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陽開發區:加強產業規劃,規范開發區項目布局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8-30 點擊:次
開發區是江蘇省宿遷市各縣區經濟發展的增長極。不少開發區的經濟總量已是當地的“半壁江山”,有的開發區稅收已在當地“三分天下有其二”。
然而,筆者在調研時發現,宿遷市的一些省級、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由于歷史的、主客觀的原因,加上多年的累積,項目布局仍然存在食品保健與鋼鐵化工企業為鄰、紡織服裝與木材加工相伴等搭配混亂的狀況。不協調、不合理、不科學的項目布局現狀,制約著園區轉型、產業升級的步伐,成為園區生態環保、土地集約、科技創新、擴大產能的一大瓶頸,影響了園區形象。
開發區的項目猶如一盤棋子,每步棋子走得好,勝利在望;每個項目布局好了,園區產業形態就愈加凸顯了。
以產業規劃為引領,提高項目布局的針對性。按照開發區確立的主導產業,以產業規劃為引領,統籌做好園區產業的分類規劃,讓客商和招商人員都清楚什么類型的項目,就該落戶在什么產業園內,從項目選址開始,嚴格規范項目布局。除一個項目一個產業園的“頂天立地”大項目“一事一議”外,其他項目都要服從于園區的整體項目布局,確保開發區各類規劃的強制性和嚴肅性,走出“一任領導一任規劃”、“規劃圍著項目轉”等怪圈。
以招商引資為龍頭,增強項目布局的集聚度。產業集聚,首先需要項目集聚。對新招引的項目要進行科學甄別,合理引導其進入電子信息、紡織服裝、生物醫藥、裝備制造等產業園。對先期落戶園區的“五小”項目,加快建立項目淘汰機制,可進行集中連片的清理,為大項目提供用地保障,節約集約利用好每寸土地。對沿主干道兩側的停產、半停產項目,盡快實施“退二進三”方案,科學布點鄰里中心或物流、商業服務網點,為園區企業和職工提供生產生活服務。
以基礎設施為載體,促進同類項目的資源共享。裝備制造、紡織服裝、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不同類型的項目,對園區的水、電、熱、氣、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有不同的需求。園區項目空間上的合理布局,有利于充分發揮園區的基礎設施的功能,有利于提高項目的承載能力,有利于節約企業的生產成本。
以生產要素為紐帶,促進同類項目相互協作,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勞動力、人才技術、管理經驗等生產要素,是企業發展的活力所在、后勁所在。同類型項目、企業的集約集聚,不僅可降低園區對不同企業用水、用電的資金投入,減少不同企業因用水、用電、排污、噪音等影響生產而發生的“鄰里糾紛和矛盾”,還可促進企業之間人才技術、管理經驗以及科技創新成果的相互交流、共享共贏,有利于企業間的產品配套、互利協作,加快產業集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