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高新區未來三年這樣干!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5-18 點擊:次
發展目標
2025年末:
目標一
黨的領導全面加強,黨建組織體系健全完善,基層黨組織規范建設水平不斷提升,非公企業黨組織覆蓋率達到85%以上。
目標二
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全面優化。
目標三
公共基礎設施全面升級,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基本形成。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效益、研發投入強度、外資外貿等主要指標大幅改善。
目標四
營業收入達到1500億元以上,力爭達2000億元,較2021年翻一番,成為千億級園區。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達到1000億元,主導產業營業收入占比達到50%以上。
目標五
將楚雄高新區打造成為引領全州開放發展的創新研發中心和先進制造基地,全州參與更高層次競爭的“領頭羊”。在國家級高新區綜合評價年度排名中實現爭先進位。
工作舉措
01
舉措一:實施黨建質量提升行動
通過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建立強有力的組織體系,強化領導班子建設,打造高素質干部隊伍等工作的開展。
實現:到2025年,高新區黨的領導全面加強,黨的組織體系全面健全,干部隊伍精氣神全面提振。
0
2
舉措二:實施體制機制創新行動
通過優化管理體制,創新運營模式,建立健全統計制度,建立考核評價機制等工作的開展。
實現:2023年,全面完成高新區管理機構改革,剝離教育體育、信訪維穩、社會保障等社會事務管理職能,理順高新區權責關系;到2024年,全面建立高新區市場化運營模式;2025年,與高新區高質量發展效益相匹配的管理運行體制機制全面完善,考核評價引導激勵作用充分發揮。
0
3
舉措三:實施主導產業提升行動
通過選準培育壯大主導產業,提升招商引資質效,加快推動產業升級,打造重點特色園區,引進培育市場主體等工作的開展。
實現:2023年,主導產業的新增固定資產投資占比達到50%以上;2024年,主導產業營業收入占比達到50%以上,2025年全產業鏈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基本形成。
0
4
舉措四:實施軟硬件設施提升行動
通過加快補齊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短板,提升配套服務水平,打造智慧園區,打造零碳低碳園區等工作的開展。
實現:2023年,重點項目落地所需的“七通一平”、環保、公共服務等配套基礎設施基本齊備;到2024年,建成1個無廢園區和省級綠色低碳園區;2025年園區配套基礎設施全面齊備。
0
5
舉措五:實施創新能力提升行動
通過加大研發經費投入,大力推進產業技術創新,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引進培育創新型企業,引進培育創新人才等工作的開展。
實現:2023年,有研發活動的規上工業企業數量增長5%以上;到2024年,國有規上工業企業全部設立研發機構;2025年,研發投入年均增速18%以上,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60家以上,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以上。
06
舉措六:實施開放水平提升行動
通過積極吸引利用外資;積極擴大對外貿易;積極開展園區合作等工作的開展。
實現:到2025年,實際利用外資年均增長20%以上,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5%以上,引進州外到位資金年均增長15%以上,產業到位資金占比60%以上。
07
舉措七:實施要素保障提升行動
通過強化土地要素保障,強化用能保障,創新項目審批監管模式,創新投融資模式,強化債務風險防范等工作的開展。
實現:2023年,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處置率分別不低于25%、30%;到2024年,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清理取得階段性成效;2025年,“標準地”出讓規模達到60%以上,畝均投資強度、畝均營業收入年平均增長15%以上。
保障措施
保障一
加強組織領導
繼續深化州委、州人民政府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楚雄高新區升級轉型領導小組工作機制,繼續堅持1名州委常委、1名州人民政府分管副州長掛鉤聯系高新區工作制度,繼續堅持州級部門定期會商研究解決高新區重大問題的工作制度。
保障二
強化責任落實
履行黨建引領促進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主體責任。建立完善并落實容錯糾錯機制,實行盡責免責、失責追責。對違法違規的決策,進行終身追責。
保障三
抓實項目推進
建立完善高新區爭先進位、提質增效三年行動項目儲備庫及年度重點項目建設清單。強化項目前期論證和風險評估。加大項目前期工作經費的財政預算支持力度。建立高新區重大項目調度機制。
保障四
強化督導落實
完善工作督導機制,實行“一季一通報、半年一評估、全年一考核”制度。對工作責任不落實、重大項目推進不力、造成安全生產和環境影響事故的單位和個人依法依規給予懲戒和追責,本單位在年度大比拼暨綜合績效考核評比中認定為不合格等次。(林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