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江之濱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創業“夢工廠”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4-29 點擊:次
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白水湖工業園內,一棟不起眼的倉庫內,隱藏著一家規模較大的網上二手書商城基地。這里堆滿了采購自全國各地的舊書,通過儀器掃描錄入電腦,再通過網絡銷售到全國各地。
2006年,南昌經開區高校園區內5名大學生拼湊出2萬元,創辦了一家專門針對舊書市場的“有路網”。10年過去,如今的“有路網”已發展為規模較大的網上二手書商城,有著200萬冊舊書庫存、80%的銷量、遍布全國大部分地區的銷售網絡,網上交易額每年穩定在4000萬元左右。從剛創業時不足60平方米的倉庫,發展到如今的6000平方米;5個人的創業團隊,已帶領出一支70多人的隊伍。
“有路網”的成功,只是南昌經開區創業“夢工廠”的縮影。
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靈魂,創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徑。以引進骨干企業、形成產業集聚為突破口,依托科技園、高校、科研機構及技工院校,南昌經開區積極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創業、創新活力,著力打造區域經濟新增長點。
搭平臺
政府高校聯動促創業
如今,成功打造出“有路”二手書商城的孫煌敏團隊,并沒有停下創業的腳步。
日前,在南昌經開區清華科技園的創新工場,孫煌敏和團隊正在專心致志地調試著他們新發明的產品——智能助力單車輪轂,取名為“呂步云輪”準備投產工作。
作為南昌首個高校畢業生創業孵化基地,江西清華科技園聚集了30余家大學生創業團隊。
南昌經開區人文底蘊深厚,有江西財經大學、華東交通大學、江西農業大學等17所高等院校、19所科研機構、6所技工學校,20萬技術性人才。
南昌經開區、高校、企業,三者聯動,共同搭建“眾創”孵化平臺。順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趨勢,南昌經開區陸續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搭建了騰訊青年眾創空間(南昌)、北大科技園眾創空間、清華科技園孵化基地、駐區高校創業孵化中心等眾創平臺。其中,清華夢工廠、江財眾創空間、99企業咖啡3家眾創空間通過國家科技部認定,將納入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的管理和服務體系;高校搭建一個社會、政府、學校、企業的平臺,引進優秀的校友企業,幫助大學生成為創新創業的生力軍。
騰訊青年眾創空間(江西)項目,是中國最大互聯網企業騰訊在全國重點城市的戰略布局。該項目落戶經開區后,直接將南昌市“雙創”工作與全國一類城市同時起跑,該項目將為萬名青年提供創業機會。該空間計劃提供1萬平方米的辦公樓給萬名青年創業。
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經成為南昌經開區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穩定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在打造創業服務平臺方面,南昌經開區著力扮演園丁、顧問、伯樂三重角色。特別是針對園區柔弱的“創業草”,南昌經開區甘做園丁,悉心澆灌,對創業主體在房租等方面能減免則減免。與此同時,引導創業主體積極與各類基金、風投、信貸對接,借力“財園信貸通”等已落戶的科技金融項目,為創業主體科技創新、技術改造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
添活力
創新機制體制改革
隨著產城融合的“硬”環境不斷改善,南昌經開區又將目光投向“軟”環境的建設,破解制約創新驅動發展的瓶頸問題。南昌經開區未雨綢繆,創新機制體制改革,通過構建充滿生機活力的創新生態系統,激發科技創新內生動力,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造良好氛圍。
江西中港實業有限公司的成功上市,是南昌經開區優化服務,推廣全程在線“管家式服務”機制的一個縮影。2014年9月,南昌經開區設立“企情收處”中心,對企業反映問題及意見、建議等進行收集、督辦,實現“進一家門、辦多家事”,堅持“企業大走訪”機制,與企業面對面交流,幫助解決企業實際問題。
2015年,南昌經開區啟動并完成了人事制度改革,不斷完善園區的服務功能,讓企業輕裝上陣,切實推進產業升級發展。
推行大部制改革,縮短管理鏈條。合理調整職能,精簡機構,機構數由整合前的15個縮減至11個,部門職能處室及下屬單位由原來的78個縮減至71個。打破人員身份,除黨工委、管委會班子成員外,對管委會機關及區屬事業單位在編在崗人員,實行了“三個分離”,即干部編內任職與崗位聘職相分離、檔案工資與實際薪酬相分離、干部人事檔案管理與合同聘用管理相分離,對原有人員身份等進行“封存管理”。
通過實行“雙向選崗”“公推競崗”“公開競聘”“雙向選擇”等方式,優化配置人員,考核結果直接與收入分配、干部使用掛鉤,徹底打破了“吃大鍋飯”的局面。
積極推進“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通過辦事程序的精簡和并聯,為企業和百姓辦事提供便捷服務。截至2015年底,經開區已為124家企業提供“三證合一”、為362家企業提供“一照一碼”服務。
全面落實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建立簡政放權、轉變職能的推進機制,在簡政放權的政策“綠燈”下,經開區幫助企業減負500多萬元,為企業辦理股權出質6件,實現融資15200萬元。
2016年1—3月,南昌經開區內資企業新增戶數216戶,同比增長52.11%;內資企業新增注冊資本170762萬元,同比增長128.81%;個體工商戶新增戶數322戶,同比增長 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