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氫能產業鏈初具雛形 將形成十萬億級產業規模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9-19 點擊:次
2022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氫能分論壇18日在京召開。
“當前,世界能源技術創新進入活躍期,帶來生產生活方式的深刻變革。”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彭雪海在會上表示,氫能作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二次清潔能源,是實現多領域深度清潔脫碳的重要路徑,也是全球能源技術革命和轉型發展的重大戰略方向。
直面氣候挑戰
氫能產業潛力巨大
當前,面對日趨嚴峻的氣候挑戰,我國積極推動氫能產業發展,氫能產業發展潛力正逐漸釋放。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干勇表示,保守估計,2050年氫在我國終端能源體系中的占比可達10%,2060年占比將達約15%。作為我國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氫能將納入我國終端能源體系,與電力協同互補,共同成為我國終端能源體系的消費主體,帶動形成十萬億級的新興產業規模。
氫能產業的巨大機遇,得益于其在應對氣候變化和推動能源系統轉型中的優勢。“氫能將在未來能源生產和消費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氫能分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徐春明表示,氫能有助于推動傳統能源向低碳清潔能源轉型,推動能源動力轉型和保障能源供應安全,還是實現各種能源之間高效轉化的理想媒介,以及實現傳統化石能源清潔化的有效途徑。
從全球來看,隨著近年來各國支持政策加速出臺,氫能逐漸成為全球競爭與合作的“新賽道”。“根據國際能源署(IEA)2050年凈零排放目標,為了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氫能將被廣泛應用在多個能源部門,并且要提高到目前應用水平的6倍以上。”澳大利亞技術科學與工程院院士、新南威爾士大學教授甄崇禮表示。
規模發展前夕
推動全產業鏈布局
近年來,隨著氫能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不斷提速,氫能應用的推廣在持續加快。
在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業務副總裁、智藍新能源總裁秦志東看來,全球氫能產業處于初期示范和商業模式探索階段,預計2030年后,將進入商業化階段。“中國氫能產業鏈已初具雛形,處于規模化前夕。”他表示,我國氫能產業從制氫到儲運,再到應用,已經初步形成較完整的產業鏈條。受頂層設計、政策利好拉動,氫能產業正穩步發展。
“隨著產業逐步完善,我國商用車氫能時代已經拉開序幕。”秦志東表示,不同于國外以乘用車為主的發展路徑,中國氫燃料以商用車為切入點,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同時,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基礎設施不斷完善,2021年,中國建成加氫站數、在營加氫站數、新建加氫站數實現三個全球第一。截至2022年6月底,全國已建成加氫站超270座。
不過,作為正處起步階段的新興產業,氫能的發展仍然面臨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有研科技集團首席專家、國家有色金屬新能源材料與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蔣利軍認為,經濟可持續發展應是氫能產業健康發展的關注重點,“我們應該制定相關政策,鼓勵發展可能較快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3個應用方向:資源地綠氫+化工就近利用、工業園區風光氫儲微網供能、工業園和物流園綠氫叉車。”
發揮多重優勢
著力打造綠色“能源谷”
“發展氫能產業,是北京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彭雪海表示。
據彭雪海介紹,“十四五”時期,北京市將充分發揮科技資源、人才資源聚集的優勢,強化政策引領和產業培育,推動氫能技術創新、示范應用和產業發展,努力把北京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能產業城市,同時推動京津冀全產業鏈布局。
近年來,北京市積極制定氫能產業規劃,明確了發展目標和產業布局規劃。預計在2025年前,北京市將具備氫能產業規模化推廣基礎,產業體系、配套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培育10到15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建成3至4家國際一流研發創新平臺;京津冀區域產業規模達1000億元以上,減少碳排放200萬噸;燃料電池汽車推廣超過1萬輛。
“我區‘能源谷’是北京市先進能源產業主要承載區,鏈接三大科學城氫能產業創新資源。”昌平區人民政府常務副區長楊仁全透露,下一步,昌平區將深入實施先進能源產業提質增效行動計劃,升級打造氫能政策2.0版,聚焦福田、三一等龍頭企業,利用氫能終端制造倒逼關鍵技術突破應用、吸引關聯企業集聚,推動氫燃料電池系統、氫系統、氫能裝備等上下游企業補鏈強鏈,建成國內領先的氫能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