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開發區:生態+特色釋放“綠色紅利”
來源:未知 日期:2017-12-19 點擊:次
初冬的江蘇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涌動著加快發展的熱潮:江蘇雙鹿電器有限公司智能冰箱產銷逆勢“飄紅”,預計年產量將達130萬臺,比去年增加40萬臺;江蘇東旭億泰智能裝備有限公司今年摘得4項國家專利,其主打產品宏/微觀光學檢測設備的技術水平已處于國際領先地位……最新統計顯示,今年1-10月份,全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同比增長17.9%,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46.5%,新批企業注冊資金額同比增長98.1%。
高新技術產業、新興產業成為拉動園區經濟增長的“強引擎”,是宿遷經開區秉承“產業生態化、發展綠色化”理念,推動生態與特色產業協同發展的真實寫照。“生態是宿遷的最大優勢,宿遷經開區將緊扣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這根主線不動搖,瞄準城市經濟增長極和產業集聚的示范區、轉型發展的示范區、對外開放的示范區‘一極三區’的目標定位,奮力探索富有鮮明特色的發展路徑。”宿遷市委常委、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張昊說。
走“生態+特色”發展之路,既是園區的自主抉擇,也是江蘇省委省政府、宿遷市委市政府的期待。今年上半年,該區境內“納稅大戶”“出口大戶”——江蘇東菱塑膠有限公司,因廢氣擾民未有效治理,被勒令關閉。宿遷市環保局經開區分局葛婷婷局長表示,對污染環境、工藝落后、產能落后的項目堅決“一刀切”,倒逼企業丟掉幻想,提檔升級、轉型發展。僅去年,全區取締、關閉各類廢舊塑料加工作坊、企業達976家;累計否決20多個投資項目,投資額最大的有10多億元。隨之,目前全區環保信訪量同比去年下降了10%以上。“今后,非綠色項目,不管投資多大,堅決擋在園區門外。”
“生態優先、特色發展”,從招商源頭抓起。宿遷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王瑞說,宿遷經開區圍繞高端化、智能化、產業化、綠色化項目,并將招商引資的目光重點聚焦在“強壯”“2+1”主導產業(智能家電、食品飲料、光電)上。今年1—10月,全區新簽約的33個工業項目中,大部分都是“2+1”產業關聯配套項目,主導產業的帶動效應愈發顯現。繼2002年娃哈哈率先入駐園區以來,蒙牛、康師傅、嘉士利、海天等20多家業內知名食品飲料及10多家相關配套企業陸續落戶宿遷經開區,從產業和行業發展趨勢看,這里將崛起一個千億級食品飲料產業。
同樣讓宿遷經開區引以為豪的是,其智能家電產業園已躋身省級先進制造業基地和中國家電產業基地。正在建設中的總投資36億元的格力大松生活電器項目,有望于2020年前全面達產,屆時年銷售100億元以上。格力大松生活電器項目將帶動另一個百億產業,“保守估計,鈑金、精加工、模具、模塑、包裝等配套產業也將形成100億元的產值規模。”宿遷經開區投資促進局副局長張軍說。如今,宿遷經開區的智能家電產業園已集聚了格力電器、雙鹿上菱、黃河電器、長潤電器等近30家整機及配套企業,初步形成“大中小齊全、上下游配套”的產業鏈條。
實現生態和創新“雙面繡”,聚力構建“轉型發展體系”。宿遷經開區加快整合智力和創新資源,構建“沒有圍墻的研究院”,推動園區企業轉型發展、轉換動能。經開區科技創業產業園負責人夏廣元介紹,科創園為經開區境內的每家企業都建立了“科技檔案”,實行“一企一檔”“一企一策”,可隨時為企業提供針對性的科技服務;科創園和上海大學共建技術轉移中心,聯手河海大學、宿遷學院等科研機構,設立薄膜檢測實驗室等13個專業實驗室,隨時為企所用。江蘇杰盛手套有限公司與南京工業大學合作,研發生產的食品級PVC手套,每年凈增1000萬元產值;江蘇嘉士利食品有限公司與江南大學聯合開發“餅干自動整理包裝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及裝備產業化”技術,一舉實現企業車間機械自動化,且從源頭上保障了食品衛生。目前,科創園已推動近百家企業與十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每年可為企業新增效益1億多元。
著眼于把宿遷建設成為江蘇生態大公園的大目標,宿遷經開區著力提升“四個能力”,即污染物收集、污染物處置、清潔能源供應和碳匯能力(森林吸收并儲存二氧化碳的能力或者數量);實施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十項工程”,重點對園林綠化、河道水系、道路街景、老舊小區、集貿市場等城市重點區域和點位進行設計、建設、提升,持續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全方位提升園區的內涵和品位。
三棵樹鄉是宿遷經開區所轄純農業鄉,也是建設生態宿遷的“生態大客廳”。鄉黨委書記馮丕樓告訴記者,正針對全鄉的空間、資源、產業重新布局,重點打造生態農業產業園、生態宜居新家園和生態環保創業園,致力在生態提升的基礎上實現產、鎮、景高度融合發展,推動全域實現向現代高效農業園區格局的靚麗轉身,把生態優勢變為富民優勢。
前不久,北京匯源飲料食品集團與宿遷經開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將投資100億元,在三棵樹鄉打造集游客集散、文化小鎮、運動娛樂、度假、康養、特色農業于一體的特色田園綜合體項目——匯源·農谷。該項目以桃為主要產業,建設萬畝桃園,拉長桃花、鮮果、桃汁、桃食品、桃木工業品、桃木家具等桃產業鏈,實現一二三產業有機融合,最大程度上釋放“綠色紅利”。
村民曹方林所在的三棵樹鄉三樹居將整體拆遷,村里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每畝土地流轉1000元。“村民會有穩定的土地租金收入,還能在家門口的農場、企業打工。”66歲的老曹坦言,這樣的好日子以前真“沒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