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西經濟開發區瞄準高質量發展 打造新動能智慧新區
來源:未知 日期:2018-03-20 點擊:次
常春住電線束、聯益汽車零部件等8個總投資50多億元的高新技術項目正在緊鑼密鼓施工;中科院智能制造產業園、全國供銷總社萊西農產品物流園等12個總投資230多億元的“四新”項目,正在破土動工或辦理開工手續;13家“僵尸企業”通過“騰龍換鳥”已成為經濟發展的生力軍,推動去年全區工業總產值、地方財政收入、稅收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
陽春3月走進萊西經濟開發區,處處釋放著轉型發展的主旋律。在宏觀環境錯綜復雜、經濟下行壓力明顯的背景下,萊西經濟開發區何以實現傳統企業脫胎換骨、新興產業組團引進和整個工業經濟在轉型升級中強勢崛起?“優化園區空間布局,創新招商模式,突出產業集群融合發展。”萊西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徐一冰告訴記者。
科學規劃產業布局謀出智慧新區
歷經20多年發展的萊西經濟開發區,早在前幾年,其粗放型傳統工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已風光不再,留下的是生態環境、經濟結構等方面的切膚之痛。如何破解園區“成長中的煩惱”、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轉變?思路決定出路。去年4月,萊西經濟開發區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1+5+4”目標發展體系,立足打造環境優美、產業聚集、經濟繁榮、綠色和諧國家級開發區的新定位,圍繞“貼城發展、軸帶展開、全域輻射、功能融合”的總體思路,規劃出總面積約13平方公里的智慧新區,并在智慧新區內規劃出以高新技術企業和高端裝備制造業入駐的半島智能制造業基地、拉動城市建設和第三產業發展的現代服務業聚集區、發揮交通區位優勢打造半島物流中心三大產業集聚區。
精準筑巢招商創出新銳“招數”
大規劃引領產業大轉型,而大轉型關鍵在于解放思想,干字為先。萊西經濟開發區的決策者認為,新常態需要新動能、新優勢,而新優勢來自創新模式,于是,一個個招鳳筑巢的“招數”由此而生:智慧新區按照“集約化發展、園區化招商”的定位,招商引資方向也由政府無序招引向引產業、引資本、引人才轉變,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引進國內外專業招商團隊參與園區招商,重點對世界500強及行業領軍企業(機構)、產業鏈龍頭骨干企業或高端項目實施精準招商、定向招商。
產業特色的凸顯,招商引資模式的創新,使園區發展勢如破竹。如今,在萊西經濟開發區智慧新區,20多個具有帶動力的產業項目已簽約落戶產業集聚區:在半島智能制造業基地內,已引進中德智慧新區、韓國萬思特科技公司、賽迪產業園、北京OE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等為代表的龍頭大項目,將帶動50家以智能制造、電子信息、新型材料等為主的高新技術企業入駐;在現代服務業聚集區內,引進的東歐產業新城、碧桂園古城里文化小鎮、中科院青島科教產業園、中科院中科廣聚生物干細胞項目等新興產業項目將建成集商務服務、科研院校、高端住宅、休閑旅游、養老和健康醫療等服務綜合體。在半島物流中心,已引進以保稅倉儲物流中心項目和紅星美凱龍城市綜合體等為代表的物流項目,正在打造國際跨境物流倉儲產業前沿基地和建設集百貨、家居旗艦店等為一體的城市綜合體……一個產業分布清晰,又跨界融合發展的產值過千億級新區正在崛起。
敢于“騰籠換鳥”換來新興產業
如果說智慧新區的崛起為萊西經濟開發區“彎道超車”發展安上了加速器,那么“僵尸企業”的“騰籠換鳥”則為萊西經濟開發區傳統企業轉型升級注入浴火重生的新動力。去年以來,萊西經濟開發區牽線搭橋,通過采取租賃、買斷等形式,引進的硅藻泥環保新材料生產、北航動力實驗基地等13個高新產業項目通過“騰籠換鳥”順利落戶興業,盤活閑置廠房10萬多平方米、土地600多畝。目前,已有8家企業發展成行業的“單打冠軍”:青島三迪時空網絡科技公司和科元三維金屬3D打印項目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3D打印公共服務平臺和國內技術領先的增材制造企業;青島天天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形成了集物流、傳媒推廣、產品銷售、售后服務的產業鏈,年銷售額突破7億元;青島道一空優科技有限公司申報國家專利210項,研發的空氣凈化器系列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打出了萊西創造,今年產值將達到一個億……“到2020年,通過實施“騰籠換業”,傳統工業區將完成15萬平方米老舊企業的嫁接改造,并建設萊西市雙創中心,打造起全國電商示范基地。”萊西經濟開發區相關負責人說道。
打造智慧新區集聚新興產業
黨工委書記徐一冰說,發展新興產業,必須有廣闊的承載空間和精準的功能定位。近年來,萊西經濟開發區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1+5+4”目標發展體系和對經濟開發區的產業發展定位,積極主動踏入工業轉型升級的深水區,在工業園區轉型升級上,創新招商模式,著力發展新興產業,正在實現工業產業布局由“低、小、散”向“產業園區化”、“集群化”轉變。萊西經濟開發區智慧新區主要承接高精尖企業以“產業類”、“園區類”、“綜合體”等形式組團入駐。
圍繞加快培育新興產業集群發展,主要抓好兩大重點:一是通過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促進制造業與服務業協同發展,拉動全產業鏈整體躍升;二是積極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大力發展增材制造、高性能醫療器械、新能源汽車等高端裝備制造,加快形成一批新興產業集群和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