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融資體制體系改革
來源:未知 日期:2017-11-21 點擊:次
隨著國家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場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區域投融資服務體系已成為區域競爭力尤其是開發區綜合競爭力的主要標志之一。一年來,漯河經濟技術開發區主動出擊,勇于改革,積極推動政府融資平臺市場化轉型,不斷完善多層次、多形式的投融資服務體系,有力地促進了城市建設和企業發展,為開發區跨越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推動了開發區經濟社會的快速健康發展。
加快政府融資平臺轉型
讓平臺活起來
“公司之所以能成功轉型,并做大做強,得益于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對政策的準確把握。”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發展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了解,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發展公司曾經作為政府融資平臺,主要代表政府舉債,已漸漸難以跟上新時代經濟發展的步伐。去年以來,開發區拿出先行先試的決心和勇氣,加快政府融資平臺轉型,探索市場化發展模式。開發區立足實際,將這一平臺轉換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國有公司,除政府之前投入的資金和已多年形成的資產外,開發區所有標房園區全部轉入投資公司,使投資公司優良經營性資產得到成倍增加。
強有力的改革推動下,投資發展公司積極進行市場運作,不斷提升盈利能力,開辟發展新天地。公司立足長遠發展,先后參與投資了天陽供熱項目、立達雙創孵化園項目、中鋼研藍寶石項目、進口果品批發市場項目等。同時,與農業銀行開發區支行首度合作,使用公司閑置自有資金對區內企業開展委托貸款業務,截至10月底,已累計向區內7家企業發放委托貸款41筆2.47億元,實現利息收入約1000萬元。市場化運作,在推動公司做大做強的同時,也增強了開發區區域發展動力,有效緩解了區內企業發展的資金壓力。
拓寬城建投融資渠道
讓城市靚起來
先后獲得銀行機構各類授信14.6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1.6億元;成功與上實融資租賃達成戰略合作30億元;與東興證券公司合作,成功獲批4.1億元企業債券,近日即將發行……這是開發區投資發展公司一年來取得的融資成效。
城市要發展,要提升品位,必須投入大量的建設資金。結合實際,開發區跳出坐等、坐要、坐靠模式,拓寬投融資服務思路,開辟出城建融資新天地。
一年來,開發區投資發展公司作為投資主體,先后建設了開發區路網及區間道路、中山路鐵路立交橋、中水循環利用、污水處理廠二期、中心公園等快速提升開發區形象的重大項目。投融資渠道的不斷拓寬,既保證了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又讓廣大市民受益,投資公司也有了很大發展,可謂一舉多得。
完善投融資服務體系
讓企業轉起來
“沒想到那么短時間就拿到了貸款,讓公司能準時投產。”談及漯河開小差食品有限公司投產前夕的情景,公司負責人閔權鹿感慨萬千。
閔權鹿講,當時公司投產在即,急需的設備款卻遲遲未到位。開發區金融辦了解這一情況后,第一時間上門,一家家跑銀行、談對接,半個月的時間幫他們成功申請到了1000萬元貸款。
變“看發展”為“促發展”,在推動政府融資平臺市場化轉型的同時,如何建立多層次、多形式的投融資服務體系,更好推動實體經濟發展,
是開發區一年來孜孜不倦的探索。
加強融資擔保機構建設,緩解企業融資壓力。對立達融資擔保公司(以下簡稱立達公司)這一國有融資擔保公司,增加資本金注入至1.5億元,擴大其擔保規模;支持立達公司由接受傳統的不動產反擔保擴大范圍到接受企業的機器設備、股權、應收賬款等;對區內企業降低收費標準,僅收取1.5%的擔保費和1%的保證金。一年來,立達公司先后為區內29家企業提供擔保34次,幫助解決銀行融資2.44億元,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積極創新銀企對接模式,實現銀企精準合作。變一年一次集中對接為一年數次適時對接,變不分企業層次、類別集中對接為分企業層次、類別對接,變銀行集中對接為單個銀行專門對接,變企業集中對接為單個企業專項對接。同時,將對接時間節點前移,變企業投產后對接為項目招引時對接。通過銀企雙方共同努力,形成銀企對接常態化,實現精準對接、精準服務,有效提高了銀行服務水平和效率。截至2017年10月底,各銀行類金融機構對區內企業投放信貸資金達60.7億元,其中中小微企業達37.7億元。
開發區還積極探索引導私募基金業發展,成立我市首家私募基金管理企業——河南隱陽匯金股權投資中心。中心作為發起人將發起設立產業發展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等,同時擔任該等基金的基金管理人,負責該等基金運營管理,在合理制約下的充分市場化運作下,整合社會資源,推動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發揮政府投資的引導作用,推動開發區企業培育與招商引資快速發展。
深入企業服務,幫助企業融資……無微不至的服務,不僅幫小微企業突破資金瓶頸,還將它們帶入加速發展的春天。在開發區,眾多小微企業享受到投融資服務“紅利”,步入發展快車道。
助推企業搏擊資本市場
讓企業強起來
“在我們公司進行股份制改造的過程中,區金融辦主動擔負起企業股改問題總協調的職責,一次次上門為我們解疑釋惑,在宣傳相關政策、對接中介機構、完善相關資料等方面,給予了我們強有力的支持和‘保姆式’服務。”回憶起漯河華瑞永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掛牌“新四板”的經歷,公司負責人王向云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企業上市一般都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可能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煩和困難。為扶持轄區優質企業盡快走向資本市場,進一步做大做強,開發區開辟綠色通道,以“保姆式”服務陪伴企業走過上市之前的每一步。今年10月,華瑞永磁在“新四板”成功掛牌,并獲得中原科創基金500萬元注資,實現了開發區企業在“新四板”掛牌和風險投資機構入股雙突破。
實體為本,資本為翼。目前我市僅有2家上市公司,近20年來無新增。開發區作為全市經濟發展的主陣地,率先于2016年11月出臺了《支持企業加快資本市場融資獎勵辦法》,規定在市級獎勵基礎上,對在境內主板、境外主板、中小企業板、創業板上市的企業,分別獎勵1000萬元、800萬元、500萬元、300萬元;對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簡稱“新三板”)、中原股權交易中心交易板(簡稱“新四板”)掛牌的企業分別給予60萬元、30萬元獎勵。同時,對于上市掛牌企業再融資、企業通過債券市場融資,按融資額0.5%獎勵,綜合獎勵扶持力度在全國絕無僅有。對在中原股權交易中心展示板掛牌的企業獎勵10萬元,組織企業家進行相關學習培訓,轉變企業家經營思維、發展理念,培育上市掛牌企業后備資源。通過加強目標引導、政策扶持、健全機制等措施,極大地調動了區內企業掛牌上市的積極性。今年3月底,區內企業在中原股權交易中心展示板集中掛牌9家,累計達到11家;“新三板”掛牌企業累計達到5家,以上均占到全市掛牌企業總數的一半以上。同時,雙建管樁公司已與推薦機構簽訂IPO協議,正式進軍主板市場;平平食品、利通橡膠、匯龍液壓等企業均在按上市公司的標準進行規范,擬適時簽訂IPO協議;另有數家企業正積極準備在“新四板”掛牌。
改革是時代潮流,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開發區在投融資體制體系改革、探索與發展的路上永遠不會停歇,必將邁出更加堅實、穩健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