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經開區:融入滬蘇浙,爭當長三角一體化排頭兵
來源:未知 日期:2019-01-25 點擊:次
宣城經開區有一個夢想孜孜以求:融入滬蘇浙,爭當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為了圓夢,經開區人腳踏實地,奮發圖強,一事盯著一事辦,一年接著一年干,初心不改,矢志不渝。2018年6月,我市成為G60科創走廊的新成員,實現了由“場外觀眾到場內隊員”的夙愿。
2018年6月12日,我市召開“爭當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安徽排頭兵”推進大會,全面吹響宣城“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集結號,也由此按下了宣城經開區“對標滬蘇浙,爭當排頭兵”的快捷鍵!
這一年,宣城經開區以思想解放為先導,圍繞“怎么看”“怎么辦”,著力推動思想觀念再解放、改革創新再出發,初步營造出“學先進、明差距、強措施、快發展”的良好氛圍。
這一年,宣城經開區緊緊圍繞“2510”目標任務(每周至少有2個項目簽約、每月至少有5個項目開工、每季度至少有10個項目投產),以招商引資、項目建設“雙百會戰”為抓手,凝心聚力,務實苦干,攻堅克難,革故鼎新。
這一年,宣城經開區砥礪前行,乘風破浪,戰果累累: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9%,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13.8%;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5.5%;實現財政收入10.8億元,增長15%。全年簽訂招商引資項目102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59個,協議金額233億元;新開工項目51個,建成投產項目35個。
一年發展,一年巨變。靠的是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高度重視和正確決策,靠的是開發區人求真務實、埋頭苦干和大膽創新,靠的是市直單位的大力支持、協同配合和鼎力相助。
馬不停蹄,全面出擊,
追尋一個又一個項目簽約落戶
宣城經開區人深知: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成為G60科創走廊中的一員,既是機遇,更是挑戰,“機會只垂青有準備的人”,只有抓住機遇,才能點石成金,順勢而上,實現華麗轉身。
經開區到了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搶抓機遇,刻不容緩!2018年6月27日,宣城經開區職工大會莊嚴而熱烈,會議的主題是:爭做高效對接的先鋒隊、深度融入的主力軍、創新發展的主陣地。
“招商引資是開發園區發展之源,宣城經開區面臨著項目不多、項目不優的雙重壓力,打破這一‘瓶頸’,既要做好調整結構、轉型升級的文章,更要做好招大引強、招高引智的文章”,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家和審時度勢,一語中的。
以招商引資為開篇,宣城經開區全面拉開“對標滬蘇浙、爭當排頭兵”的序幕!
經開區招商局負責人汪曉明局長今年成了名副其實的“空中飛人”,東奔西走、南下北上……參加不同招商片區的項目洽談會。汪局長介紹說,為了多招項目、招好項目,2018年7月份,經開區組織實施了“招商引資百日會戰”,成立了北京、上海、杭州、廣州等7個招商片區,班子成員全面掛帥招商、全委干部全面投身招商、全區上下全面對接市直各單位招商、一切工作全面服從服務招商。
全員招商,鋪天蓋地,百日會戰,成果彰顯:2018年7-12月,7個招商片區引進項目41個,其中億元項目32個,協議投資總額145.5億元。
一個個項目、一串串數字,這背后是招商人的不懈努力和艱辛付出。“一聽消息,聞風而動;一有意向,緊盯不放。每一個項目的簽約,我們都會有一種‘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的喜悅與快樂”,經開區駐上海招商分局負責人趙炎鑫感受深刻。
“走遍千山萬水、吃盡千辛萬苦、道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這正是招商工作的真實寫照!
2018年10月17日,這是開發區今年召開的第八次招商引資項目預審會,會議對擬入駐項目進行嚴格審核,項目占地、投資密度、畝均稅收、環保指數……
“不符合環保標準的項目不選,高能耗的項目不選,土地資源浪費大的項目不選”,這是市經開區在招商引資中作出的莊嚴承諾和必須遵守的底線。
為了這一承諾,為了堅守這一底線,2018年預審不合格而放棄的項目達100多個,但經開區人無怨無悔。
產業聚集與發展是開發區發展壯大的根本性標志。近年來,宣城經開區圍繞“優化產業結構,做大做強產業”而實施的產業招商、以商引商風生水起,好戲連臺:
2018年11月17日,2018中國·宣城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宣城隆重舉行,與會專家學者、企業界人士為宣城經開區新能源產業發展把診問脈、獻計獻策。據悉,2017年新能源企業益佳通建成投產以來,以此為龍頭,吸引了華威銅箔、錦美碳材料、天時新能源、五行動力等10多家鋰電新能源企業,新能源產業正強勢崛起,書寫了一篇“無中生有”的好文章。
2018年8月8日上午,好彩頭食品項目現場,彩旗招展、人頭攢動,這里正舉行好彩頭食品生產基地和休閑食品總部暨28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竣工投產儀式。招商局的同志介紹,在這一項目的帶動下,喬翊婭食品、奇佳食品、牧也食品等12個企業聞風而動,紛至沓來,與開發區簽約落戶,食品產業將蓄勢待發,振翅欲飛。
汽車零部件及機械裝備制造是經開區的傳統產業,圍繞這一產業,動員現有企業以商招商,2018年,蘇州亞德林、鴻路鋼構、天洲津重等35個項目加盟經開區,汽車零部件產業鏈更加完善,更加壯大。
牢牢抓住G60科創走這一契機,緊鑼密鼓與松江經開區密切合作,探索建立宣城松江產業園,一種“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合作共贏”的全新招商模式將脫穎而出,值得期待。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通過近年的努力,宣城經開區的產業層次不斷豐富,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產業發展不斷壯大,基本形成了以新能源新材料、汽車零部件和高端裝備制造、休閑食品、生物醫藥為代表的四大主導產業。
快馬加鞭,全面攻堅,推進一個又一個項目建成投產
招商簽約是基礎,項目落地、建成投產才是關鍵,項目談的再多、簽的再多,落不了地、投不了產,還是等于“白忙”。
項目落地難,難在哪里?“工作環節多,牽涉到的部門多,碰到的不確定因素多,需要的時間長,這是項目落地工作的難點所在”,有著幫助52家企業落戶經驗的科創中心負責人李德明深有感觸。
“加快征地拆遷和標準化廠房建設進度,推進僵尸企業、僵尸項目和閑置土地的清理,為企業落地提供土地和場所;規劃、國土、建設、環保、投資服務等部門,快速跟進,緊盯項目,高速高效做好項目選址、土地供給、手續報批、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推進項目早開工、開工項目早建成、建成項目早投產”,2018年10月9日,在項目落地攻堅戰動員大會上,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家和畫出了路徑圖,發出了沖鋒令。
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斗,這是一場集全區之力、匯全區之智的攻堅:
——調集精兵強將。組織四個項目落地攻堅組,攻堅組成員與原部門工作脫鉤,全力以赴抓項目落地。
——明確攻堅目標。建立任務清單,實行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對2014年以來簽訂的投資協議,至今未落地的項目進行認真梳理甄別,厘清原因,制定方案,推進和退出并舉,一項一策,責任到人。
——細化目標任務。把握時間節點,逐項分解完成,補齊項目落地的各項要素短板,從新公司注冊、項目備案、能評、環評、安評、勘探、規劃設計、土地出讓、土地證辦理、施工許可證辦理等各環節明確時間節點,統籌推進,掛圖作戰,以表調度。
——強化目標調度。每周召開一次攻堅組工作例會,研究落實項目落地中遇到的問題。每周公布一次項目落地進展信息,自覺接受各方監督檢查。每兩周召開一次項目落地推進會,與相關部門會商解決項目落地過程中需要解決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2018年9月24日,中秋佳節,萬家團圓。好彩頭項目建設正酣,突然,一輛輛機械集體“罷工”,用電線路出了故障。項目經理情急之下打電話給第三攻堅組組長李國,要求盡快幫助解決。李國放下手中的碗筷,迅速趕到現場,協調供電公司和開發區建設局,及時修復線路,恢復供電,前后僅用了三個小時。
李國向我們介紹:像這樣現場解決問題幾乎每天都有,但解決問題如此之快,則得益于攻堅組的“五個一”制度安排,即:一個項目,一名領導包保、一個專人對接、一個小組服務、一個微信群調度、一張時間表推進,確保幫辦責任到人,全面代理、全程代辦、限時辦結。攻堅戰實現24小時值班制,“面對面”受理,做到“有求必接,有求必復”;“點對點”交辦,做到“定人定責,馬上辦,現在辦”;“硬碰硬”講評,做到“每周一小結,每月一通報”。
第二攻堅組李澎教向我們講敘了這樣的一個細節:9月份簽約的上海電力節能變壓器項目,為方便工作,購置了一臺汽車,急等上宣城牌照,攻堅組得知這一情況后,主動服務,當天便為其辦好了牌照。投資方非常感動,表示:全力推進項目落地,爭取年內開工,明年投產。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2018年10月份“項目攻堅百日會戰”以來,完成新開工項目16個,竣工投產項目12個,有力解決了長期制約開發區發展的“項目落地難”問題。
“晴天搶干,雨天巧干,白天大干,晚上加班干”,這是項目攻堅戰的真實寫照,他們心中只有“只爭朝夕”!
為節約集約用地,快速為項目供地,促進項目早開工、早建設,一場清理閑置土地、僵尸企業、僵尸項目“三清”戰斗持續推進,今年以來,盤活土地380畝,閑置廠房7.7萬平方米,嫁接企業近15家。
項目落地攻堅戰的實踐再次證明這樣的樸素道理:人心齊,泰山移;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鞍前馬后,全面保障,培育一個又一個項目做大做強
七月,驕陽如火,開發區建成企業家座談會氣氛熱烈,開發區領導班子成員悉數到場,與會企業家就當前企業發展遇到的難題和需要幫助解決的問題暢所欲言。
參會的領導班子成員神情凝重,陷入沉思:如何幫助企業“輸血”,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如何幫助技術創新,解決企業轉型升級問題?如何召來并留住工人,解決企業用工困難問題?
盡快打開發展“問號”,這是迫在眉睫必須解決的問題,辦法總比困難多,一條條、一項項培育企業做大做強的務實之策脫穎而出:
加快“孵化器”建設,直接為招商引資項目提供標準化廠房服務,既解決新入駐企業的資金“瓶頸”,又為項目早投產、早達產爭取時間,這是一舉多得之舉。經開區科創中心胡主任介紹:僅2018年就完成15.6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建設,加之前期完成的共計46.1萬平方米,科技園自開建以來,已有52家企業入駐并投產,近30家企業正排隊入駐,廠房供不應求。
制定《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獎補政策(40條)》,對科技創新類、加大投入類、爭創品牌類、文化產業類等十個方面進行全方位政策扶持,支持實體經濟做大做強,提升產業發展層次。組織生信鋁業、益佳通電池、中鼎動力等20余家企業申報2018制造強省、“三重一創”、“三高”等各類項目,爭取專項資金833萬元,全面兌現104家企業各項獎勵扶持資金3714萬元。
設立產業發展投資四個基金:一號基金用于支持經開區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大項目、大企業;二號基金用于引導社會資本投向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優質資本、項目、技術和人才向經開區集聚;三號基金用于幫扶區內各類企業和項目發展;四號基金用于支持高新技術、“互聯網+”等創投企業。
出臺鼓勵高層次人才創新實施辦法,為企業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目前,擁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5個、省級工程實驗室1個、省級技術研究中心1個、院士工作站1個、博士后站2個、高層次人才團隊11家。
2018年注定將成為河南籍青年小王的幸運之年,這一年對他而言可謂“三喜臨門”,他告訴我們:一喜是他通過經開區舉辦的交友大會找到了如意伴侶,組建了家庭;二喜是他住進了經開區的公租房,結束了居無定所的生活;三喜是他住地到工廠開通了公交,上班方便又快捷。
經開區團工委鄧小雪介紹說:“舉辦交友大會,提供擇偶平臺,既幫助了企業未婚青年成家立業,又為企業留住了員工,破解了企業招工難瓶頸,這是雙贏”。這樣的活動,在經開區已成常態,每年定期在傳統的七夕節和11月11日前后舉行。
為優化營商環境,幫助企業解決“用工難”,經發區可謂不遺余力,千方百計:定期召開企業用工招聘會和校企用工對接會,建立經開區企業人力資源招聘信息平臺,暢通用工渠道;加強和完善市八小、民生四小及幼兒園建設,讓外地企業員工子女都有學上;加快推進公租房、廉租房建設,優先向企業員工傾斜,解決企業職工住房難問題;推進園區內公園建設,優化、美化環境,為駐區企業員工創造一個生活、居住的好家園。
功夫不負有心人,隨著一項項親商、安商、惠商政策的實施,2018年,9家企業走進了規模以上企業行列,10家成功申報高新企業。
“在G60科創走廊這個俱樂部里,我們不當替補隊員,要登場競技,更要打出精彩的宣城經開區進球”——這是心愿,更是誓言!
冬日的宣城,天高云淡,層林盡染。在宣城經開區這片熱土上,塔吊林立,車水馬龍。
寬闊的青弋江大道至東向西將宣城經開區一分為二,大道兩旁一棟棟、一座座高大廠房,坐落在碧樹清水間。
青弋江大道與寶城路的交匯處,一塊鐫刻著“國家級宣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巨石,在朝陽的照射下,熠熠生輝,彰顯昂揚磅礴之氣。
宣城經開區人重整行裝再出發,昂首闊步前進在“追夢”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