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經開區 抓改革 釋動能 增活力
來源:未知 日期:2017-08-04 點擊:次
“入駐合肥22年來,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如何進一步提高效益,增強競爭力,是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 ”位于合肥經開區的日立建機 (中國)有限公司,是日立建機集團海外最大的挖掘機生產制造基地,在經濟新常態下,企業應變能力不斷增強,連續兩年躋身“合肥企業50強”和“合肥制造業30強”。公司負責人介紹說,政府的各項改革為企業發展注入了一股清流。
經濟體制改革是具有“牛鼻子”效應的領域。合肥經開區著力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內強體制機制,外增市場活力,推動了大批企業轉型升級,加快了園區新舊動能轉換,產業結構、增長方式進一步優化。
內優體制用好“指揮棒”
“體制強則經濟優。我們用好經濟發展這個 ‘指揮棒’,調節人員配置,優化部門設置。 ”經開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峰表示,經濟發展向體制改革要抓手,體制改革以經濟發展為導向,激發了內在動力。
為保持行政體制活力,經開區建立高效的用編用人制度,實行全員聘用制,3年一聘,合格者續聘。該區人事局局長劉干表示,“這些年因為考核不合格,解聘和低聘的干部都有,唯有讓想干事,敢干事的人上,才能更好服務經濟。 ”經開區推行政府購買服務,擇優引進第三方服務。 “讓專人、專職、專業公司干專門的事。 ”劉干說。
“以前一個項目大半年審核不下來,現在一個部門就解決了! ”經開區華霆動力的負責人滿意地說。
經開區的使命是服務經濟,部門設置也因經濟發展而“活起來”。采取“大統籌”的部門設置,積極構建“大經貿”“大招商”“大建口”等大部制“集群”,提高橫向辦事效率。奉行“小政府,大社會,大服務”理念,實行三級扁平化管理,提高縱向辦事效率。實行招商部門扁平化管理,區招商局成立14個中心,直接和現有傳統產業、新興產業掛鉤,拓展對外招商,效果突出。
外增活力找準“無形手”
“深化改革要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關系,讓市場這只‘無形的手’充分施展,是經濟新常態階段下爬坡過坎的外在動力。 ”王峰介紹說,經開區構建協同創新平臺,讓新動能培育和傳統動能改造協同發力、“雙龍取水”。
去年起,開展低效閑置用地、閑置廠房清理處置,改造“四大園中園”。“我們實行一片片改造提升,一家家制定方案,盤活土地和廠房資源,實現騰籠換鳥。 ”該區經貿局副局長張國樓介紹說,去年全區共盤活2112畝土地,今年正在推進5000多畝存量用地和50萬平方米閑置廠房的升級改造,為產業升級拓展了新空間,引進了哈工大機器人、清華啟迪科技城、海爾300萬臺滾筒洗衣機和150萬臺商用空調等多個技術領先、高附加值的產業項目。
敢為人先才能搶得先機。實行“績效評價+差異監管”,建立以畝均稅收、畝均主營業務收入、畝均利潤、研發創新等11項評價指標為主的綜合評價體系,委托第三方對全區155家規上工業企業和185家規下工業企業進行績效綜合評價,支持A類企業引領發展、鼓勵B類企業改造提升、倒逼C類企業提質轉型,實施差別化的供地、政策資金支持、融資和技術改造政策。
剛剛過去的上半年,該區25項經濟指標有22個實現“雙過半”,主要經濟指標穩開高走,基本“破10”運行,其中規上工業產值增長10.3%,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6%,戰新產業產值增長14.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5%,進出口增長18.4%。
合肥經開區向體制改革要動力、要活力、要能力,為在創新轉型升級中率先突破,成為新型工業化發展主引擎釋放出更多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