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我國廣東省產業集群的發展現狀(工信部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申報)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12-20 點擊:次
首先,梳理并分析了廣東省產業集群的發展歷程、分布特征、發展現狀等,揭示廣東省產業集群當前面臨的重要挑戰。其次,深入并全面剖析廣東省創新集群的發展模式及區域創新能力現狀。最后,對廣東省產業集群培育區域創新能力模式進行了總結,并在借鑒廣東省創新集群發展經驗的基礎上,對我國以產業集群的優化升級推動區域創新能力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建議。
廣東省產業集群發展歷程及現狀分析
(一)廣東省產業集群發展歷程
1.萌芽階段
自改革開放開始,廣東省企業逐漸開始探索產業集群經濟的發展模式。在一九七八年中國的改革開放之初,香港企業開始逐步進行產業轉型,這使得香港企業的生產成本迅速增加,因此,很多勞動密集型企業迫于成本的壓力開始向低成本的地區進行生產轉移。
廣東省毗鄰香港地區,同時具有地理上的區域優勢和積極開放的政策優勢,因此廣東省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來承接香港的產業轉移。在上述的發展背景下,廣東省的三資企業和鄉鎮企業進入了快速發展的狀態,并逐漸形成了兩大產業集群:原生型的產業集群和嵌入型的產業集群。在廣東省集群經濟發展的初期,勞動密集型產業成為了廣東省主要的產業集群,其類別主要包括紡織業、服裝業、食品業、貿易品加工業、裝飾業等。
2.發展階段
在一九九三年之后,廣東省的產業集群經濟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中央政府明確指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深化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此外,美國和歐洲等發達國家逐漸開始將缺乏競爭優勢的產業或者產業鏈中的某些生產環節轉移到中國內地。比如,在這段期間,中國臺灣地區的IT產業開始大規模向廣東省東莞地區進行轉移,因此,東莞地區逐漸形成了IT產業的完整產業鏈,獲益巨大。
以清溪鎮為例,最初遷入該地區的IT企業是分別是一九九三年和一九九五年來自臺灣省的致力科技公司和鼎立電子公司。這兩家核心企業向廣東地區的遷移帶動其他相關的上下游企業也開始紛紛向廣東地區遷移,比如生產電源、機箱或其他零部件的企業也紛紛在清溪鎮投資建廠,以維持與原有核心企業的產業聯系。這一系列相關企業的集體遷移,使得清溪鎮的IT產業逐漸形成了完整產業鏈。
3.轉型階段
自一九九八年以來,廣東省產業集群不斷地調整和發展。經過多年的發展,廣東省形成了許多專業化的城鎮和市場,進而產業集群經濟得到了迅速地發展。
在二十一世紀初期,廣東省的產業集群經濟模式在產業結構上開始發生了重大轉變和突破,即:產業集群逐漸由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向現代服務業和高新科學技術產業,比如,電子信息行業等高科技行業和電氣機械行業、石油化工等資本密集型產業逐漸成為經濟發展的重點行業。
4.成熟階段
二〇〇五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開始將自主創新確立為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自主創新成為“科教興粵”戰略在新時期的主旋律,廣東省也自此開始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在這一階段,廣東省傳統的產業集群和新興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共同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隨著二〇一八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發布和實施,廣東省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再次得到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二)廣東省產業集群發展現狀
廣東省的產業集群發展主要依托于產業園區和專業城鎮,并且多集中于珠三角地區。其中,珠江東岸以深圳、廣州、東莞和惠州等地為主要聚集地,形成了迄今為止我國范圍內規模最大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珠江西岸以珠海、廣州、佛山、江門等地為主要聚集地,形成了我國規模龐大的電子器械行業產業集群。
從總體上看,廣東省有6個省級產業集群及39個市級產業集群。此外,根據細分領域,廣東省的產業集群主要包括九大產業,三大新興產業、三大傳統產業以及三大潛力產業,即:電子信息行業、電氣機械及專用設備行業、石油化工行業、服裝紡織行業、食品飲料行業、建筑材料行業、醫藥行業、汽車行業、森工造紙行業。
在二〇〇八年,除裝備制造業之外的5個產業集群的產值為28366億元,占全省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總產值的43.4%;全省沿海石化產業帶產值5894.49億元,占全省石化產業產值的96.3%。珠江東岸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產值達到13093.94億元,占全省電子信息產業產值的85.2%,已經形成規模龐大、地域集中的大型產業集群。珠江西岸的家電產業集群產值達到3694.38億元,占全省家電產業產值的一半之上。
珠三角紡織服裝業幾乎遍布珠三角,產值達到2621.9億元,占全省紡織服裝業產值的70%以上。珠三角汽車產業集群的產值達到3061.81億元,占全省汽車產業產值的90%左右。產業集群發展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是產業鏈的形成。自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省的產業集群經濟的發展不斷擴大,在傳統行業和高新技術行業均處于全國領先地位,相關的產業已經逐漸形成了較為完成的產業價值鏈。
廣東省產業鏈的形成主要包括兩種機制:一類是由本土傳統企業的集聚發展形成,諸如服裝業和紡織業通過產業集群而形成的產業鏈;另一類則是由外商投資形成的技術產業鏈,諸如信息科技行業通過集群經濟而形成的產業鏈。服裝紡織業和IT行業是廣東省分別在傳統領域和新興領域產業集群程度比較高的典型代表行業,二者均形成了相對完成的產業鏈。
比如,在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八年期間,中國臺灣地區的IT產業企業是分別是來自臺灣省的致力科技公司和鼎立電子公司。這兩家核心企業向廣東地區的遷移帶動其他相關的上下游企業也開始紛紛向廣東地區遷移,比如生產電源、機箱或其他零部件的企業也紛紛在清溪鎮投資建廠。
廣東省的IT產業呈現出集群發展的態勢,并形成了較為完成的產業鏈。目前廣東省電子信息行業的自我配給率高達80%,富士康廣州10.5代線、廣州樂金OLED、深圳華星光電11代線、珠海集成電路全產業鏈項目、東莞紫光芯云產業城、佛山“機器人谷”等重大項目啟動建設,極大地提高了廣東高科技產業鏈和價值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