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個片區集中攻堅 海鹽經開區鎮容鎮貌“美麗蛻變”
來源:未知 日期:2018-10-23 點擊:次
“道路兩旁的綠化帶有缺失需要補種一下!”“商鋪門前的電瓶車要統一停放!”……近日,海鹽經濟開發區攻堅1組組長崔勤章就帶著黨員干部來到他所負責包干的西場路商業街,在這一帶實地查看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情況。據介紹,該區域商鋪眾多,整治工作比較困難,片區包干后,各工作人員集中攻堅,每天都要來實地巡查。
“我們主要針對道路兩側、沿街商鋪、背街小巷的環境衛生進行重點巡查,一旦發現問題及時拍照記錄,能解決的就當場解決,不能解決的則上報專項工作組落實處理。”崔勤章說。前期,在實地巡查中,攻堅1組發現宏揚制衣廠南側至01省道非機動車道處有條通道,存在安全隱患,于是,該組立即將問題上報相關職能部門處理,經現場察看、企業對接,最終決定實施整改施工。“現在,道路已經封閉,路面綠化也已完成。”崔勤章說。
這只是海鹽經濟開發區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集中攻堅的一個縮影。自9月29日全區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決戰沖刺暨省級文明鎮創建誓師大會以來,海鹽經濟開發區將1.2平方公里的整治范圍劃分成13個區域(平均每個區域約138畝),通過領導干部帶頭實行片區包干責任制,對小城鎮整治范圍進行全覆蓋、無死角管理,將觸角延伸到了背街小巷,進一步加快了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步伐,努力實現著全區“暢美小鎮”“灣區新城”的新蝶變。
據悉,13個包干區塊的整治內容包括各轄區的環境衛生、建筑外立面、亂堆物、亂搭建、亂排放、亂拉亂掛、亂經營等不文明現象。此外,海鹽經濟開發區還著重對鎮區主次干道、廣場、公園等周邊非法砍伐和移植樹木,占用綠化帶,在小區公共綠地擅自種菜及其他毀壞城鎮綠化設施的行為進行整治,并開展植樹增綠、見縫插綠、拆違補綠等行動,對破損的小區公共設施、標識設施、交通設施、市政設施也將及時進行修補。
截止10月21日,13個攻堅小組共清理各類雜物、建筑垃圾等232車,整治亂推放、亂晾曬311處,清理僵尸車13輛,清除牛皮癬550余處,全面改善了全區環境質量,不僅使鎮容鎮貌大為改觀,也讓老百姓擁有了更多的獲得感。
發現問題就要解決問題。為此,海鹽經濟開發區實行項目包干、掛圖作戰、問題銷號,并建立項目日通報制度、“早晚督查踏勘”工作法、12小時工作制等,每天在現場碰頭協調解決相關問題,并在每日18:00前形成圖文并茂的日通報,明確問題的解決情況、項目的進展,保證了項目進度和質量。
“當前,距離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省級全面驗收只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這幾天,13個攻堅組都馬不停蹄地開展著集中整治攻堅,用自身行動引導居民自覺配合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實現了小城鎮環境‘美麗蛻變’。”海鹽經濟開發區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陳珂告訴記者。接下來,各片區攻堅小組還將按照各自職責分工,鼓足干勁,迎難而上,同時廣泛發動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到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中來,舉全區之力,共建美麗宜居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