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業集群邁向創新集群——關于開發區創新集群建設的思考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12-21 點擊:次
創新集群是當代科技、經濟一體化的新形式,是以創造生成新知識、新產品、新服務為目標的創新型組織在地理空間上的集中或在技術經濟空間中的集聚,并且與外界形成有效互動結構的產業組織形態。創新集群是產業集群的高級形態,它以產業集群為依托,又不斷賦能產業集群發展,持續催生產業創新、推動產業升級,最終形成創新主體之間相互依存、相互賦能的創新生態系統。開發區作為現代區域經濟治理的組織方式,同樣具有地理集中和知識集聚的特點,也是創造生成新知識、新產品、新服務的最優平臺。開發區與創新集群兩者契合度高,可以共振融合、共生發展。
特別應該看到的是,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尤其在百年大變局疊加世紀疫情沖擊的情況下,開發區面臨著比以往更加緊迫的轉型升級、創新提升任務。加強對新型組織生態的學習研究,推動創新集群建設,將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有機結合在一起,對于推動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無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打造開放創新聯合體
創新有封閉式創新和開放式創新之分。在傳統模式下,研發、生產、銷售等一系列創新行為都發生在企業內部,這時的企業就是一個封閉的創新體。但是,創新的過程具有長期性和不確定性,封閉式創新有時會造成創新資源的浪費,甚至給企業帶來災難性的后果。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們認識到,要實現高效率的創新,就必須把創新相關的機構,以更加市場化的機制組織起來,打造開放創新聯合體。
有人把美國硅谷的模式總結為“官產學三重螺旋”:“官”指政府,負責政策性支撐,明確大學的專利授權、天使投資與創業者之間的法律關系,制訂產業促進政策等;“產”指產業,企業主動參與學校課題研究,或向學校發布研發合作項目;“學”指學校,主要是研究型大學,接受企業課題合作項目,安排學生到企業直接參與研發,這成為很多高科技園區的標準創新模式。目前,我國提出建設創新聯合體,主要是圍繞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由龍頭企業牽頭組建,開展“有組織的科研”。
打造創新策源硬實力
美國創新管理專家埃里克·馮·希普爾從企業和產業創新的視角出發,提出了創新策源理論。他認為,界定創新策源有兩大核心特征:其一為“首次”,第一次研制了一種新產品或改進了某種生產工藝過程,使其變得功能更強大;其二為“源頭”,領先的創新企業會引發創新鏈連鎖反應,進而形成產業創新優勢。事實上,成功的創新者可以從自己對創新的暫時壟斷控制中獲得回報,這也是各國都十分重視創新策源的原因。而科技創新策源力能夠形成良性“連鎖反應”,對區域乃至國家產業發展起到引領促進作用。
作者: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蘇州片區制度創新局局長、黨組書記沈衛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