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產業數字化高地余杭經開區憑啥有底氣?
來源: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05-07 點擊:次
極不平凡的2020年,余杭經開區交出極其亮眼的答卷。據報道,余杭經開區2020年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810.40億元,同比增長17.3%;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234.82億元,同比增長18.3%,各項經濟指標均高于省、市平均水平,為五年來新高。在內外部嚴峻復雜的形勢之下,余杭經開區逆勢飄紅,既振奮人心,也耐人尋味。
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亮眼答卷來之不易。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就像一場艱辛趕考,光使蠻勁沒有用,光有想法還不夠,找對方法、下足功夫才能破了題、拿高分。對余杭經開區來說,這個關鍵方法是大力推動產業數字化。如今,“數字化”已是余杭經開區產業最為鮮明的底色。
余杭經開區產業數字化實力有多雄厚?窺一斑可知全豹。去年,浙江首批“未來工廠”發布會在余杭經開區進行,杭州共獲評6家“未來工廠”,余杭經開區就占據一半。其中,老板電器被認定為冠軍型的“鏈主工廠”,迅犀數字科技被認定為平臺型的“協同工廠”,春風動力被認定為技術型的“硬核工廠”。余杭經開區推動產業數字化的做法和成就受到廣泛認可。
時至今日,人們對產業數字化感到數見不鮮,這是因為從中央到各地都反復強調產業數字化,產業數字化成為共識。近些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強勢崛起,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演進,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方興未艾,傳統制造業受到沖擊,如今產業數字化已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一道必答題。可是,真正的解題高手從不是等題目擺在眼前再去苦思冥想找答案,而是早就做好了思想準備和知識儲備,甚至能自己出難題、自己找答案。
余杭經開區是很早就認識到數字產業化的重要性。據介紹,余杭經開區有些企業從2012年就開始規劃布局數字化工廠建設,到今天已實現了工廠內160個作業單元的高度協同調度。也就是說,近10年前,余杭經開區的產業數字化就在徐徐推進,這要遠早于國內很多地方。一路走來,產業數字化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余杭經開區的新的增長極,而今余杭經開區高端裝備制造、生物經濟兩大主導產業集群已初具規模。
見事早、行動快,看似是做事的速度,實際上反映的是判斷的眼光、謀劃的思維、干事的魄力。余杭經開區在產業數字化上的超前部署和積極行動,反映的是當地對數字經濟發展趨勢的準確判斷以及為發展數字經濟所創造的良好條件,這種前瞻性、預見性思維十分寶貴,這種創造性張力尤其難得,這種實干服務精神令人稱贊。政府及時做好引導,在政策上給予支持,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用心做好各項服務,當陽光雨露充足了,廣大制造業企業才能茁壯成長。余杭經開區在產業數字化上高歌猛進就在情理之中。
所以說,在產業數字化發展的背后,是政府數字思維、數字文化、數字認知的養成和運用。往深里說,這是一個地方敢于開路、敢于創新的果敢和擔當,是一個地方對廣大市場主體的尊重和關愛,是一個地方無微不至的服務精神。這才是經濟發展硬核實力背后的超強軟實力,是長期積累的結果。通過數字賦能、開展數字化改造,傳統制造業找到提質升級的路徑。企業有發展,就業有保障,民生有改善,高質量發展的理想照進現實。
產業數字化帶來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在未來還將發揮巨大作用。當前,浙江正在全面推進數字化改革,這是各地的壓力,也是各地的機遇。乘勢而上,繼續統籌運用數字技術、數字思維、數字認知,全方位、系統性提升開發區產業能級、治理體系和服務模式,更深一層、更進一步,余杭經開區迎來的必定是新突破,站上的必定是更高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