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經開區:新舊動能轉換背后的探索與創新
來源:未知 日期:2017-06-27 點擊:次
處于工業經濟最前沿的開發區,如何推動傳統產業加速轉型?在新一輪經濟發展大浪潮中,如何引入新經濟?如何實現傳統產業“以新帶舊”?
在上饒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新舊動能正在有序轉換,傳統產業與新經濟正在有力接續:以“兩光一車”(光學、光伏、汽車)為重點,上饒經開區加快鳳凰光學、 晶科能源、上饒客車等老牌企業的轉型升級,以新技術、新模式推動“兩光一車”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以物聯網、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等為代表的新經濟正在 加快布局;以金融政策改革、行政效能全面提升等系列自我革新,促進眾多項目的快速落地、生根發芽。
有中求新 以新帶舊
一只“鳳凰”涅槃背后的新舊動能接續
基本實現自動化的鏡頭生產車間,僅生產設備投入就達1個億;塑膠鏡片成型車間里,最先進的智能化設備實現高精準的產品制造……這是鳳凰光學股份有限公司內的幾個場景。
幾年前,這樣的智能制造場景,對鳳凰光學而言卻是難見到。
“光學冷加工技術門檻低,市場競爭處于白熱化,二三線企業為生存不斷降低產品價格,人工等成本卻不斷上漲,鳳凰光學如何闖出市場新路?”這些問題一度困擾鳳凰光學股份有限公司的決策者。
作為一家有著50年歷史的光學儀器生產企業,鳳凰光學是上饒“老字號”的龍頭企業之一。在市場浪潮沖擊之下,如何讓“老樹”再開新花?上饒經開區在上饒市全力支持下,凝聚多方力量,協助企業與中電海康集團進行戰略重組,向高端光電子產品轉型,并將涉足新領域。
如今,海康上饒智慧物聯網產業園正全面推進,在中電海康支持下,一批光學、光電子新技術和高端人才,正隨著新項目的落地逐步從杭州 “搬”到上饒。
鳳凰光學的“重生”,是上饒經開區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
在新經濟浪潮之中,如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上饒經開區沒有選擇“以新代舊”,而是選擇“以新帶舊”。
除了引進資源進行戰略重組帶動“老字號”發展,上饒經開區還進一步推動產業集群集聚發展,完善產業鏈,以新技術、新模式帶動傳統企業升級。
上饒客車是上饒本土工業品牌,已經走過了半個世紀。今年6月2日,博能上饒客車有限公司年產2萬輛新能源商用車項目在上饒經開區開工建設,這標志著上饒 客車邁進現代化、智能制造的新時代,徹底終結上饒客車半機械化半手工制造的歷史,推動上饒客車產品由過去的中低端向高端和新能源客車轉型升級。
“一個龍頭企業的轉型背后,是一個產業的深謀遠慮。”上饒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張愛平說,為了發展汽車產業,上饒經開區引進了漢騰汽車、中汽瑞華和愛馳億維 等重大項目,以“4家整車制造企業、4家核心零部件生產企業、40家其他零部件配套生產企業”的規模,搭建起新能源汽車產業全產業鏈。
“一些傳統企業的技術落后了、產品過剩了、模式不行了,并不代表一個產業沒有生機了、龍頭企業就一定會走下坡路了。新舊動能轉換之中,不能簡單地用新項目 替代老項目,而是要在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中找到契合點。政府要做的就是幫助企業找出新路,讓傳統產業迸發新動能。”張愛平認為。
“三年之后,你們再來這里,那時的鳳凰光學將會呈現出全新的氣象。”站在即將動工的海康上饒智慧物聯網產業園前,鳳凰光學負責人頗有信心地說。
無中生有 以新補舊
一次搶占新經濟前沿的長遠戰略布局
“世界光伏城、中國光學城、江西汽車城”。近年來,上饒市緊緊圍繞這一發展目標,堅定不移地把上饒經開區作為全市工業的主平臺、主戰場、主引擎來打造,集中精力發展“兩光一車”,并取得明顯成效。按照規劃,未來幾年“兩光一車”將實現跨越式的大發展:
上饒經開區與光伏龍頭企業晶科能源達成“四年產能雙倍增計劃”,到2020年構建千億級光伏產業集群;
鳳凰光學在戰略重組后,力爭利用四年時間實現百億產值,并規劃建設三個光學產業中高端集聚區;
汽車產業以電動化、智能化新能源汽車為主攻方向,力爭四年左右實現“百萬產量、千億產值”。
“無論是產業規劃還是產業招商,‘兩光一車’都在朝著新經濟方向轉型,在原有產業上開辟新的市場藍海。”上饒經開區開放辦主任周勇劍說。
盡管“兩光一車”發展勢頭強勁,但上饒市也意識到傳統產業可能面臨的危機。為此,上饒市在上饒經開區著手培育和儲備一批新經濟的產業和項目。
瞄準新經濟產業發展方向,立足上饒市的產業優勢與特點,經過科學調研與精心謀劃,上饒經開區將新經濟發展目標鎖定在大數據、物聯網、生物醫藥等行業。
“從表面上看,除去與‘兩光一車’相關的,這些新經濟項目目前引進來的并不多,但相關部署一直在進行。”上饒經開區管委會主任助理陳圣洲表示。
一方面,上饒經開區投資20億元建設雙創科技城,已簽約中科院(江西)創新發展研究院產業化孵化基地、中科院云健康、蘇大天宮眾創等項目,即將簽約騰訊企點產業帶、中科納泰—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中潤普達新能源大數據交易中心等項目。
另一方面,去年9月以來,上饒經開區引進投資25億元的華芯集成電路項目、投資50億元的寧波一舟大數據硬件項目,以及大數據總部運營中心、裸眼3D項目、生物醫藥產業園等。“這些項目將成為引領上饒經開區未來發展的主要力量。”張愛平認為。
對新興產業而言,創新的動力與環境,是決定產業能否最終占據制高點的關鍵。為推動協同創新戰略,上饒經開區推動企業與科研院所加強合作。2014年,上 饒經開區在全市首創科技創新協同體,如今“政產學研用”一體化的良性循環體系正加快形成。同時,上饒經開區籌建了科技創新專項引導基金,建立了科技信息資 源共享服務平臺,設有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3個,國家級技術中心1家,擁有博士、博士后40人,國家“千人計劃”2人。
“在政府部門幫助下,我們聯合國內外知名公司和國內頂尖高校,開展協同創新,讓我們的產品能走在技術最前沿,能掌握到新能源汽車領域最新技術。”漢騰汽車常務副總經理王根黨說。
“過去,上饒經開區什么都想做,卻什么都不強;現在,得益于上饒市委、市政府的科學決策與部署,我們集聚‘兩光一車’產業集群,豎起產業發展標桿,不少 項目主動找上門來,但我們卻不輕易引進門。”張愛平說,一個產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需要地方政府用一股韌勁來推動。這個過程是痛苦的,但認準了,等得 起、守得住,就能最終打開局面。
“追逐新經濟浪潮,我們也會‘一張藍圖繪到底’。”張愛平表示。
一抓到底 精準服務
一種政府效能改革的安商助商之道
有一組數字能反映出上饒經開區對投資者的吸引力:2016年9月以來,開發區成功引進產業項目46個,總投資485億元,相當于前七年引資的總和;今年5月26日,總投資109億元的21個項目集中簽約。
在這些項目里,不乏一些沿海大企業、頂尖人才團隊項目或擁有核心技術的高端項目。他們,為什么選擇這里?
無論是產能已達全球第一的晶科能源,還是快步踏上轉型道路的鳳凰光學、上饒客車,他們都曾面臨外地拋來的“橄欖枝”和“誘惑”。多年來,他們,為什么愿意留在這里?
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副總裁余木森講述了兩個故事:
2012年,全國光伏企業遭遇“雙反”危機,晶科能源資金鏈一度高度緊張,政府幫助企業發行8億元企業債券,并通過上饒市城投公司進行擔保,還免除了晶科720萬元的擔保費;
幾年前,外省某地給出非常誘人的優惠政策,想將晶科能源“挖”走。晶科向上饒經開區坦陳情況、說明困難。獲悉情況后,上饒市和上饒經開區政府及時行動, 幫助企業解決了實際問題,讓其安心經營。“因為感受到政府對企業真誠、周到的服務,我們決心在這里扎下根。”余木森說。
“一切為了企業,為了企業的一切。”在上饒經開區管委會辦公樓里,醒目的標語在LED大屏上閃動。“這是我們對企業的承諾,也是我們開展一切工作的落腳點。”上饒經開區行政服務中心賴德禮說。
他介紹,項目一旦簽約,經開區會在三天之內成立項目“五人行小組”,由一名縣級領導主導,招商、安商、建設、政法四個部門各一名成員共同組成,不僅負責項目的落地,還負責解決企業之后發展過程中的需求。
在上饒經開區,每個項目組建微信群,從開發區領導到具體項目負責人、從企業負責人到企業對接人全部進群,企業提出的問題要求“秒回復”。
從全程代辦到超時默許;從“五人行小組”到“秒回復微信群”,上饒經開區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實現項目建設全程精準服務。
創新,需要“先行半步”,在企業視為生命血液的融資領域更是如此。在上饒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上饒經開區大膽探索金融支持企業發展的新辦法、新路徑。 除了成立產業引導基金,經開區還成立產業投資基金,與企業風險共擔。據介紹,上饒經開區出資40億元,設立相關產業投資基金,帶動銀行和社會資本446億 元。這些基金還根據項目需要成立項目子基金。
“金融活水”不僅針對大企業、大項目,更著眼于整個產業。為解決晶科能源上下游企業的融資 問題,經開區與晶科能源合作成立金源租賃公司;為支持汽車產業中小企業發展,經開區與漢騰集團合作成立漢騰小額貸款公司;為緩解使用“財園信貸通”企業到 期還貸的壓力,經開區正籌建兩家轉貸公司。
面對“主營業務收入四年奮戰2000億”的目標,上饒經開區的干部職工有壓力。“預計今年上 饒經開區的主營業務收入才過1000億元,未來等于要用三年時間再造一個‘上饒經開區’。”張愛平說,但他們也有信心,因為產業的集聚效應已經顯現,新舊 動能的轉換正在加速,追趕新經濟、迸發新動能的局面已經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