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開發區:傾力打造“千億產業園”
來源:未知 日期:2016-10-10 點擊:次
德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緊緊圍繞“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奮力實現‘五個走在前列’”目標,按照“工業新城、城市新區”的總體部署和發展目標,傾力打造“千億產業園”,實現了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2015年,德陽經開區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09億元,財政總收入34.7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量由2010年的53.8億元增至125.3億元,年均增長18.5%。
加速產業集聚 推動產城一體
近年來,德陽經開區擁有一批以二重、東方電機、東方汽輪機、東方鍋爐等為代表的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重裝制造企業,引進、培育和發展了一批以英杰電氣、耐特閥門等企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裝備制造企業,形成了以先進裝備制造為核心的優勢產業集群。截至2015年底,95家規模以上裝備制造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27億元。
道路、管網、電力、通信、能源等公共設施骨架網絡初步形成。廬山南路、金沙江西路、沱江路、嘉陵江路、泰山南路、華山南路等區內道路不斷完善,道路總長40余公里。給水能力達到了8萬立方米/天,供水管網總長約30公里,排水處理能力達10萬噸/日。基本普及天然氣。電力保障能力不斷增強,有1座220kV五里堆變電所、2座110kV變電所,架設供電主線路長約22公里。電話、網絡、電視、廣播實現全覆蓋。
同時,德陽經開區不斷擴大開放合作,“十二五”期間,招商引資到位資金累計達568.3億元,5億元以上項目28個。區域合作不斷深化,依托國際投資貿易會、西博會、南亞經貿合作會等活動平臺,大規模實施“走出去”與“引進來”戰略。與周邊市縣的產業合作不斷加強。經開區在做強“千億產業園”的同時,狠抓城市提檔升級,產城一體初見成效。隨著第二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金融保險、工業信息設計、總部經濟、科技研發等生產性服務業加快發展,對工業經濟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城市形象大幅提升,完成綿遠河西岸生態整治工程,建成我省首個生態工業園區。通過大力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棚戶區改造和老舊小區改造,供水、供電、通訊等基礎設施的綠色化、循環化水平不斷提升,生產生活環境不斷改善,園區承載力不斷增強。
發揮區位優勢 打造特色產業園區
德陽經開區裝備制造業優勢凸顯,德陽的發電、冶金、大型石油化工等優勢特色裝備主要聚集在德陽經開區,產品規模大、市場占有率高,其總產值分別占德陽經開區和德陽市規上裝備企業總產值的七成和三成左右。關鍵技術領先,以二重、東方電機、東方汽輪機、東方鍋爐等為代表的大型骨干企業,和以東方阿海琺、東電中型電機、耐特閥門等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企業,共同組成了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集群,已成為國內最重要的水電、火電、核電、風電、天然氣發電、太陽能發電等“六電”并舉的裝備制造基地。新材料產業初具規模,多數產品和技術已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部分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
同時,園區位于成德綿經濟帶,南距成都42公里,北距綿陽48公里,區位優越,交通便捷。成綿高速公路、國道108線、旌江大道貫穿境內,寶成鐵路、成綿樂城際鐵路傍區而過,成德大道、中金快速通道、廣青公路等德陽對外道路建成通車,形成集高速、國道、鐵路、城市環線、干線等多樣化、立體式的交通系統。與空港、水港高效連接,可快速直達雙流國際機場、綿陽機場、樂山港、瀘州港和重慶港。
通過“十二五”時期的努力,德陽經開區已是全國首批“國家新型工業產業化示范基地”、聯合國“清潔技術與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國際示范城市”掛牌園區,是四川省招商引資承接產業轉移優秀園區和重點培育的特色產業園區。在未來經濟增長中,裝備制造與新能源的結合將成為最具前瞻性的朝陽產業,中國能源裝備產業將迎來調整與振興的良好機遇。德陽經開區作為重要的裝備制造業基地,裝備產品日趨成套化、重型化,布局也日趨國際化、集聚化,優勢十分突出,在與國際國內企業合作中,存在巨大的市場開發潛力。
此外,園區科技優勢不斷增強,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3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4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5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9家,英杰電氣、利通機械、威卡自控、東鋼鋼繩、東方卓越等高新技術企業均已成為各自領域科技創新的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