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開發區成京津產業轉移主平臺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7-28 點擊:次
日前,由省商務廳和北京市商務委員會共同舉辦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河北省開發區投資說明會在北京舉行。會上,河北省開發區與一批北京企業簽約,項目達22個,總投資額達245億元。
伴隨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深化,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承接北京產業轉移,將不符合北京功能定位、適于在河北發展的一些已有產業和新上項目吸引過來,補齊河北省發展不足的短板,成為當前一項重點工作。這一進程中,河北省的重點城市和開發區正在成為北京功能疏解和京津產業轉移的首選之地。
如何利用園區這個平臺,優化京津冀產業空間布局,同時推動園區轉型升級與創新發展;如何創新園區合作機制,更加精準地、持久地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成為各級政府特別是園區管理者關注和發力的重點。
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合理布局產業轉移
據了解,按照關于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總體要求,河北省強調產業轉移要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基本原則。省商務廳開發區處負責人介紹說,從目前來看,北京市已向河北轉移的產業,基本符合產業布局規律和國家產業政策,主要表現為——
重化工業和臨港型、加工貿易型產業向唐山、滄州沿海聚集。需要借助海港“大進大出”的產業,如鋼鐵、煉油、化工、石材加工、大型設備制造等產業,正在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曹妃甸經濟技術開發區聚集,在這些園區分別形成了“化工園區”“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石材加工產業園區”和“裝備制造園區”等。
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向廊坊、秦皇島及其他環首都地區聚集。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燕郊開發區、固安工業園區吸引了中科院、中關村、北大、清華等一大批高校、科研單位、高科技園區的分支機構或企業,發展起大數據、電子信息、航空航天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
傳統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向冀中南和冀東地區聚集。冀中南和冀東地區擁有良好的工業技術基礎和產業工人隊伍,在機械制造業、化工、建材、醫藥、家電、食品、紡織等方面具備傳統優勢,吸引京津相關行業和企業開展合作或入駐的大勢和格局正在形成。
大型批發市場和現代服務業向毗鄰首都地區擴散。北京的若干個大型批發市場、醫院、學校,由于吸引人口流量巨大,成為被疏解和分散的對象。目前,包括大紅門服裝批發市場、動物園服裝百貨批發市場、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等的批發市場商戶,正在向河北保定的高碑店、白溝和廊坊的永清等地逐步遷移。301醫院正在保定涿州建設后勤服務基地。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一批大學已在保定、廊坊和滄州的園區建立分院。
依托產業特點,創新多種承接模式
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一篇大文章。據省商務廳開發區處負責人介紹,在產業轉移、園區協同發展進程中,不同產業根據其特點、功能和發展規律,在河北省各開發區落地生根,呈現出多種空間創新模式。
位移模式:生產企業或市場整體搬遷到河北。主要出于生產經營成本的考慮,北京的一些企業或低端批發市場逐步向外整體遷移。目前,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在保定建立河北高碑店新發地物流園區,北京大紅門地區服裝批發市場、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分別向保定的白溝大紅門國際服裝城、永清開發區國際服裝城、固安大清河開發區國際商貿城、石家莊的樂城-國際貿易城搬遷轉移。
總分模式:總部——制造基地、總院——服務基地、總校——分校等。特點是生產或服務的總部保留在北京,在河北的園區建立生產基地、后勤服務基地或分院、分校。如北汽集團在黃驊經濟開發區建立的北汽集團華北(黃驊)汽車產業基地、北京現代在滄州經濟開發區建立的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滄州工廠等,都是產業基地型園區。301醫院在涿州開發區建立的301后勤涿州基地,則是以醫療保健產業為特色的服務型基地。北京的一些大學在河北省建立分院分校,使北京的教育資源與河北建立起總分關系。
孵化模式:科技創新——孵化基地——產業化基地。以北京的高科技園區和高等院校、科研單位為主,在河北省建立孵化基地、中試基地、生產基地。如中關村與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合作的中關村海淀園秦皇島分園,是河北省對接京津的首個綜合性高科技項目,涵蓋軟件、信息服務等。通過這種模式,北京的高科技園區和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將科技研發優勢與河北省的產業優勢相結合,實現協同創新。
此外,還有北京的園區利用成功經驗及有利資源,在河北再造園區的復制模式;按照“共建、共管、共享、共贏”原則,北京方面與河北的市縣、園區合作,在河北的園區內建設“區中園”,并成為北京市的“飛地型”園區的飛地模式;以及創建北京優質功能疏解區和創業宜居生態衛星城的新城模式等。
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精準對接勢頭良好
從“京津冀協同發展·河北省開發區投資說明會”上,記者了解到,目前河北省確定了承接京津產業轉移的60個重點經濟開發區,明確了各自的承接產業方向。
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河北省正在打造高標準、高質量對接平臺,加強產業配套能力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定向精準承接京津產業和創新資源轉移。其中,設在省轄市的開發區及靠近北京的開發區主要承接北京商務服務業向外延伸項目;設在各縣(市、區)的省級以上開發區,主要承接總部企業的生產基地項目。
精準對接,協同發展,在合作共建園區中,實現產業轉移和轉型升級,這樣的積極探索和成功范例已有不少:
北京市與河北省在唐山共建曹妃甸(北京)協同發展示范區,已得到首鋼等諸多京企和大型駐京央企的青睞。北京市有關方面與滄州渤海新區共建北京生物醫藥產業園,總投資100多億元,數十家生物醫藥企業集群入駐。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與河北永清經濟開發區合作共建北京亦莊·永清高新區,規劃再造一個“新亦莊”。
北京中關村海淀園在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秦皇島分園,目前科技孵化器和留創園項目活力十足。
北京現代汽車第四工廠在滄州經濟開發區設立汽車產業園,帶動了汽車配套產業加速聚集。
北京總部企業在張家口的張北經濟開發區建設大數據產業園,吸引了阿里巴巴、賽爾網絡等一批名企,富士康、惠普、中國銀聯等企業也已開始關注和對接,項目總投資已超過800億元。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全省省級以上經濟開發區承接京津產業轉移項目443個,其中來自北京項目378個,總投資額5584億元,投資超億元項目359個、超50億元項目20個、超100億元項目11個。今年一季度,河北省開發區與北京方面洽談合作項目172個,總投資129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