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正式發布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2-07 點擊:次
近日,由國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支撐研究編制的《南昌市“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洪府發〔2022〕42號,以下簡稱《規劃》)由南昌市人民政府正式發布。
2020年,國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受南昌市原大數據發展管理局(機構調整后現更名為南昌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委托,承擔了包括數字經濟、智慧城市、物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等專項規劃在內的系列規劃研究編制任務。中心組建了由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單志廣擔任項目負責人,馬潮江、徐清源和郝怡敏擔任項目主任的研究團隊。《規劃》編制過程中,研究團隊和南昌市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廣泛調研并征集各界意見建議,多輪次進行修改完善和專家論證,通過了業內權威專家評審,經市政府專題會議審批同意后正式向社會發布。
《規劃》緊密銜接國家、江西省“十四五”發展數字經濟的規劃部署和工作要求,全面梳理了南昌市數字經濟發展基礎、主要問題和面臨形勢,立足南昌市情、江西省情,分析研判其在我國數字化發展整體戰略、中部省區競相發展中的比較優勢、機遇與挑戰,系統謀劃了南昌市“十四五”期間發展數字經濟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整體布局、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規劃》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統一,全面規劃和突出重點相協調,提出了“以數字化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全要素數字化轉型為主線,以激發數據要素價值為核心,以加快數字產業化發展和產業數字化轉型為重點,以完善數字化基礎設施和數字經濟治理體系為保障,加快布局新賽道、構建新優勢,不斷做大做強做優數字經濟,打造全省數字經濟創新引領區、爭創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世界級VR中心,引領和支撐南昌市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核心思路。
《規劃》提出2025年發展目標,全市數字經濟規模和發展水平明顯提升,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0%以上。一是,數字基礎設施智能高效,全市基本建成高速泛在、云網融合、智能敏捷、安全可控的數字信息基礎設施體系。二是,數字產業化發展邁上新臺階,全市數字產業競爭力顯著增強,全力打造中部電子信息產業重鎮、國家級電子信息制造基地和世界級VR中心。三是,產業數字化轉型取得新突破,全市裝備制造、汽車及新能源汽車、航空制造、生物醫藥、綠色食品等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同時,數字經濟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數據要素價值有效釋放,數字化治理和服務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建成服務型、集約型的數字政府,新型智慧城市和數字鄉村實現協同發展。
《規劃》提出圍繞打造江西省數字經濟創新引領區,構建和優化“一核三基地多點(1+3+N)”的產業發展布局,創新基于實體空間和網絡空間的多維聚集發展模式,突出各縣(區)、園區產業特色和比較優勢,建設一批數字經濟特色產業集聚區。“一核”指在紅谷灘建設全省數字經濟創新引領核心區,打造總部企業集聚、科創文創迸發、綠色低碳宜居的“元宇宙”試驗區。“三基地”指依托高新區、經開區、小藍經開區在移動智能終端、智能網聯汽車、軟件信息服務等產業上的特色優勢,打造數字產業基地。“多點支撐”指在其他縣區加快建設數字化轉型支撐點,全面促進全域范圍數字經濟特色發展、協調發展、互促發展、集群化發展。
《規劃》提出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為核心的任務體系,具體內容包括:(1)優化升級新型基礎設施,打通信息“大動脈”;(2)強化數據資源開發利用,釋放數據要素價值;(3)推進數字產業化發展,打造優勢產業集群;(4)深化產業數字化轉型,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5)支撐構建數字社會,暢享美好數字生活;(6)加快建設數字政府,完善數字經濟治理;(7)強化數字技術創新,構筑創新發展高地;(8)健全完善發展環境,優化可持續發展生態。此外,為促進《規劃》有效實施,還提出了組織協調、發展政策、財政金融、人才隊伍、評估督導等五個方面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