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園區——打造有生命力的產業園
來源: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04-27 點擊:次
隨著全球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深入應用,“智慧園區”建設已成為發展趨勢,全球產業園區逐漸向著智慧化、創新化、科技化轉變。近幾年,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步伐也不斷加快,黨中央和國務院也更加注重智慧園區的建設與發展,從2012年至今,出臺多項政策推進智慧園區的建設。
一、何為智慧園區
所謂智慧園區,是指融合新一代信息與通信技術,具備迅捷信息采集、高速信息傳輸、高度集中計算、智能事務處理和無所不在的服務提供能力,實現園區內及時、互動、整合的信息感知、傳遞和處理,以提高園區產業集聚能力、企業經濟競爭力、園區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先進園區。
重點:融“智慧”于園區建設與運營各環節
智慧園區建設強調通過信息技術和各類資源的整合, 將“智慧”滲透到園區建設與運營的每個細節中,提升園區運營、服務和管理能力,創新園區組織架構,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維持園區的可持續性發展,為園區鑄就一套超強的軟實力。
基本特征:協調人、園區、城三方關系
以人為本:以人的需求作為根本出發點,以個體推動社會進步,以人的發展為本,實現面向未來的數字包容,讓園區中的人類生活更美好。
全面感知:通過感知技術,將人、物的相關信息進行全面的感知與互聯,形成智慧的泛在信息源,實現泛在信息之間的無縫連接,協同聯動。
內生發展:園區形成具有持續創新發展的內生驅動力量,圍繞這種內生發展動力,實現自我適應調節、優化和完善,構成城市的基石。
二、發展現狀
1、園區發展處于過渡期
從時間維度來看,我國園區正在從傳統的工業園區向新區過渡,在形式上呈現從低級向高級、由單一向綜合園區發展的趨勢。通過產業結構升級和服務內容升級,打造多產業聚集和社會服務職能,逐步向新區方向發展。在新區階段,商業、金融等配套服務進入園中,產業中心逐漸形成,注重服務平臺打造,強化后期運營增值服務。
2、園區地域發展格局明顯
從空間維度來看,目前我國已經形成“東部沿海集聚、中部沿江聯動、西部特色發展”的智慧園區空間格局。環渤海、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以其大量的園區平臺作為基礎,成為全國智慧園區建設的三大聚集區;中部沿江地區借助沿江城市群的聯動發展勢頭,大力開展智慧園區建設;廣大西部地區憑借產業轉移機遇,結合各自地域特色和園區產業發展基礎,正加緊布局智慧園區建設工程。未來,中國中西部地區智慧園區或將來迎來全新的建設浪潮。
三、發展趨勢
未來智慧園區將出現信息化、互動發展、管理融合三大發展趨勢:
1、信息基礎設施與電子政務依然是智慧園區建設的重點
智慧園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沿著“寬帶、融合、泛在、安全”的方向發展,不斷夯實寬帶網絡建設,同時注重公共領域管理與服務,緊緊圍繞公眾需求,加快建設面向個人用戶的社會信息服務網絡,建立惠及人人的電子政務平臺和公共服務體系。
2、智慧園區建設將強化與園區產業的互動發展
一方面,智慧園區將會朝向創新化、生態化發展。未來智慧園區建設將會更加注重高新技術、生態環保型等產業的發展,融入低碳管理理念可將新的技術、管理手段、管理平臺與園區的創新結合在一起。另一方面,智慧園區建設與園區產業發展相結合。引入一批發展潛力大、市場前景好的智慧產業,逐步形成“智慧制造”到“智慧服務”一條龍園區產業格局。
3、智慧園區管理將進一步與城市化管理相融合
產業園區通過核心和關聯產業的聚集,達到產業規模效應,人才和知識聚集,生產力提升,供應鏈效率提升。未來城市發展與管理或將以智慧園區建設為牽引,拉動智慧城市建設,并將智慧園區的管理職能融入到智慧城市的管理體系建設中去,實現智慧園區管理與城市化管理的高度融合,打造極具區域影響力的“智慧化”城市管理體系。
四、打造有生命力的產業園
智慧園區的打造除了具有完善的園區物理空間配套外,還通過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應用,提升園區虛擬空間配套,即線上連接、線下經營的企業社群;營造全球鏈接的社交空間,形成內外開放、資源整合的產業生態圈。通過智慧園區平臺建設,搭建園區神經網絡,使孤立分散的園區企業在園區平臺上找到各自的節點和歸屬,真正推動園區“產業生態”和“自然生態”的形成,最終形成生態化、智慧化的產業園。
發展智慧園區是集聚創新資源,強化全球創新資源鏈接,創建創新園區的重要舉措,這既符合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內在要求,也是迎合新技術革命和創新全球化的大趨勢。互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的發展和支撐下,智慧園區是產業園未來的發展方向!
科創智源依托自身優勢資源,匯聚海內外項目、成果、人才、資源四大資源庫,專注于戰略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領域,致力于產業發展運營、軟件研發、投融資、管理咨詢、技術轉移、國際人力資源、產業孵化及大學生創業服務,充分發揮并放大各種資源和平臺的價值,打造有生命力的產業園區,進一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