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開發區領跑東部“雙創速度”
來源:未知 日期:2017-10-12 點擊:次
創業創新,向東看。隨著杭州的不斷擴大,擁江發展之延續,越來越多人關注這片最美下沙灣區,走進下沙的創業園、孵化器,火熱的創客氛圍仿佛讓人置身于美國舊金山硅谷、德國的埃爾朗根。
昨天,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杭州市人民政府承辦的2017“創響中國·杭州站”活動在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下沙)大創小鎮正式啟幕,以“1+5+N”模式推出一攬子的精彩活動。
據悉,“創響中國”是一項激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進一步推動雙創工作蓬勃發展的全國性巡回接力活動。杭州站啟動“圈點”下沙大創小鎮,無疑是近年來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領跑東部“雙創速度”的一次有力印證。
快速起跑——構筑“4+1”創新型產業體系 目標千億高新技術產值
在昨日的“創響中國·杭州站”啟動儀式現場,中肽生化展出的一個個看似簡單無常的小儀器卻被圍得水泄不通。
“這臺儀器可以在三分鐘之內通過血清來分析心梗患者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心肌梗塞,讓醫生進行快速反應。”中肽生化負責人告訴記者,測試快而準的秘訣就是因為采用了多肽作為診斷試劑。
扎根下沙,從零起步。中肽生化經過十多年發展,以年均兩位數的速度保持快速發展,躍居為全球排名前三的肽產業研發和生產商。就在昨天,全球知名多肽藥物研發企業領袖、前FDA官員和專家、知名生物醫藥領域天使投資人、投資機構也齊聚下沙,聚焦國際多肽行業最新研發趨勢,集中展現全球最前端多肽臨床藥物進展。
從一家初創企業發展到具有強大研發和市場競爭力,擁有兩名“國家千人計劃”和7名“省級千人計劃”專家的國家級高新企業,中肽生化是杭州經開區大力扶持創業創新,結出豐碩成果的一個縮影。
據悉,目前經開區已建立起以生物醫藥、信息經濟、高端裝備制造等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體系。累計引進或培養“國千”、“省千”及“市521”等領軍型人才達111名,海外高層次人才創辦企業累計達170余家,其中產值上千萬企業36家、產值上億元企業7家。2016年,全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達到47%,新產品產值保持20%以上增長,創新型經濟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接下來,經開區目標直指千億規模的高新產業產值;由1個千億級的高端裝備制造業、3個五百億級的生物醫藥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以及高端服務業構成“4+1”創新型產業集群初步成形,智慧產業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到2019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將達到57%,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
默契接棒——區校“資智”深度結合培育“雙創”新生力量
十年前的徐琦背著書包來到下沙開啟大學之旅,十年以后他創辦的公司已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創業六年,徐琦和他的杭州麥撲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從手繪下沙地圖起步,把旅游城市的人文風景、歷史文化、建筑風格、通過以手繪的形式,進行生動形象的展現。并逐步實現通過線上手機平臺結合GPS導航系統,構建出一個圖、文、聲、形并茂的介紹智慧景區的平臺。建立一個全新的旅游手繪導向系統理念,為自助游游客,量身打造一個全新的旅游新體驗。
這是國內最早一批專業從事高質量,個性化的旅游地圖指向系統的創新型企業,也是浙江省第一家專門從事手繪地圖項目的文化創意公司。
徐琦的成功離不開經開區與高校的深度結合,“學業+創業”雙導師培養模式,允許學生獨立創業、合伙創業或者在導師的指導下創業,建立創業業績與學分掛鉤的新機制,從而引導大學生成為創新創業的新生力量。
目前,經開區已建成各類雙創平臺(園區)30個,累計200萬平方米,包括4家國家級高科技企業孵化器、8家省級以上眾創空間。累計引進高層次人才974名,“國千”、“省千”、“市521”等領軍型人才102人,浙江省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4個。
智匯大學城,創響東部灣。杭州經開區擁有全省最大的高教園區,“智力”不凡。日前,浙江省教育廳與杭州經開區簽訂共建浙江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協議,打造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建立高校大學生創業項目與資金對接交流的渠道和平臺,在實體基地建設的基礎上,同時建設省高校大學生創業網絡平臺,實現線上線下為大學生創業項目提供項目展示和投融資服務。
彎道超越——雙創建設拓展新平臺雙百工程集聚發力
今年,杭州經開區以打造大創小鎮、生物醫藥小鎮為依托,加快實施平臺建設、人才集聚、企業培育、金融支撐和協同創新等五大“雙百”工程,持續完善雙創生態、增強雙創實效,加快創新驅動、轉型升級。
比如,設立100億元規模財政、信貸專項扶持資金,用于支持大眾創新創業、科技成果轉化、智能制造與信息化融合、互聯網+、創新環境國際化等重點領域。設立總規模為50億元的雙創“母基金”,形成從孵化-種子-天使-創投-股權投資-并購等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股權融資體系。
“這里可以稱之為創業者的‘天使之城’——只要你有好項目,就不缺天使投資,更不用說豐富的資源和政府支持。”徐銘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杭州經開區創業期間,基本沒有為資金發過愁。
捷諾飛作為中國生物3D打印的領導企業之一,在生物3D打印裝備、3D打印活組織和藥物篩選等領域確立了專業技術和市場領先地位,公司生產的3D打印機占國內近50%市場并銷往海外,獲相關專利96項。2017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中,捷諾飛是本年度入選的唯一一家生物3D打印技術公司,獲超千萬元的資助經費。
受惠于經開區的金融政策,一批批像徐銘恩博士這樣的高層次人才在下沙創立公司,開啟人生與事業的新版圖。
為搭建雙創平臺,實現彎道超越,經開區“雙百”的大手筆,正成為杭城創客乃至全球創客聚焦的熱點。
全力沖刺——擁江發展抓機遇轉型打造全國示范區
今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設第二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的實施意見》,杭州經開區成功入選第二批國家雙創區域示范基地。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杭州市提出“實施擁江發展”新戰略,擁有14公里最美江灣線的杭州經開區迎來轉型發展新機遇。
經開區將緊抓擁江發展新機遇,爭做轉型升級“尖兵”,力爭在2019年實現六個“一流”——
構筑一批一流平臺,集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科創園、特色小鎮為一體的綜合性創新平臺體系基本形成,總規模達到200萬方。
集聚一批一流人才,新增國家“萬人計劃”、國千、省千等領軍型人才100名以上,新增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70個以上。
打造一批一流產業,由高端裝備制造業、生物醫藥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以及高端服務業構成“4+1”創新型產業集群初步成形。
引育一批一流企業,“頂天立地”的創新型領軍企業、“專精特新”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和“鋪天蓋地”的雙創企業集聚集群發展,國家高企和科技型企業數量“翻一番”。
提供一系列一流服務,全社會雙創投資超過500億元,“5+X”人才科技創新政策體系更加完善,“最多跑一次”改革走在全省前列。
建成一批一流配套,一批重點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和重大公共民生項目建成投用,城市配套更加完善,環境品質全面提升,國際化新城區形象顯現。
“努力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潮中走在前列、勇立潮頭。”杭州經開區將朝著打造中國制造2025示范區、國家級開發區轉型升級示范區、全國區校雙創合作示范區、國際化產城融合發展示范區,奔競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