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湖州)產業合作區總體規劃來了!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11-18 點擊:次
2021年的湖州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十四五”期間,湖州將著力打造長三角地區更有影響力、國內同類型城市中更有辨識度的新勢力城市。
11月6日,浙江省政府批復同意設立長三角(湖州)產業合作區。據介紹,長三角(湖州)產業合作區是湖州繼南太湖新區之后又一重大能級平臺,是湖州深度參與長三角一體化的主戰場、主平臺。
此前《長三角(湖州)產業合作區總體規劃》已正式發布?!兑巹潯诽岢?,湖州將緊緊圍繞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樣板區、新興產業集聚區、創新成果承載區、省際一體化先行區和長三角中軸樞紐區的目標定位,以“大區域謀地位、中區域謀統籌、小區域謀布局”為工作思路,明確了“生態共保共育、功能共享互補、交通互聯互通、產業合作共榮”的一體化戰略方向。
去年6月,《共建長三角產業合作區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湖州簽訂,該合作區覆蓋上海白茅嶺農場和浙江省長興縣、安吉縣,安徽省廣德市、郎溪縣,江蘇省宜興市、溧陽市區域,是目前唯一的一市三省都涉及到的產業平臺。
長三角(湖州)產業合作區地處寧湖杭生態經濟帶和G60科創走廊十字交匯點,地理條件優越,區位優勢明顯,對推動長三角區域經濟高質量融合、增強欠發達區域高水平建設動能,打造長三角中西部“新門戶區”具有重大意義。湖州將圍繞《規劃》內容,在開放合作上彰顯大格局,在產業培育上鑄強大引擎,在項目雙進上拿出大手筆,在營商環境上實現大提升,在統籌聯動上奏響大合唱,奮力將長三角(湖州)產業合作區打造成長三角綠色智造中心。
這個重要平臺的總規有啥重點要點?一起來看看!
堅持四大戰略
戰略一:生態共保共育
踐行生態文明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全要素,構建“一心兩廊”生態安全格局。
一心:依托泗安水庫、天子崗水庫、東亭湖水庫三座水庫以及周邊良好的自然基底形成片區的生態綠心。
兩廊:十字型兩條生態廊道。
戰略二:功能共享互補
“一廳、一心、四軸、多片“的總體空間格局。
開放鏈接的中部生態客廳;
一心四軸的組合創新聯盟;
無界共生的多片能級平臺;
打造隱逸在山水田園之中,“產-城-文-創-研”相互融合的特色功能簇群。
戰略三:交通互聯互通
機場(軍民+通用)
推進湖州長興機場軍民合用,擴充天子湖通用機場高端商務、高端物流等服務功能。
鐵路:(高鐵+普鐵+城際)
對接杭寧高鐵二通道,啟用泗安普鐵站,近期以貨運為主,遠期兼顧城際站。
高速公路:(一橫兩縱)
依托既有G50、杭長高速,新增合溫高速鏈接G50。
國省道:(三橫兩縱)
對湖州境內G318、G235、S302國省道改線,提升對外交通服務能力。
快速通道:(一橫兩縱一環)
“一橫、兩縱、一環”的快速組團聯系通道
戰略四:產業合作共榮
構建“一鏈一集群”的產業合作導向,實現產業共榮共興。
一條創新鏈,依托中部自然生態本底,植入創新研發產業,服務于產業創新,實現就地孵化。
謀劃六大行動
生態提質:提升生態服務價值,推進低碳發展
生態網絡
保護兩條丘陵山脊、維系兩條清水藍脈、織補一張森林綠網、修復兩片生態濕地。
低碳行動
依托合作區產業導向,圍繞“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推進產業、能源、建筑、交通、生活、生態等領域的低碳化,打造長三角具有示范作用的低碳園區小鎮。
功能提級:打造重大能級平臺,提升高水平服務
空間結構
五湖伴鎮:(環湖)二界嶺水庫+二界嶺科創社區,(面湖)仙山湖+泗安組團,(擁湖)天子崗水庫+高禹組團,(抱湖)石沖水庫+良朋組團,(鄰湖)南北湖+良朋組團。
七星融城:泗安生活服務組團、泗安產業組團、高禹產業組團、高鐵新城組團、良朋綜合組團。
服務支撐
提升支撐高品質生活的公共民生服務設施,導入服務于科技創新的產業促進服務設施。
五個“1+X”服務支撐體系
教育:1所應用型大學+幼小初高職完整的教育體系
醫療:1座三甲綜合醫院+社區保健、??漆t院的醫療保障體系
文化:1座文化交流中心+全民共享的文化服務體系
體育:1座綜合性場館+社區化、特色化的全民體育健身網絡
產服:1組總部商務核心+高端化、生態化的科創社區
高能級設施
打造七個高能級設施:一所應用型大學、一個跨國合作園區、一個產業集群實驗室、一座綜合性等級醫院、一個商務交流中心、一座文化藝術中心、一座綜合性體育場館。
交通提速:鏈接區域,構建互聯互通的立體式交通體系
干道網絡
與區域通道的鏈接:打通區內與湖州長興機場、天子湖通用機場、泗安站、天子湖站的交通聯系通道,提升各功能組團與交通樞紐的高效聯系。強化與高速、國省道之間的聯系,快速疏解合作區對外交通。
內部聯系通道:各組團間形成鐵路、國省道、快速路相結合的復合化交通網絡,優化內部干網體系,構建方格網式內部交通格局。
產業提檔:培育新產業、創新新空間、激發新動能、實現新價值
培育新產業
重點培育兩大主導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關注一批前沿機會產業(氫能源、生命健康),配套發展現代服務產業(科創服務、教育創新、供應鏈服務(物流))。
創新新空間
內生產業:積極承接重點區域產業外溢,依托合肥、南京、上海等強大的科研創新能力,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
跨國合作:積極參與國際合作,推進與國際友好國家之間的產業合作交流,引進一批國際成熟、國內短板的產業。
產業小鎮:在特色產業上積極推進與重點地區、國家間的合作,共建產業小鎮,實現產業鏈的完整性和特色化。
產業社區:依托生態環境優勢,推進與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建科研創新、人才培訓基地,推進產業社區建設。
生態為鏈:以生態空間鏈接創新空間,以創新空間鏈接組團空間,形成體鏈一體的組團式格局。
組團生長:優選增量空間,避免空間連綿,促進產業空間有機生長。
特色提靚:藍綠相映、湖鎮共生的特色魅力體系
特色魅力體系:藍綠相映的郊野生態空間、活力多彩的城鎮生活空間、集約高效的生產創新空間。
韌性提網:構建安全高效智慧的韌性支撐系統
供水排水
實施分質化供水、強化中水回用。
能源安全
供電:雙回路供電,供氣:雙向供氣,積極推進分布式能源建設。
智慧建設
強化數字賦能,加快推進5G網絡建設,建設泛在高效的新一代通信網絡。建設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智能化支撐平臺,全面融入長三角智慧網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