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經濟開發區:創新三種模式 加速新舊動能轉換
來源:未知 日期:2017-06-27 點擊:次
近年來,淄川經濟開發區堅持實施“精準轉調、精細化管理”雙精戰略,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經濟發展環境進一步改善,新舊動能轉換不斷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嶄新格局。先后被授予“中國綜合實力百強開發區”、“中國科技創新示范開發區”、“中國產業園區創新力百強”、“山東省最佳投資園區”等榮譽稱號;獲批了“國家級新能源產業基地”、“山東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等。被列為山東省體制機制創新試點園區之一,在山東省137家全省省級開發區發展綜合評價中列第7位,淄博市省級經濟開發區第1位。
“外引”+“內扶”做大總量。圍繞汽車及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依托唐駿歐鈴、雷帕得彈簧、火炬能源、金城醫藥等龍頭企業,大力開展產業招商、以商招商。截止目前,新開工硅元泰晟高品質氮化硅粉體及氮化硅制品項目、祥龍測控煤礦自燃火災云監控中心項目、泰展機電年產500萬套機電配件生產組裝等4個項目,簽約鋼研院高鐵車輪項目、鋼研新材料研究院、新星海爾物流園二期等6個項目;積極開展一線工作法,完善項目掛包責任制,突出重點,全力攻堅,狠抓項目質量、建設進度。
“轉型”+“創新”提升質量。制定產業發展規劃,立足現有產業基礎,明確了產業定位,確立了產業發展方向,重點發展汽車及高端裝備制造、新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四大特色主導產業,重點突破生物醫藥、新材料兩大戰略新興產業,打造500億級產業集群。積極打造科技創新平臺,被授予省級創新創業公共服務平臺、淄博市中小企業創新示范基地,高標準建成高創中心一期、二期,齊魯云商、沃農資電商、毛豆科技、鐳澤科技等創新型企業相繼入駐;擁有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6家分站,院士工作站3家,上市上柜企業達18家,培養、引進泰山產業領軍人才、泰山學者、院士等各類高端人才20余人,國家省市級研發機構60余家,獲得國家和省市級科技類大獎30余項。
“服務”+“配套”揚優成勢。提升服務標準,堅持“項目為綱”,資源向項目傾斜,力量向項目集中,服務向項目集聚,用干部的責任擔當優化企業的發展環境。深化企業事務干部代辦制度,確保項目招的來、落得下、發展好,打造開發區招商引資“洼地”效應;形成了八縱九橫的道路格局,“四供兩排”設施配套到位。按照省級規范化標準建設九年一貫制學校,投資8億元建設區醫院西院,新建2處養老服務中心。完善物流配套,新星海爾物流公路港一期投入使用,二期項目占地660畝,打造“互聯網+供應鏈+物流金融”的綜合物流服務平臺,貴州茅臺集團將在此設立茅臺酒江北中轉庫,將是茅臺集團在埠外設立的第一家物流中轉庫。齊魯云商、般陽石灰石、聯合水泥等三大平臺投入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