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高新區謀“數字蝶變” 深刻影響未來城市爭先進位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4-20 點擊:次
數字技術正在全面賦能經濟社會,各地都在數字經濟新賽道上探索實踐,特別是有著“三新一高”引領作用的國家高新區,紛紛出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新政策,加快“數字蝶變”。
近日,國家高新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下稱“東湖高新區”或“光谷”)發布《東湖高新區關于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及實施細則》(下稱“20條”)。新規中,光谷首次對使用算力的企業給予每年最高100萬元補貼,還將打造一只200億元規模的數字經濟發展基金集群。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全國169個國家高新區中,排名靠前的已悉數出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新政策,武漢、成都、蘇州、南京、重慶下轄的國家高新區也成為當地爭創數字經濟一線城市的主陣地,而昆明、貴陽在數字經濟綜合實力排名上已超過佛山、南通等GDP萬億元城市,數字經濟或將深刻影響未來城市的爭先進位。
國家統計局剛剛發布的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經濟復蘇最活躍的是第三產業,其中信息傳輸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增速明顯,也從側面說明數字產業正在成為支柱產業。
光谷打造“數智”新名片
作為全國首批5G試點城市,武漢在數字新型基礎設施賽道一直居全國領先水平。截至目前,武漢已累計建成5G基站超3.5萬個,商用規模位居全國前列。23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接入國家頂級節點,輻射湖北、湖南、江西、河南中部四省,數字經濟綜合實力在中部地區排名第一。
按照相關規劃,到2026年,武漢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14%,到2035年建成國內重要的數字經濟技術策源地、數字產業集聚地,建成數字經濟一線城市。
作為武漢發展數字經濟的主陣地,光谷2022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預計超過900億元,占武漢市的比重超過50%。其中,數字產品制造業營收超2100億元,數字技術應用業營收近840億元。
為打造“數智”新名片,助力武漢早日建成數字經濟一線城市,光谷出臺了“20條”。“20條”對標國內同類政策最高水平,支持力度穩中有升,“確保做到有干貨、有力度、有領先性”。
為鼓勵重點數字經濟企業總部落戶光谷,引導企業在光谷設置更多就業崗位,“20條”提出通過社保人數掛鉤獎補,每月每人500元,單家企業每年最高補貼可達120萬元,獎補最高持續3年。
在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方面,對符合要求的人工智能專業孵化器、核心技術與研發平臺、應用場景建設,實行市區聯動支持,最高按武漢市實際撥付金額1︰1配套支持。
為夯實數字新型基礎設施,“20條”鼓勵企業加強工業互聯網體系與平臺建設,深化“雙千兆”城市建設,試點開展F5G全光網建設和應用示范,推動新型高性能計算平臺應用。其中,推廣新型高性能計算平臺應用為創新條款,旨在促進區內公共算力平臺服務規?;瘧茫瑢磳嶋H費用的50%給予算力補貼,每年補貼金額最高可達100萬元。
圍繞產業數字化融合,“20條”提出推動工業數字化轉型,加快企業技術改造和智能化改造,支持商貿業、建筑業數字化轉型,積極打造東湖高新區數字孿生城市,加快數字經濟綠色發展。
未來3~5年,光谷數字經濟力爭每年保持15%以上的增長,數字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50%。
深刻影響未來城市爭先進位
科技部發布的《“十四五”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發展規劃》提出,要強化數字技術在園區智能化轉型中的推廣應用,引導國家高新區推動數字技術和制造業、服務業深度融合,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今年以來,各大國家高新區紛紛用好政策優勢和技術積累,引領所在城市在數字化轉型中釋放新的發展動能。
2月24日,杭州高新區(濱江)發布“數據二十條”,系統性布局數據基礎制度體系的“四梁八柱”,將“數據成為第五生產要素”變成現實,力爭通過3~5年努力,全面激活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的數據要素潛能,到2025年實現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超6000億元,數字貿易額超400億元。
一個月后,成都高新區發布2023年“數字賦能•創新發展”首批城市機會清單,聚焦電子信息、生物醫藥(BI+AI)、人工智能(車載智能系統)、高端軟件、網絡安全、衛星互聯網、數字文創等成都高新區數字經濟細分賽道主攻方向。2022年,成都高新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1468.16億元。
擁有4萬多億元工業底盤的“制造業大市”蘇州,也在結合區域發展特色,帶動傳統工廠完成數字化改造,加快“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特色產業基地建設,打造數字經濟高地。去年,蘇州高新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產值已超千億元,規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超300家。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當前我國經濟正從規模化向高質量發展轉型,今年一季度我國信息傳輸服務業增速達到11.2%,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也有6.9%的增幅,說明數字經濟正在成為中國服務業發展的主力軍,數字產業成為我國支柱產業的趨勢已明。
“各大城市以高新區為重要載體切入數字經濟賽道,是為了通過數字經濟來實現區域經濟提質增效,再通過發展數字經濟來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強區域經濟動能。”盤和林說,特別是中西部城市,更是有望借助數字經濟實現爭先進位的彎道超車。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在“東數西算”重大戰略帶動下,貴陽、昆明等西部城市憑借穩定的氣候和地理條件優勢,通過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和數據中心建設,已經走出了一條欠發達地區經濟跨越式發展的路徑。2022年,貴陽數字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44%,其中貴安新區數字經濟占GDP比重更在一年時間內快速增長7.3個百分點至49.2%。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2022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報告》中,昆明和貴陽分別排在第23和第24位,排名超過了佛山和南通等城市。
“中西部地區比較好切入的賽道,其實就是算力和數據中心。”盤和林說,在完善數據基礎設施的前提下,中西部地區可以低成本要素供給來吸引企業,包括能源、通信資源等,還可從數字創新作為切入點,比如通過政府投資研發關鍵技術的方式,來聚集數字產業的人氣,亦可通過領投投資的方式,以政府撬動社會資本對數字企業進行投資,為其發展提供支撐,也吸引關鍵技術的數字企業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