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科技部,對高校科研人員有何影響?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3-14 點擊:次
近日,新一輪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出爐。根據這份方案,國家科學技術部將迎來重組,這也是本次國務院機構改革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
本次科技部重組,科技部現有的多項管理職責和多個下屬機構都將被分別劃入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生態環境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2018年被科技部整合的國家外國專家局將被劃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對于普通科研工作者而言,影響最大的可能是這一條:“重組后的科學技術部不再參與具體科研項目評審和管理。”
多位科研工作者表示,科技部重組后,此前經費巨大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各個管理部門均從科技部剝離,未來可能對申報項目、項目考核等會較大影響。
此外,在努力實現科技自立自強、解決卡脖子問題的嚴峻形勢下,科技部重組后,科技工作者壓力更大了、擔子更重了。
科技部:不再參與具體科研項目的評審和管理
3月7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肖捷作了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其中提到,重組后的科學技術部不再參與具體科研項目的評審和管理,主要負責指導監督科研管理專業機構的運行管理,加強對科研項目實施情況的督促檢查和科研成果的評估問效。
相應把科學技術部所屬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劃入農業農村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劃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劃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仍由科學技術部管理。
據科技部介紹,為解決原有科技計劃體系的重復、分散、封閉、低效等問題,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國務院于2014年部署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將原有的100多個科技計劃整合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技術創新引導專項(基金)、基地和人才專項五大類。
其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于2016年正式啟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整合了原有的973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專項,發展改革委、工信部管理的產業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以及有關部門管理的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等內容。
本次剝離的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和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是各個領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管理部門。
科技部下屬四個中心剝離到其他部門,直接的影響就是,后續科研人員申請項目,需要到從以前統一到科技部,回歸到各個部委。
有專家表示,行業所遇到的科技難題,或者說卡脖子問題,行業本身最清楚。項目申請回歸到相關部委,更有利于滿足實際需求。
不過,每個部委都有自己的實際需求,加上各個部委都設置有相應的科研院所等,對其他不是本單位的申請人,可能是不利的。
不止是項目申請,未來考核要求可能也會變
科技部重組方案公布后,有很多科技工作者表達了相應的看法:
1.專業部委,行業影響力大的院所會有優勢些。行業影響力,也有攻關,但是總體行業是知道誰能干實事,在落地技術方面會比競爭靠譜些。
2.感覺主要是對研究方向和考核機制有影響,以后可能和專業部委有關的研究,會更偏向實際的應用需求,解決卡脖子問題和實際業務工作的需要,而淡化單純的學術論文影響。之前可能各種重點項目發一堆文章,但是對卡脖子問題沒有什么貢獻,這種會減少了。
3.行業內水平大家都是清楚的,區別主要在于細分方向差異和資源分配權,行業內的話一般都是專業部委相對務實,比較看重解決自己實際應用中的實際問題。
大學和科院相對務虛,看文章這種比較多。分配權在科技部手里,通常大學和科院話語權強,分配權到專業部委手里,就可以通過這個引導大家一起來集中力量解決應用問題。實際上也是對過去十幾年基礎科學領域唯SCI論的一個修正,對過去十幾年行業內人才流向變化也可能有作用。
4.基礎研究本來就和實際問題無關,現在的問題是大量的以基礎研究的評價方式來評價應用研究,而名義上的應用研究又擠占了所有的研究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