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起步區“十四五”產業發展規劃發布 起步區將建大學科技園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11-28 點擊:次
11月9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十四五”產業發展規劃》及“四張清單”的有關情況。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十四五”產業發展規劃》已經印發,根據規劃,起步區將加快建設大學科技園。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李國祥介紹,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深入實施三周年之際,濟南市政府發布《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十四五”產業發展規劃》,為起步區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起步區成立一年多來,構建了“1+4+16+N”規劃體系,其中,《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十四五”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產業發展規劃》)作為16個專項性規劃之一,是指導起步區產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李國祥介紹,2021年5月起步區建設實施方案印發后,起步區隨即啟動了《產業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為推動規劃落地實現工作閉環,同步編制了《產業正面清單》《重點產業示圖》《產業機會清單》《產業準入機制》“四張清單”,分別明確產業發展細分領域、產業鏈重點企業分布、創新應用場景機會和產業準入標準。今年8月份以來,按照《國務院關于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發〔2022〕18號)和《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發展規劃》(魯政辦發〔2022〕13號)精神,重新對《產業發展規劃》進行修改完善,先后征求了省市推進起步區建設工作專班、市直有關部門、區縣(功能區)和工信部信通院、省宏觀經濟研究院、長城戰略咨詢等研究機構,以及比亞迪、中國電子、京東、國家電投等“鏈主”企業的意見建議,并逐一認真研究吸納。《產業發展規劃》及“四張清單”已經市政府第20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產業發展規劃》共6章24節,實施年限為2022至2025年,展望至2030年,闡釋了起步區產業發展基礎和發展環境,產業發展的總體要求、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并明確了構筑高質量產業體系和的方向和產業空間布局,提出了引培產業鏈鏈主企業、建設高能級產業創新平臺、釋放政策和制度創新紅利、創新數實融合應用場景、推動區域產業協同發展、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等六大領域的重點任務。
《產業發展規劃》和“四張清單”堅持對標對表國際國內先進,在產業方向、發展方式及準入標準等方面提出較高要求和標準,編制過程中注重把握以下原則:
一是創新能級高。堅持科技創新引領,聚焦科技前沿及國家重大戰略要求,從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搭建一批新型研發機構、打造質效雙優雙創載體、加快建設大學科技園等四個方面,明確高能級產業創新平臺建設路徑。在研發投入、科研人員、知識產權、科研平臺、獲得投資等五個方面明確了高端高質產業項目投產達產后的科技創新標準;其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比不低于3%,科研人員占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
二是產出效益高。堅持產業高質高效,圍繞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在確定“3+1”主導產業的基礎上,制定產業正面清單,細化產業發展領域,從規劃源頭把握產業高質量發展方向;針對主導產業項目導入,強化項目達產預期規模,注重提高單位用地的產出效益;在要素保障上,加大起步區建設土地供給保障力度,實施畝產效益評價,完善“標準地”出讓、彈性出讓、先租后讓等工業用地配置方式,適度增加混合用地供給。
三是投資強度高。堅持集約節約用地,根據規劃遠期投資目標,結合起步區國土空間規劃以及產業用地規模,參考國內先進地區做法,發揮“后發先進模式”優勢,注重提高畝均投資強度。針對不同的產業細分方向,分別制定了產業項目建成達產后投資強度標準,如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畝均投資強度為600萬元,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先進動力裝備等畝均投資強度為600萬元,綠色建筑、氫能源等畝均投資強度為500萬元,總部經濟畝均投資強度為700萬元,高端會展、航空服務、科技服務等投資強度為500萬元。
四是生態標準高。堅持生態優先,堅決落實“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強化萬元GDP能耗、水耗對標國際國內領先水平;產業項目嚴格按照“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管控要求,且符合區域主導生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