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包河經開區:高質量發展繪就高端制造“云圖”
來源:未知 日期:2018-10-30 點擊:次
在合肥乃至全省的產業版圖上,包河經開區無疑是重要的一隅。作為合肥市唯一的國家級轉型升級示范區,包河經開區先后獲得第四批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等7個國家級稱號和20項省級以上綜合榮譽,在2017年度全省開發區綜合評比中榮獲第八名,綜合實力排名合肥市省級開發區第一位。
近年來,包河經開區迎來“氣質性”蝶變,以高質量發展繪就高端制造“云圖”,定位于內陸開發核心區、創新發展試驗區、三生融合示范區,正朝著國家級經開區的目標堅實邁進。
區位優越
由外圍鄉鎮逐步融入主城
包河經濟開發區創建于2002年5月,前身為包河工業區,2006年2月經省政府批準為省級開發區,批準建設面積6.18平方公里。2015年2月經省政府批準同意更名并擴區,總體規劃面積擴大至17.05平方公里。
據了解,包河經濟開發區位于國家級濱湖新區、環巢湖科創走廊的核心區范圍,南臨巢湖168黃金湖岸線,東臨合肥濱湖國家森林公園、大圩國家4A級旅游景區。近年來,包河經開區響應合肥城市“1331”空間布局,城市職能融入合肥主城區周邊新城板塊,產業職能融入合肥科創走廊與服務中軸,生態職能融入合肥“襟河通湖”生態通廊,整個園區由外圍鄉鎮逐步融入主城。
產城相融
開創全省獨一無二的發展新空間
根據數據顯示,2017年包河經開區累計完成區級財政收入6.24億元、地方財政收入3.54億元;完成引資總量95 億元,規模工業產值220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4 億元。其中,戰略性新型產業89.5億元,占總體40.7 %。
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包河經開區的規劃更為明確細致。定位于“省府門戶 濱湖智谷”,著眼“產城融合 品質立區”,包河經開區高標準對接雄安新區建設,通過引入國內一流規劃院制定空間和產業規劃,注重補缺補差、提檔擴面、完善配套,正從工業園3.0邁向4.0階段。
“包河實現高質量發展,首看包河經開區,關鍵在于切實發揮好‘一體三翼’中‘體’的作用。”包河區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園區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不斷凸顯。
聚力核心
創新驅動引領發展動力轉化
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包河經開區新注冊企業2800多家,累計新增高新企業32家。其中國家和省市級企業技術研發中心28家。區內500多家科創型企業累計獲批授權專利1062項,其中發明專利157項。
2017年以來,合肥工業大學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省云制造戰略發展研究院、國軒新能源中央研究院和合工大智能院省級數字化精密鑄造制造業創新中心、省軍民融合發展公共服務中心等先后落地包河經開區,近20個科研成果轉化平臺相繼建成。
根據規劃,包河經開區今后將以汽車產業為核心,以信息技術和智能制造為主導,科技服務、供應鏈服務和數字創意產業齊頭并進,進一步聚焦創新型科技型產業。
在新經濟浪潮下,包河經開區開始超前布局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高技術領域,引導智慧產業與園區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車等主導、特色產業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