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經開區:建設全球知名先進制造業集聚區
來源:未知 日期:2018-03-16 點擊:次
聯寶電子年營收額突破500億元,撐起合肥市工業新高度;蔚來新能源汽車量產下線,安徽省一號工程——江淮大眾揚帆起航,坐標全國最大的新能源企業集聚地;長鑫12英寸晶圓存儲器項目蓄勢待發,將填補中國主流先進存儲器空白……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新舊動能加快轉換,經濟發展質量效益大幅提升。剛剛過去的2017年,合肥經開區狠抓傳統產業升級、戰新產業培育、技術創新引領、開放要素集聚,矢志建設全球知名的先進制造業集聚區,在創新轉型升級道路上奏響“二次創業”最強音,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工業產業向更高質量邁進。
這一年,合肥經開區主要經濟指標破十運行,綜合發展水平向前躍進3位,躋身219家國家級經開區前十。
這一年,合肥經開區城市建設邁向新高度,成為全國首批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北區納入合肥國家級綜合性科學中心的環巢湖科技創新走廊規劃;榮膺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這一年,合肥經開區空港、出口加工區兩翼齊飛,各種開放要素集聚,立體開放優勢凸顯,進出口數據搶眼,中德合作方興未艾。
抓“十大工程”:開啟“二次創業”新征程
“十三五”以來,合肥經開區主動融入合肥發展大局,立足新型工業化主引擎新定位,以五大發展理念為統領,以“十大工程”推動“二次創業”,高瞻遠矚謀戰略,一心一意促轉型,形成了對全區經濟、建設、社會、黨建系統化工作的總布局,區域發展全面邁上新臺階。
——大戰略。謀劃“十三五”GDP1500億元,規上總產值4500億元,戰新產值2000億元,多個千億級產業齊發總目標。形成推進產業國際化、城市國際化、開放國際化,南區建成合肥國際化都市核心區,北區建設田園生態型空港新城的雙城發展總任務。2017年,全區經濟保持穩中有進,主要經濟指標破十運行,進出口增長超過30%。
——大建設。策劃建設項目204個,總投資276億元。以世界眼光、國內一流、經開特色的膽略氣魄,以“精致、精細、精美”為標準,實施城市建設、城市改造提升兩個三年行動計劃。兩年建設范圍之廣、標準之高、體量之大、投入之巨,前所未有。
——大轉型。抓住轉型升級的主要矛盾,出臺落實企業增效升級等四大政策,以畝均效益論英雄。啟動智能裝備園等四大“園中園”升級改造。調存量、優增量,清理登記廠房承租企業,盤活低效用地,嫁接落戶哈工大機器人、龍迅、海爾、美菱等重大項目,新舊動能有序更替,接續轉換。
——大招商。形成重點在建項目70余個,總投資超千億元,達產將新增產值2000多億元。全省“一號項目”江汽大眾與蔚來汽車聯手揚帆派河,長鑫12英寸晶圓存儲器項目“芯”起空港。
——大科技。新建創新載體面積180萬平米,建成清華合肥院等六大創新平臺、九大眾創空間、七大科技企業孵化器,科技型中小企業近500家,引入3個院士工作站。牽手北京外國語學院、天津大學,與合肥學院共建中德教育示范基地。成立科技創新發展基金,組建數據資源局,率先布局大數據產業。
——大開放。開辟首條國際貨運航線,建立首個國際快件監管中心,設立首個臨空型保稅物流中心(B型),運行首個進境水果、冰鮮水產品、可食用水生動物指定口岸……合肥經開區創造全省對外開放多個“第一”。以空港、出口加工區為兩翼,天上天下、線上線下、境內關外,塑造起立體開放格局。
——大民生。民生支出比例提升至財政總支出的83%。教育外引內提,與名校合作辦學比例近50%。優先布局,打造一流公共服務設施,啟動建設5個超萬平米“百姓之家”。創新社會治理,首推“居委會+物業+社區”共建共享共治模式。
——大黨建。進一步壓實黨建責任,抓實工作載體,夯實基層基礎,推動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全面達標升級,凝聚干事創業合力。出臺干部干事創業制度,建立干部干事檔案,激勵干部主動擔當作為。強化隊伍建設,加大從“985”高校、基層選拔青年人才,鍛造“主心骨”隊伍。
——大創新。構建“大建口、大招商、大經貿、大空港”發展體制,整合優化國企管理運營。試行“管家式”服務,精準服務企業,對接企業集團總部,爭訂單、爭項目。成立社區企業服務科,強化第三方監管,管理服務不留死角。
——大落實。對“十三五”目標任務細化分解,實行掛圖作戰。對城市管理、河長制、大氣污染防治等長期性、反復性重難點工作,責任到人、到時、到項目,定人、定點、定進度,對表計時督查督辦。
抓轉型升級:打造新型工業化主引擎
負重爬坡,決戰轉型升級率先突破;攻堅克難,新發展理念引領砥礪前行。2018年,合肥經開區將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加快創新轉型升級,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集聚區。
——構建創新型現代化產業體系。實行戰新產業大集聚,聚焦江汽大眾、長鑫存儲器、清華合肥院、聯寶電子、生命科技園5個重點項目,打造世界級的新能源汽車基地、存儲芯片基地、公共安全產業化基地、全球最大的筆電研發制造基地、全球首個口服胰島素膠囊基地,形成五大世界級產業集群。
加強支柱產業與中科院、清華、哈工大等合作,打造高校協同創新平臺;引導大企業自建企業孵化器,建設生物醫療精準創新中心專業孵化器;引導雙創平臺與樓宇、總部融合發展,建設國家級孵化器。
培育創新土壤,營造創新生態。依據企業生命周期,對科技中小企業提供分階段、分層次個性化的金融服務、知識產權服務,發行推廣使用“科技創新券”、充分發揮“科技貸”作用;實施科技三大倍增計劃。
——強勁發力轉型升級。加強對產業、空間布局管理,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持續推進“萬千百”工程,培育市級以上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
推動重點項目建設,力爭大新專項目入庫數超百個,爭取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綜合城市需求,對已批未供土地、已出讓未建地及低效廠房,統一規劃,明確布局,精準招商。
加快低效企業土地收回或升級改造,全面推進企業增效升級,繼續開展工業綜合評價,按照3年總目標,編制完成C類企業產業升級規劃,通過頂層設計,指導低效用地再開發。
構建現代化服務業體系,加快中央商務區、總部經濟圈建設,加快空港、出口加工區物流、商貿商代、電子商務、進出口零售等流通服務業發展。申報國家級人力資源產業園。擴大規上服務業數量、規模,優化二三產比例。
——推進開放功能匯集。抓住航空港旅客吞吐量將破千萬、跨入國內大型機場行列契機,申報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實現空港轉折性發展。
重點發展航空貨運,培育國內外航線;整合航空港、口岸、B保等資源,建設航空物流配送及海鮮、水果、可食用水生動物口岸貿易轉運基地,建設藥品口岸,申報肉類口岸;完善B保招商和管理運行;推動唯品會和跨境電商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