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經開區著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來源:未知 日期:2017-09-18 點擊:次
多年來,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始終遵循綠色發展理念謀劃區域發展思路,特別是秦皇島市提出“生態立市”戰略以來,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管委統一思想,將生態環境保護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拓展生態建設思路,制定、實行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著力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推動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綠色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廣。
打牢子孫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
在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西部,一條綠色長廊蜿蜒向南,這里綠樹掩映、風景別樣、繁花似錦、鳥語花香,這就是戴河生態園。百花亭、杜鵑亭、五亭廊、清香閣、湖光榭、米河橋……亭臺樓閣、水榭橋石,都有屬于自己的好聽名字,加上傳統的中式結構,讓游客置身其中,宛如鏡游。雖然起名風格總體以清新雅致為主,但有些也特意融合了當地地名。小米河頭村早先有一座橋,村民們都叫它“小米河頭橋”,戴河生態園深河段完工后,這座經過重新建設的橋就被命名為“米河橋”。“我們希望能保留下地方文化記憶,讓老百姓留得住鄉愁,在建設中方方面面都有這個意識,園林做出來才能有自己的文化韻味。”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城市發展局工程科副科長魏振義說。這里樹木繁多、百草豐茂,共栽植喬木、灌木、藤本、地被等百余種品種共6萬余棵,儼然一片處于城市中的茂盛森林。河道按照2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進行設計,同時還可解決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綠地灌溉用水緊張的問題。
2014年,戴河生態園榮獲河北省“人居環境范例獎”,成為秦皇島生態景觀的靚麗名片。現在每天傍晚,戴河生態園內游人如織,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他們于園中漫步,于景致前合影。村頭、門口就是美麗的園林,周邊百姓成了戴河生態園建設最積極的參與者,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華義莊村的趙桂香是戴河生態園的一名保潔員。“這里變化很大,卻絲毫不覺得陌生,感覺還有鄉村的印記。現在這里別提多熱鬧了,外邊人來了總說,你們這地方好哇!我聽了打心眼兒里高興!”趙桂香說。
泰盛商務大廈南側,藥馬坊水庫周邊環境整治工程已完成,新建公園已經具備開園條件。公園腹地的人工湖以祥云為形,水中生態已經恢復。雖還未對游人開放,數十只野鴨和白鷺等水鳥已先自行在這里建立了新的家園,正愜意地捕魚、滑翔。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城市發展局工程科工作人員張隆宇向筆者介紹,藥馬坊水庫本是用于蓄水和周邊農田灌溉,但由于年久失修,蓄水和灌溉功能已經退化,一下雨,不出兩三天,積蓄的雨水就全部外漏掉,基本失去了水庫的意義。如今,施工單位圍繞公園湖區做了1200米長的防水處理,并在建設過程中,對水庫的坑塘堤壩等原始風貌進行了保護和留存。張隆宇指著湖岸的“一品悠然”休閑平臺說,“原來這里有一個原始壩,我們在建設中保留壩體,周邊做好綠化和泊岸防水,將這樣的原始風貌都保存下來,可以最大程度容納雨水。目前湖區有充足水源,最高可儲存7萬立方米水量。”
隨著2010年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擴區增容,棲云山以它獨特的地理位置吸引著美麗的生態景觀向這里拓展,人氣向這里聚集。山的東麓,一顆秦皇島綠色生態發展帶上的璀璨明珠正蓄勢升起。2018年6月至10月,河北省第三屆園林博覽會將在這里召開,本屆博覽會將以“山海港城·綠色夢想”為主題,“生態、生產、生活”三生共融為規劃目標,著力打造一個精品薈萃、特色鮮明、設施齊全的現代園博園,展示當代園林建設科技水平和藝術成就。據了解,未來棲云山片區將在建設第三屆園林博覽會和實施棲云山生態修復工程的雙助力下,被打造成為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乃至秦皇島市的“生態綠核”。
山水林田湖本就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放眼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沿秦皇西大街自東向西行,開放廣場、翔園、森林體育公園、展園等公園廣場相輔相成,藥馬坊水庫周邊環境整治工程、戴河生態園等園林景觀盡顯大美氣象,道路兩側狹長綠化帶及綠地公園提升路邊風光。以人為本是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生態文明建設永遠的追求。據了解,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今年要在已建成的各類景觀的基礎上不斷加強道路兩側沿岸整治和綠化提升,形成輻射全區的城市慢行系統,力圖以生態美吸引人,以環境好留住人,最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新動能
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數谷翔園內有45座獨棟建筑,均采用簡約設計風格,凹凸有致、開合有度,現代建筑美學的嚴謹精致彰顯于每個細微處。秦皇島數據產業基地標志性建筑——數谷大廈,在樓前噴泉的映襯下顯得時尚又不失莊重。占總面積35.7%的綠地空間讓每一棟樓都被綠色環繞,花園式生態辦公環境,讓入駐這里的企業員工在繁忙工作之余也能盡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從數谷翔園建成至今,這里已吸引了包括IBM三維互聯網技術平臺、北京大學(秦皇島)科技產業園、秦皇島(中科院)數據產業研發轉化基地、中興網信“智慧城市”北方基地等多個戰略性合作項目及40余家企業入駐,清華大學智能裝備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學環渤海生物研究院、天津大學環保研究院等一批國家知名科研院校也隨之而來。“我們之所以選擇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看重的就是這里的環境。良好的生態環境,對高科技產品推陳出新,對企業招工,對職工安居樂業都大有益處。”在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置業的秦皇島中科百捷信息科技技術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杜華明對筆者說。
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注重項目引進的質量和檔次,放棄了一批經濟效益誘人但有環保隱患的項目,積極引進低能耗、低排放、高科技含量的項目,維護生態建設成果。
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招商引資的一塊金字招牌。目前,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臺灣)、通用電氣公司(美國)、ADM公司(美國)、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豐益國際(新加坡)、甲骨文公司(美國)等一批2017年《財富》世界500強和產業龍頭企業的投資項目推動著這里成為秦皇島市項目建設的主戰場和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增長極。
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還積極優化發展結構,大力發展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等新興產業,給園區充填轉型發展的強勁動力,厚植綠色發展優勢。
新能源產業方面,在核電領域,哈電集團(秦皇島)重型裝備公司作為國內主要的重型燃機裝備試車、核島和常規島主設備制造基地之一,已承制我國首臺具有世界最高水平的AP1000核島蒸發器、我國首個核電出口產品“華龍一號”核電機組蒸發器、全球首個高溫氣冷堆蒸發器等核電產品10余臺,生產任務飽滿;在風電領域,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擁有集工藝開發、模具研制、試驗檢測、生產銷售和服務維護于一體的風能葉片生產基地,艾爾姆、中航惠騰等核心企業共擁有十幾個系列產品,葉片單機涵蓋250千瓦到6兆瓦,葉片長度從12米到61.5米,產品可應用于包括海上風電等在內的所有類型風機;在太陽能領域,作為國內太陽能光伏產業發源地之一,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聚集了瑞晶太陽能、中榮太陽能等十余家太陽能光伏設備和零部件企業,其中瑞晶太陽能先后研制開發了RDCY-Z系列全自動層壓機、RDC-Y系列半自動層壓機等產品,獲得多項專利證書,星源科技自主研發的高倍聚光光伏系統,實現46%的光伏發電轉換效率,達到當前太陽能光伏發電領域國際先進水平;在空氣能應用領域,今年年初,秦皇島貝爾基業環保設備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氫水燃料”及其配套環保鍋爐設備取代了開發區沙河小學、上徐各莊小學等15所農村學校的用煤炭燒鍋爐的取暖方式。秦皇島長豐太和新能源有限公司建立的全國首家互聯網+可再生能源供熱站在該市文精南里小區組網運營,供熱站以空氣為動力源、以電能驅動熱能轉換,替代了傳統燃煤鍋爐,居民室內溫度由原來只有15攝氏度到現在最高可達25攝氏度,解決了老舊小區冬季采暖問題。
節能環保產業方面,由鷹領航空高端裝備技術秦皇島有限公司研發成功的國內首套海洋溢油應急吸附清理裝備,突破了高效浮油吸附材料應急準確投放的世界技術難題,對我國應急處置海洋溢油污染、保護海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其中由公司自主研制成功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效吸油袋,以膨化石墨為原料,具有極強的疏水親油性能,浮油吸附速率和吸附倍率高于標準吸油氈近3倍。該吸油袋吸附浮油后可回收,經再生處理后可制成高端自潤滑材料和高壓密封材料,從而實現了資源循環利用。此外,秦皇島首創思泰意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環保領域的明星企業,其自主研發的微米級干霧抑塵裝置多年來被廣泛應用于道路和大型工程項目施工現場;云立方(秦皇島)科技有限公司的環境空間優化系統多次助力秦皇島國際馬拉松,為社會大眾創造“室外空調”;2016年5月,秦皇島海綿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出國內首臺套正滲透垃圾滲濾液處理設備,該設備可自發將垃圾滲濾液或者污水中的純水吸取過來,進行分離,與傳統依靠高壓驅動的反滲透處理技術相比,正滲透技術具有低能耗、零排放等優點,經過處理的水主要用于工業生產;2016年10月,天津大學環保研究院自主研發的船型固化載體微生物發生系統投放到森林體育公園附近的小湯河,使得小湯河西支流水體中氨氮和COD等指標大大降低,改善了該區域水質;近日,萊特流體公司自主研發的貝恩特技術纖維化污泥球反應器成套技術,可實現對基本生產生活污水、有機污染物的有效處理,已經在福建等地獲得了成功應用……
重生態、重革新,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一批環保型企業在各自領域建樹頗豐,一批創新環保技術提升了群眾的生活品質。
用制度體系守護青山綠水
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用制度建設構筑生態屏障。
良好的發展環境源于高標準的管理。作為通往國際市場的“綠色通行證”,ISO14000標準是一項旨在規范各類組織的環境行為,促進組織節約資源、能源,減少和預防污染,提高環境管理水平,改善環境質量,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系列綜合管理型國際標準。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于2001年成為全省首家、全國開發區第6家“ISO14000國家示范區”,目前已經完成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第5次換證審核工作。先進的管理理念和體系深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深刻影響著全區經濟發展路徑,使綠色發展成為全員一致的行動,也將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未來發展牢牢焊接在了綠色生態的軌道之上。
治水,垃圾不入河,綠水繞村郭。天藍、地綠、水清,行走在戴河生態園,宛如世外桃源。戴河生態環境的變化,是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落實“河長制”后河流生態環境改變的一個縮影。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按照“一河一長、分級負責、屬地管理、條塊結合、全流域包干”的管理體系,實行包河到人,確保每條河、每個河段都有人管理,有責任人,為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提供了保障。
壓煤減排,構筑“開發區藍”。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項目審批實行“環保一票否決制”,嚴格控制建設項目污染物新增排放量。針對“散亂污”工業企業污染問題,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展集中整治行動。為打造潔凈的道路、城區環境,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強建筑工地揚塵治理,區建設規劃管理局開展對全區備案監管的在建工程進行拉網式大檢查。
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還開展了不達標車輛集中整治行動、農村清潔供暖集中攻堅行動、劣質煤流通集中整治行動等,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打造潔凈、亮麗開發區環境。
產業與環境相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力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構建綠色產業體系和空間格局,著力建設天藍、地綠、水凈的幸福家園,一幅青山綠水、壯美畫廊的生態文明建設美好圖景正在有序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