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高新區以“新”換“興”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01-02 點擊:次
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頒發了2024年產業園區推進新型工業化典型案例。保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保定高新區”)在科技創新和數實融合兩個類別中脫穎而出。
這一榮譽不僅體現了保定高新區在創新和技術應用方面的卓越成就,也標志著其作為河北乃至全國的創新高地正在穩步邁向新型工業化發展的前沿。
保定高新區因何能獲此殊榮?
2014年,主持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大功率氮化鎵電子器件用大尺寸碳化硅襯底制備及外延技術研究”項目;2016年,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低壓碳化硅材料、器件及其在電動汽車充電設備中的應用示范”項目;2019年,承擔國家發改委“直徑6英寸碳化硅單晶襯底改造”項目……
前不久,河北同光半導體公司上榜《2024全球獨角獸榜》,成為河北省內4家上榜企業之一。
從“零”起步、勇攀高峰。說起跨入這一領域的原因,鄭清超直言是因為“不甘心、不服氣”。“我做節電器生產商時,第一代、第二代半導體核心技術被國外廠商壟斷,大部分關鍵元器件要高價從國外進口。”在同光半導體董事長鄭清超看來,半導體是信息產業的基石,而彎道超車的機遇就在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研發和制造上,“與其讓外國人卡脖子,不如自己干。”
于是,就在節電器公司做得風生水起時,鄭清超卻賣掉股份,扭頭扎進了第三代半導體核心材料碳化硅單晶襯底生產領域。如今,由于堅持走自主研發的道路,同光半導體已取得授權專利70余項,是河北省唯一一家能夠量產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單晶襯底的高新技術企業,碳化硅單晶襯底制備技術各項指標達世界先進水平。
搶占新賽道、蓄積新動能。除了布局第三代半導體,保定高新區積極布局氫能、數字經濟、低空經濟、生命醫療健康等新興產業,新舊動能轉換效應凸顯。
搭平臺擴招商 產業支撐力明顯提升
企業發展離不開平臺。該區制定《規上工業企業技術創新平臺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建立平臺培育庫,完善梯次培育格局。
數據顯示,1—10月,保定高新區技術合同登記228項成交額14.28億元,其中吸納京津合同30項成交額4.19億元;聚焦雙創大賽,強化項目落地,在第十二屆河北省雙創大賽中9個項目獲獎,高新區雙創大賽中8個獲獎項目7個注冊落地。
重點項目加快推進,產業支撐力明顯提升。2024年實施推進省市重點項目47項,總投資364億元,當年計劃投資25億元。1—9月完成投資22億元,投資完成率88%。其中,新開工項目10項,開工率100%,入統率100%,全市排名第一。
同時,擴展招商維度,高層次開展國際合作,與英國、韓國、加拿大、德國經貿合作組織和政企廣泛對接,通過歐健生物醫療集團等機構為國際醫療基地引入優質國際資源;組織赴德日主題招商活動,達成了與德國大健康聯盟、與日本Hope醫療福祉支援協會戰略合作等系列合作協議和意向;舉辦河北·魁北克·安大略健康產業對接會,聚焦康復科技、養老輔具、醫院及康養設備設施等方面的國際交流對接,助推保定與魁北克、安大略省合作交流。
截至目前,該區擁有國家級專精特新骨干“小巨人”企業1家,累計2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累計11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家,累計117家。
2025年,保定高新區將錨定向一流園區邁進目標,緊盯3+N產業體系完善和未來產業前瞻布局,圍繞“三區”建設,實施對標對表新版國家高新區評價體系計劃、多元創新場景創建計劃、營商環境優化升級計劃三項重點計劃,充分激發體制機制改革帶來的新動能、新活力,完善升級招商引資平臺、協同創新平臺、產學研合作平臺、高能級專業孵化平臺四大平臺,持續加大創新生態、營商環境、城市更新、民生事業投入,壯大戰略新興產業,大力培育智能制造產業,拓展數字產業應用場景,打造氫能產業生態,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為構建京雄保一體化發展新格局、為京津冀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先行區示范區建設作出新貢獻。(周亞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