高效配置的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更大力量。


 

主頁 > 新聞中心 > 高新區新聞 >

合肥高新區:勇當創新先鋒 加快建設世界量子中心

2022-12-02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點擊:

  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載體之一,合肥高新區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緊緊圍繞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的目標定位積極行動,在加快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的新征程中邁出鏗鏘腳步。
 
  到2035年,合肥高新區將基本建成“世界量子中心”,實現從國內領跑到世界領先,全力將合肥高新區打造成為科研和產業雙領跑、科學與科創相結合、全球創新資源高效配置的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更大力量。
 
  11月5日,合肥高新區發布《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進一步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政策舉措》(簡稱“創九條”),重點圍繞平臺、人才、轉化、技術、孵化、企業、金融、場景、服務9個核心維度,在支持創新平臺建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強化全生命周期服務等九大方面,出臺了16條具體支持政策舉措,項目支持資金最高可達5000萬元。
 
  11月11日,合肥高新區發布《支持自貿試驗區建設推進“雙自聯動”發展若干政策》(簡稱“雙自十條”)以及《合肥高新區高質量實施RCEP行動方案》,實施自貿區提升戰略,進一步擦亮科創自貿金名片。其中,“雙自十條”是安徽自貿試驗區首個區塊層面的制度性政策,從支持自貿試驗區建設、鼓勵科技成果轉化、優化自貿試驗區營商環境3個方面出臺了10項制度性創新政策。
 
  11月17-18日,合肥高新區攜手150家用人單位赴中國科大等高校組織專場校園招聘會,開啟“中國聲谷·量子中心”2022年秋季招才引智進高校活動,幫助轄區企業引進優秀高校畢業生,為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壯大人才力量……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載體之一,合肥高新區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緊緊圍繞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的目標定位,積極行動,用各種創新舉措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把創新作為最大政策,奮起直追、迎頭趕上”的囑托,在加快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的新征程中邁出鏗鏘腳步。
 
  “雙自十條”正式發布
 
  擦亮科創自貿金名片
 
  “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深化科技評價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培育創新文化,弘揚科學家精神,涵養優良學風,營造創新氛圍。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加強國際化科研環境建設,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
 
  ——黨的二十大報告
 
  安徽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試點任務已有90%在合肥高新區落地,“一網通”國際人才一站式服務體系被國務院列為國家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最佳實踐案例”……11月11日,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合肥片區高新區塊召開新聞發布會,總結兩周年建設成果。
 
  兩年來,安徽自貿區合肥片區高新區塊建設碩果累累。目前,我國自貿試驗區在國家層面推出的278項制度創新成果中,與合肥片區高新區塊有關的222項全部落地。212個安徽省級賦權事項、314個合肥市級賦權事項全部承接。形成65個制度創新案例,23個納入安徽省級層面復制推廣,3個入選安徽自貿試驗區兩周年制度創新十佳案例……
 
  在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加速轉化方面,合肥高新區在全國率先開展產業化經費股權投資改革,變政策補貼為股權投資,創新建立新型研發機構自我“造血”的循環發展模式。同時,在全國率先實施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成果轉化前即對權屬進行分割,實現科技成果批量轉化。為了持續優化園區營商環境,合肥高新區還在全國首創環評與排污許可深度銜接“兩證合一”改革,項目環評平均辦理時間從60個工作日壓縮到5個工作日。同時,合肥高新區在安徽省率先實施一張“信用報告”代替多張“合規證明”改革,破解企業上市前“合規證明”開具難問題。
 
  為了助推安徽自貿區合肥片區高新區塊提質增效,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合肥高新區在11月11日正式發布了“雙自十條”以及《合肥高新區高質量實施RCEP行動方案》。按照新的政策,在支持自貿試驗區建設方面,合肥高新區將加大自貿試驗區簡政放權力度,結合自貿試驗區賦權工作,自貿試驗區可行使部分安徽省級、合肥市級權限。同時,鼓勵自貿試驗區開展制度創新,對于國家級、安徽省級制度創新成果實施單位給予一定資金支持。
 
  在鼓勵科技成果轉化方面,以政策支持開展產業化經費股權投資改革,被納入安徽自貿試驗區首批復制推廣試點經驗。另外,該項政策還支持不同性質的新型研發機構開展股權激勵,在給予科研團隊或技術發明人股權激勵的同時,給予技術管理團隊一定的股權激勵。除此之外,“雙自十條”還制定3項政策優化自貿試驗區營商環境。如加強國際人才服務,對于高水平海外人才落戶,經許可一次性給予5年的工作許可等。
 
  《合肥高新區高質量實施RCEP行動方案》提出,打造RCEP國際經貿合作示范區、RCEP國際產業合作示范區、RCEP國際金融開放示范區及RCEP高層級創新服務平臺。按計劃,到2025年,合肥高新區力爭實現對RCEP國家的年進出口規模達35億美元,占全區進出口總額的40%;對RCEP國家的年度投資達2億美元;年度吸引RCEP國家資金突破2.5億美元。
 
  合肥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合肥高新區將堅持國際視野和前瞻思維,打好“雙自聯動”組合拳,擦亮科創自貿金名片,圍繞科技轉化自由、投資貿易自由、場景應用自由、要素流動自由開展探索,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
 
  “創九條”含金量十足
 
  全鏈條服務科技創新生態
 
  “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黨的二十大報告
 
  對新認定的新型研發機構給予運行、研發經費支持,最高可達5000萬元;對企業亟需的關鍵技術崗位進行全球引才,經認定給予100萬元資助;對企業加大科研投入每年最高補貼100萬元,對教研人員創業最高獎勵50萬元;對重點產業領域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對項目最高支持500萬元……
 
  為了進一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11月5日,合肥高新區正式發布《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進一步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政策舉措》。“創九條”政策以完善構建科技創新體系為著力點,強化戰略科技力量布局,全面構建“源頭創新—技術開發—成果轉化—新興產業”創新鏈條體系,全流程提供“創新人才-孵化培育-科技金融-場景應用-保障服務”關鍵節點要素保障,全方位、立體式創新政策支持、覆蓋科技創新全鏈條,加大科技供給,切實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
 
  圍繞科技創新生態體系建設難點堵點,合肥高新區系統研究全國先發地區創新支持舉措,制定含金量高、感召力強的政策點,精準支持,努力讓更多科創成果在合肥高新區生根發芽。比如,在創新平臺建設方面,從院校、企業兩端發力,引進培育一批高能級創新平臺,最高給予5000萬元支持;在高端人才引育方面,對高層次人才團隊在高新區創辦企業,政策分期最高支持500萬元、3年孵化載體補貼支持、3年專業創業服務券支持以及股權融資、科技金融產品貸款貼息等支持;在成果場景示范方面,支持關鍵領域“補短板”、填補國內(國際)空白、技術水平國內(國際)首創的技術產品,最高給予首創產品100萬元支持;對采購納入區級兩創目錄的產品或服務的園區企業,給予采購企業最高100萬元的補貼。
 
  具體地說:“創九條”聚焦平臺建設,支持高校院所、高層次人才團隊建設新型研發機構,鼓勵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聚焦人才引育,高新區全力建設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臺,為高層次人才團隊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聚焦成果轉化,圍繞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聚焦技術攻關,加快推進開展顛覆性技術、重大關鍵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聚焦孵化培育,加大培育力度,做強全鏈條孵化載體,打造更具動能的創新集聚地;聚焦企業培育,圍繞企業由小到大的成長路徑,加大分類引導精準支持,助力企業做大做強;聚焦科技金融,設立未來產業成果轉化基金促進“應投盡投”,創新金融產品給予風險補償、貼息等專項支持;聚焦場景示范,全力支持關鍵領域“補短板”、填補國際(國內)空白的首創產品,實現規模化示范應用;聚焦創新服務,為人才團隊項目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創新創業服務。
 
  “‘創九條’政策既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也是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深入推進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的重要舉措。”合肥高新區有關負責人說。
 
  匯聚全球創新人才
 
  加快建設“科大硅谷”
 
  “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促進人才區域合理布局和協調發展,著力形成人才國際競爭的比較優勢。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
 
  ——黨的二十大報告
 
  “江淮中心作為新成立的單位,人才需求迫切,感謝高新區為我們搭建一個對接高校、對接人才的平臺。今年參加的3場招聘會平均每場收到簡歷50余份,希望借助‘中國聲谷·量子中心’的引才平臺,打響江淮中心的知名度,為后續召開江淮中心專場招聘會打下基礎。”在11月17-18日舉行的專場招聘會上,江淮前沿技術協同創新中心人力資源工作人員對于企業人才建設信心十足。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實施就業優先和人才強國戰略,協助區內企業引進優秀高校畢業生,在嚴格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情況下,合肥高新區對接安徽省內名校,重新啟動“中國聲谷·量子中心”2022年秋季招才引智進高校活動。合肥高新區攜手150家用人單位分別赴安徽農大、中國科大組織專場校園招聘會,用人單位既包括國盾、本源、國儀等“量子三駕馬車”、人工智能產業領軍者科大訊飛,也有江淮前沿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等高能級創新平臺,共提供崗位需求6100余個,初步達成就業意向近千人。
 
  據了解,近年來合肥高新區依托“中國聲谷·量子中心”招才引智平臺,不斷擴寬線上線下引才渠道,加快推進“十萬大學生進高新”。為了匯聚更多創新人才,合肥高新區還支撐尖端科學家團隊創業,大力支持兩院院士團隊創辦源頭技術成果產業化公司,累計落戶院士團隊17家。同時,推動科研院所人員創業,吸引海外歸國人員創業,鼓勵大企業內部創業,用各種方式培養和吸引高層次人才。
 
  2022年,安徽省政府印發《“科大硅谷”建設實施方案》,提出發揮中國科大等高校院所的校友資源、品牌效應,以科技體制創新為引領,匯聚全球創新力量,聚力打造極具活力、引領未來、享譽世界的“科大硅谷”。對于占“科大硅谷”總面積近九成的合肥高新區來說,這又是一個集聚人才力量和創新資源的發展機遇。為此,合肥高新區將實施創新人才集聚等“六大工程”,在創新創業、人才安居、子女教育、健康醫療、配偶就業等多個方面提供一站式人才服務,用各種創新政策吸引人才“入谷”。
 
  據了解,“科大硅谷”創新企業人才評價方式,將人才分類目錄對應的人才層次評定權交給注冊在“科大硅谷”符合條件的企業、新型研發機構,將被認定的人才納入合肥市高層次人才管理服務范圍,享受相應人才政策。對在“科大硅谷”工作的高端人才、緊缺人才以及國家級高端人才,經認定后,給予其工資性年收入繳納的個人所得稅超過稅率15%以上的部分等額獎勵。“科大硅谷”還鼓勵高校院所支持師生創新創業,安徽省高校院所允許學生在一定時間內保留學籍,休學在“科大硅谷”創業,并享受學校的創業資源和相關服務。
 
  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創新力量
 
  “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黨的二十大報告
 
  科技創新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支撐。堅持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才能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勁支撐。
 
  經過30多年的發展,合肥高新區已經形成了高能級創新生態體系,積累了創新驅動發展的基礎優勢。近年來,合肥高新區連續8年穩居國家高新區綜合評價排名前十,先后兩次位居第六。作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核心區,合肥高新區擁有全國第一個國家實驗室,匯聚中國科大、中科院等一流高校院所力量,擁有國家級研發機構的企業共計77家,數量僅次于中關村示范區位居全國高新區第二。R&D強度達13.8%,位居全國前列。合肥高新區依托原始創新優勢主體,持續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創造多個全國乃至全球的首創產品,成功培育了量子科技、人工智能、未來能源等未來產業。
 
  2021年9月24日,在中關村論壇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建設世界領先的科技園區,為促進全球科技創新交流合作作出新的貢獻。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科技園區提出的更高標準的發展導向,也是我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有力抓手。
 
  為此,合肥高新區在2022年9月24日正式發布《合肥高新區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行動方案》,決心以建設未來產業創新改革試驗區為核心,實施八大“領先行動”,率先探索未來產業發展的“合肥路徑”,培育更多具有爆發式增長潛力的未來產業賽道。按照規劃,到2035年,合肥高新區將基本建成“世界量子中心”,實現從國內領跑到世界領先,全力將合肥高新區打造成為科研和產業雙領跑、科學與科創相結合、全球創新資源高效配置的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更大力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条麻妃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色欲|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 中文av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粉嫩少妇内射浓精videos| 亚洲欧洲专线一区|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超碰| 欧美性受xxxx白人性爽| 成人无码网www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软件| 日本丰满熟妇videos| 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 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 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 精品国产麻豆免费人成网站| 国模小黎自慰gogo人体|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性欧美牲交在线视频| 国产草草影院ccyycom| 色爱情人网站| 97人妻人人做人碰人人爽|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漫画|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在线| 朋友新婚人妻无套| 米奇影音777第四色| 公天天吃我奶躁我的在线观看| 亚洲 都市 校园 激情 另类| 97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 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久...| 亚洲国产精华液2020 | 人妻妺妺窝人体色www聚色窝|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 人妻中文无码久热丝袜| 色偷偷人人澡人人爽人人模| а√中文在线资源库|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中文高清6|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伊甸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