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特色園區”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新亮點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10-20 點擊:次
如何讓產業園區成為企業集中、產業聚集、資源集約的重要載體,帶動區域整體實力的提升?創新園區發展模式,實現產業聚集化發展勢在必行。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后,5家產業園區公司的設立,使得開發區所有區中園全部實現市場化管理運營,一年來呈現出健康發展態勢。除此之外,一些發展特色鮮明、產業高度聚集、富有發展潛力的“園中園”更是生機勃勃,成為了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新亮點。
位于東營軟件園的山東領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計算機軟件技術開發、企業資質認證、信息技術咨詢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機構,自成立以來,依托軟件園優質的配套設施和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業務量和效益都已經翻了好幾番。前段時間,又剛剛擴大了辦公面積,為公司下一步發展提供了空間。
“東營軟件園在科技創新政策方面是東營乃至山東省內都是屈指可數的,尤其是在科技創新類政策支持、辦公場地費用減免等方面,對我們企業來說都是非常實際的。整個園區采用保姆式、一站式管理模式,使我們在園區里享受到了家的溫暖,我們都非常認可的。”山東領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黨法龍滿意地說。
位于悅來湖科教產業園的東營軟件園是典型的“園中園”,是東營第一家培育發展軟件信息產業的專業園區,是全市發展現代信息服務業的重要基地、人才創新創業的主要載體。園區采取“政府主導、市場化運營”的模式,由市場主體東開數科(山東)產業園有限公司運營管理,聚集了全市90%以上的軟件企業。截至目前,園區共簽約入駐企業206家,登記從業人員4300余人,現有雙軟企業47家,高新技術企業33家,科技型企業56家,新三板、四板和青創板掛牌企業10家。
“東營軟件園將堅持特色化、規模化的發展方向,推動軟件產業向高端化、專業化方向發展,為東營的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提速賦能,力爭成為全國一流的信息技術產業特色園區。”東開數科(山東)產業園有限公司楊聞說。
悅來湖科教產業園里越來越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快速成長,而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的企業在科技創新的強有力支持下也是捷報頻傳……山東祺龍海洋石油鋼管股份有限公司參與我國自主研發的國內首臺海洋水下生產系統、一期總投資10億元的泰岳天冊(東營)新能源裝備產業園開工建設……
近期,山東波鴻軌道交通裝備科技有限公司正式下線第一片毛坯輪,高速軌道交通車輪項目建設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目前,公司正在全速推進各項設備修復、調試工作,力爭于11月份進行聯調聯試,該項目達產后將實現年產高速軌道交通車輪30萬片。
“我們還要建軌道交通工業園,把整個其它的像軸承、剎車片、減速器……把所有跟高鐵驅動有關的東西,都引到這個產業園里來。”山東波鴻軌道交通裝備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任偉自信滿滿的說。
為打通軌道交通全產業鏈,開發區超前謀劃,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規劃面積1097畝,其中現廠區用地約705畝,另在新材料產業園為前端輪軸材料制造預留約330畝土地,全力打造國際化、國產化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基地,助力開發區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發展。同時,開發區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將聚焦有色金屬深加工、石油裝備、軌道交通、汽車及零部件四大產業方向,全面實施企業科技創新、規上工業產值、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倍增計劃,努力把產業園建設成為關鍵技術創新基地、集成制造基地和高端創新人才集聚地。
與此同時,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制定出臺的支持樓宇經濟、特色街區、總部經濟發展等政策,也為特色園區的快速成長提供了良好環境。以跨境貿易為例,在跨境電商貿易示范園等園區努力下,開發區著力構筑起了開放共融的數字科創高地,實現跨境電商交易額32.9億元,數字經濟總量突破56億元,增長66%。在招引項目過程中,專業的特色園區也倍受青睞,新引進簽約國科創同智能智造港、泰岳天冊新能源裝備產業園等項目,其中泰岳天冊(東營)新能源裝備產業園將聚焦新能源裝備、汽車零部件及智能裝備三大產業,打造集智造生產、智造創新、智造賦能為一體的4.0智造園區。園區將緊扣產業發展趨勢和特點,在業態上以總部基地、智造廠房、研發辦公、企業獨棟四種類型為主,目標發展成為環渤海黃藍戰略新標桿、東營智造新高地,將帶動一批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和上下游項目落地,形成一個全新的、具備強大區域競爭力的特色產業集群。
積少成多,匯流成河。在這些“園中園”的助推下,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質效持續提升:今年以來,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產值分別增長29%、60%;新產品研發企業占比達到50%,提升14.4個百分點;“十強”“四新”投資分別占比35.2%、42.2%,同比提高19.5、17.7個百分點;制造業技改投資增長203%,占制造業投資比重24%,同比提高7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252.8%,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的5.6%,同比提高3.6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