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先進制造業體系 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5-22 點擊:次
日前,記者自市工信局了解到,我市近日啟動實施促進制造業倍增行動,明確2年內制造業招商到位資金實現倍增、3年內制造業投資和產能實現倍增、4年內制造業規模以上增加值實現倍增。
該行動的具體目標是,到2026年,全市制造業招商引資項目到位資金達到560億元以上,投資達到550億元以上,產能達到2250億元以上,規模以上增加值達到475億元以上。
基于上述目標,我市將圍繞四大堅持,加快構建能級更高、結構更優、創新更強、動能更足、效益更好的先進制造業體系。
——堅持“引進+培育”,引育優質企業項目,擴大制造業規模。緊盯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特點和轉移趨勢,高標準謀劃、包裝、發布一批高質量招商項目,每年新謀劃招商項目600個以上。
堅持“項目為王”理念,把項目建設作為制造業投資倍增的主抓手,壓茬推進“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形成簽約項目加快落地、落地項目加快開工、開工項目加快投產的長效推進機制。完善“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培育機制,梯度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制造業頭雁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
——堅持“轉型+增效”,全面升級產業體系,提升制造業效益。構建“制、儲、運、用、研”全產業鏈條,重點推進中原油田1000標方/小時電解水制氫擴能等項目,加快中沁泰康氫燃料動力電池系統在全省、全國推廣應用,打造河南省重要的氫燃料電池專用車制造基地。聚焦人工智能產業,推動優必選人形機器人、人工智能醫療器械產業園等項目落地建設,加快科技創新和產品開發,延伸產業鏈條,盡快形成產業集聚效應。
圍繞“四新”產業,著力推進星漢生物公司丙交酯聚乳酸、大華億秒科技園等重大項目實施,帶動新興產業能級提升。支持天地人環保、銳馳高科等企業由制造端向服務端拓展,提升服務性收入占比。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發展方向,圍繞化工、裝備制造等傳統產業,制訂技術改造路線圖,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延鏈發展,構建新老產業融合發展的產業集群布局。圍繞重點企業和關鍵崗位“機器換人”謀劃項目,加快信息技術在研發、設計、生產、管理等環節的應用。
深入實施制造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完善落實裝備首臺套、材料首批次等相關支持政策,形成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應用“五新”一體協同生態。實施商標品牌培育工程,年均注冊商標3000件以上。聚焦“設計河南”“標準河南”建設,累計建成工業設計中心5家,年均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2~3項、行業標準3~5項。年均開展產學研對接活動20余場次,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經濟成果。
——堅持“科創+研發”,強化科技創新驅動,激發制造業活力。發揮省、市產業研究院引領帶動作用,開展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到2026年,制造業領域每年新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市級以上研發平臺10家以上,每年新增10家高新技術企業、2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力爭突破10項關鍵技術難題。
——堅持“集群+鏈式”,提升集群發展水平,加速制造業集聚。推動綠色涂料、生物降解材料等六大特色園區發展壯大,每年實施產業項目不少于50個,年度完成投資150億元以上。建成公共管廊、專用污水處理廠等重大基礎設施和公用工程,每年實施重大基礎設施項目10個、公用工程項目15個,助力全省重要的新型化工基地向國內一流新材料產業基地轉變。
引導各開發區有序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增強發展后勁。支持開發區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創建省級特色優勢產業集群。牢固樹立“畝均論英雄”導向,強化開發區標準體系約束,分區域、分行業建立土地集約利用、畝均產出等標準體系,促進開發區集約節約發展,提高土地投入強度和產出水平。到2026年,8個先進制造業開發區營收全部達到百億元以上,力爭新增1個500億級、1個300億級開發區。
聚焦新材料等9大產業集群和高端精細化工等17條重點產業鏈,充分發揮產業鏈“雙長制”作用,動態梳理產業鏈圖譜,打造一批集成能力和帶動作用強的“鏈主”企業。支持中小企業融入大企業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要素鏈、制度鏈,加快形成循環產業體系。優化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配套,協同破解科技創新、投資融資、綠色發展、轉型升級等瓶頸制約與共性難題,推動產業鏈企業之間研發、投資、生產、服務等各個環節實現優勢互補,打造利益共享、風險共擔、上下游協同產業生態。
制造業實現倍增,保障措施是關鍵。我市在強化要素保障上全面發力,引導資源要素向制造業流動,全面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完善制造業投融資機制,積極爭取中長期貸款、中央預算內和地方政府專項債等資金,優先支持有股權融資需求的制造業企業與天使風投創投基金合作,助力企業突破投融資瓶頸。加大“標準地”供給,優先保障制造業項目用地需求。推行模擬審批、容缺辦理等模式,壓減審批時間。落實落細“1+14”一攬子人才政策,完善人才培養、權益保障配套政策,提高緊缺人才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