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經開區:用生態綠加持工業競爭力
來源:未知 日期:2017-12-12 點擊:次
這幾天,一條西山城市森林公園景觀提升建設的消息在遂寧人的朋友圈傳開,引來無數點贊。這座位于遂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森林公園,是遂寧經開區推動“城市綠肺”建設的重要支撐。
沒有工廠林立的壓迫感,透著江南水鄉的清秀,在遂寧經開區36平方公里的建成區,電子信息、機械裝備制造、生物制藥等主導產業體系鑲嵌其間。以“生態+工業”為發展方向,遂寧經開區著力實現生態目標與經濟目標的雙重效益。
謀與動 搭起生態工業園骨架
在遂寧市城鄉規劃管理局經開區分局,高掛著一幅遂寧經開區總體規劃圖。規劃圖上大片綠色的連續延伸,引人關注。
“你看這些綠色板塊,不是孤立的,而是連片的,生態經開區的大骨架已經顯現。”遂寧經開區規劃分局局長劉官海說,在經開區工業規劃布局中,自然山體水系得以保留,依托自然山水脈絡,實現了各產業園區間的生態隔離。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對于經開區的發展來說,綠水青山彌足珍貴。”遂寧經開區黨工委書記李和平說,綠色發展將推動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平行向前。
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咬合點在哪里?作為持續拓展的城市新區,遂寧城市的綠色也同步在經開區工業園區蔓延。綠色產業和城市建設管理,已成為驅動經開區持續向前的雙輪。
今年,圍繞生態品質的進一步提升,遂寧經開區全面啟動“城市綠肺”建設,西山城市森林公園提升、濱江路水生態修復、象山路綠化景觀帶建設等多個項目同步推進,園區公共綠化率提升到40%以上,生態骨架將更為硬朗。
合與活 綠色制造激活產業新價值
臺灣志超科技是遂寧經開區引入的一家重點高科技企業。解決線路板生產中的重金屬廢水污染,是遂寧經開區給志超科技設下的一道門檻。
“變廢為寶,廢水也能賣成錢。”近日,在志超科技的廢水處理車間,企業負責人向前來考察的客商介紹起一件秘密武器。通過引入瑞思科環保科技公司,志超科技的重金屬廢水變成生產原料。廢水中的鎳、銅、錫等重金屬經過分離提取,成為重新供應市場的原料金屬。
實現生產系統的循環鏈接,在產業鏈持續完善的布局中,一條尋求上下游合力的綠色制造發展思路,在遂寧經開區逐漸清晰。
不僅是瑞思科環保的變廢為寶,高金、美寧食品引入的中水回用工程,新綠洲印染引入的分布式供能熱電冷聯產工程,以及即將實施的PCB廢棄物回收再利用工程,均通過合作伙伴的新加入,在實現工業廢棄物循環再利用的同時,激活了產業鏈的新價值。
遂寧經開區管委會主任唐統說,按照綠色產業園區建設理念,通過實施能效提升、污染減排、循環利用、產業鏈耦合等綠色管理,園區將全面升級成為企業綠色制造、園區智慧管理、環境宜業宜居的產業集聚區。
舍與得 生態綠帶來核心競爭力
2017年,遂寧經開區預計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10.58億元,實現10%的增長,而萬元GDP能耗和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預計將分別下降3%和4%。
“堅守生態本底,不等于不要工業。關鍵在于,發展什么樣的工業。”摒棄重污染與高能耗的煙囪工業,持續提升產業的科技含量。舍與得之間,帶來了經開區產業結構的換擋升級,更帶來經開區生態品牌效應的持續擴大。
7月23日,經開區第一顆0.25微米6英寸電子芯片在廣義微電子車間誕生。走進車間考察的沿海客商,好奇這樣一個高科技企業為何選擇落戶遂寧經開區?
“工廠使用的凈化水,可以達到99.9%的高純度,是這片好山好水的最大賣點。”廣義微電子總經理助理劉洋道出初衷,除投資環境的吸引外,企業投資方更看重的是經開區良好的生態本底。
生態綠,正成為經開區工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在空氣清新的園區晨跑鍛煉,是四川石墨烯應用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劉煥明在遂寧每天生活的一部分。今年3月,四川石墨烯應用產業技術研究院落戶遂寧經開區。半年多時間,劉煥明帶領的20余人科研團隊,已取得多項科研成果。
“搞前沿領域研究,靠的是高端人才聚集,工作和生活環境的品質如何,也是他們是否留下的重要因素。”劉煥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