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經開區:創新驅動促制造變“智造”
銀川經開區:創新驅動促制造變“智造”
來源: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01-11 點擊:次
近年來,銀川經開區積極支持企業核心技術研發和項目攻關,共建成自治區級以上創新平臺86個,其中國家級創新平臺15個,共培育高新技術企業84家,占全區總數28.7%,是2015年的2.6倍。
以智能制造為突破口
近年來,銀川經開區深知自身優勢在制造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根基也在制造業。如今,園區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工作力度,制造業正在進行一場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變革。
位于銀川經開區西區的力成電氣有“花園式工廠”的美稱,“智能”是這里的主旋律。廠房內,AGV(自動導引運輸車)可根據指令將貨物直接送到指定工位,工人作業更加安全便捷,物流成本大幅降低。廠房內“聰明”的智能設備還不止如此,企業還建立了遠程運維服務體系,在智能配網開關設備上安裝智能模塊,通過大數據計算,可以提前檢測到客戶的設備是否將出現故障,為他們節省了運維成本。這些創新提升了管理效率,也為企業積累了好口碑。
如今的力成電氣,是園區智能制造轉型發展的排頭兵,在行業內攻克了多項短板裝備技術,建設了16條柔性可視化生產線,集成應用了50多臺工業機器人,購置了235臺(套)關鍵裝備,實現以工業機器人、柔性生產線等為裝備基礎的信息數據互聯互通高度集成的數字化工程,奠定了企業智能化發展水平的基礎。
不僅是力成電氣,銀川經開區不少企業,深耕智能制造提升內生動力,通過創新驅動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現在園區的制造業發展結構更優、勢頭更大、后勁更足。當前,銀川經開區加快推進共享智能鑄造創新中心、石墨烯技術研究院等產業研究平臺建設,積極支持企業核心技術研發和項目攻關,共建成自治區級以上創新平臺86個,其中,國家級創新平臺15個。
建成智能配網成套開關設備、共享模具3D打印等一批數字化工廠,進一步擴大銀川經開區傳統制造業智能化覆蓋面,加快推進制造向“智造”轉變。截至目前,銀川經開區共培育高新技術企業84家,占全區總數28.7%,國家及自治區科技型中小企業301家。
堅持技術創新引領發展
隨著銀西高鐵的開通,銀川經開區企業寧夏銀利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利電氣”)走入人們的視野,從這里出產的“銀利制造”電磁元件曾伴著“神舟”系列飛船、天宮一號上九天攬月,也隨著中車新一代中國標準化動車組馳騁華夏九州。
為列車的安全運行源源不斷地提供各種動力保障,從2017年至今,企業已經為20輛“復興號”列車提供了電磁元器件。銀利電氣將26年的研發和生產配套電子電磁元件的經驗應用到極致,每年投入500萬元資金用于創新和技術升級,是國內唯一一家電力電子電磁元件產品應用領域全覆蓋的企業。
正值隆冬,走進銀川經開區的寧夏小牛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牛自動化”),工廠里卻是一片繁忙景象。去年,小牛自動化年產值突破10億元,為園區交出了一張滿意的成績單,正是在技術創新、技術研發方面孜孜以求、不斷突破,才讓小牛自動化有了如此驕人成績。目前,小牛自動化的密柵線劃焊一體串焊機推動光伏組件行業發展,使產品市場占有率在行業中排名第一。而企業涉足的迭瓦、迭片自動化焊接生產線的研究,也在關鍵領域實現突破,沖到了行業前沿。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截至目前,銀川經開區共有各類科技研發平臺98個,其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3家、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1家、國家產業創新中心1家、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2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1家、技術創新中心40家、產業協同創新中心1家、企業技術中心23家、工程研究中心6家,此外,自治區院士工作站7個、自治區專家工作站3個、博士后資源工作站3家。下一步,銀川經開區將繼續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讓企業的科技創新公共服務與經濟發展成為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