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裝備制造業集群式發展:從“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6-05 點擊:次
中國制造業發展正處于一個重要關口。要統籌推進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瞄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向;調整優化重點產業鏈布局,加強規劃引導和政策指導,支持各地發揮優勢、打造特色、實現良性互動,加快建設一批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2007年以來,伴隨著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我國先后出臺《關于促進產業集群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進一步促進產業集群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全方位、強力推動產業集群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發達地區的政府部門也在大量出臺相關政策,下大力氣培育本地百億、千億級集群,積極參與全球行業競爭。
2019年以來,工信部實施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專項行動,采取“賽馬”方式遴選出45個先進制造業集群決賽優勝者,作為世界級集群的重點培育對象,其中高端裝備領域13個。先進制造業集群日益成為產業創新策源地,“專精特新”企業集聚地,重大創新項目承載地,區域經濟發展新高地。
高端裝備制造業為什么要搞集群式發展?
產業集群,是指以同類產品生產企業及相關機構在特定地理區域大規模集聚為主要特征,依托基礎設施、信息、技術及勞動力等資源的共享而形成的龐大的分工協作體系。集群式發展能夠節約企業交易成本,知識外溢效應可以優化區域創新環境,資源整合效應還可以增強產業競爭優勢。在中國改革開放和企業所有制結構轉型的過程中,產業集群一直被認為是東部沿海地區快速實現城鎮化和工業化的重要途徑。
在產業集群內,企業在展開激烈市場競爭的同時又進行多種形式的合作,如聯合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建立生產供應鏈等,由此形成一種既有競爭又有合作的合作競爭機制。這種競爭與協作所帶來的外部的范圍經濟和規模經濟是單個企業無法比擬的,具有產業放大的作用。通過這種合作方式實現高效的網絡化的互動和合作,能夠克服單個企業內部規模經濟的劣勢,使其能夠與比自己強大的競爭對手相抗衡。
與此同時,由于集群地理集聚的特征,公共物品可以在集群內共享,資源在產業集群內具有更高的利用效率。發揮集群內企業的整體力量,加大廣告宣傳的投入力度,利用群體效應,容易形成“區位品牌”,獲得單個企業所無法獲得的整個產業的優勢,從而使每個企業都受益。
高端裝備制造業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傳統行業集群相比,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往往是以高端技術為核心的企業集群,這些集群企業掌握著核心技術或是關鍵技術,所以在整個產業鏈條中,是價值鏈中具有高附加值的部分,因而抗外部風險的能力也就更強。而且集群企業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一旦突破,就會迅速帶來相關技術的開發,使地區產業更具國際競爭力,更能凸顯創新驅動和產業戰略的價值。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技術創新和技術產業化不確定性非常強。不確定性意味著技術投資的風險性,一旦將人力、資本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投向某一技術研發領域,而最終卻無法獲得技術投資帶來的收益時,一方面將造成人力、物質資源的巨大浪費,另一方面將降低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投資的積極性,阻礙技術創新。
不過,技術的不確定性也有一定的價值。技術的不確定性,一方面,為技術后發國家的技術跨越和技術趕超提供了機遇,在與發達國家的技術競爭與技術合作中有更大的發言權和影響力;另一方面,正是源于技術的不確定性特征才顯現出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存在的價值和必要性,集群內的企業可以通過聯合投資分散技術創新的風險,共擔技術投資的不確定性,共享技術創新帶來的收益,以集群的整體力量促進技術的創新和演進。
我國支持裝備制造業集群發展力度有多大?
目前全球公認的世界級產業集群主要是美國硅谷、128公路及北卡三角研究園。先進制造業集群已成為各國產業升級、深度參與全球價值鏈分工的重要抓手,是各國先進制造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表現,也是各國制造業創新能力的重要評判標準。
隨著世界產業格局和技術創新的高度網絡化發展,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全球競爭則更多體現在制造創新網絡的競爭,特別是先進制造業集群競爭。德國是發達國家中推進產業集群計劃最早的國家,在1995年、1999年和2007年通過全國競賽方式先后推出“生物區集群計劃”“區域集群計劃”和“領先集群計劃”,將集群作為技術創新趕超與引領以及區域協調發展的有效政策工具。日本設立“知識集群計劃”,2010年設立“區域創新集群計劃”,打造17個全球性創新集群。美國2010年通過《美國競爭力再授權法案》,設立區域創新集群計劃,推出了56個創新集群。法國2005年推出“競爭力集群計劃”,扶持60多個不同產業的科技園區。歐盟于2008年首次確立建設世界級集群戰略目標,并于2009年正式提出“歐洲集群卓越計劃”。
我國作為新興發展中國家,早在200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就發布了《關于促進產業集群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要推進東部加工制造型產業集群向創新型集群發展,加快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分工地位。以特色產業和自然資源為突破口,主動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延伸產業鏈條,加快中西部地區產業集群發展。健全體制機制,發展專業化協作配套,促進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形成一批新型裝備制造業集群。在具備條件的中心城市適度發展文化、創意設計等新興集群,促進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著力發展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在同行業中具有較大影響的高技術產業集群。
《意見》明確,整合提升各類開發區(包括經濟開發區、高新區和工業園區等),促進特色產業集聚發展。依法搞好土地整理,推進土地資源整合,盤活土地存量,用地指標優先向優勢產業集群傾斜。積極培育關聯度大、帶動性強的龍頭企業,發揮其產品輻射、技術示范、信息擴散和銷售網絡中的“領頭羊”作用。引導龍頭企業采用多種方式,剝離專業化強的零部件和生產工藝,發展專業化配套企業,提高企業間專業化協作水平。
在財政和金融支持方面,《意見》要求,現有各項財政專項資金要向產業集群公共服務平臺和龍頭企業傾斜,有條件的地區可設立產業集群發展專項資金,重點用于產業集群發展環境建設。加強產業集群與各類金融機構的對接與合作,搭建產業集群新型融資平臺。充分發揮國家開發性金融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完善對外投資、進出口信貸和出口信用保險等支持措施。開展以產業集群中小企業發行集合式企業債券等方式進入資本市場的探索。
2015年7月,工信部按照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和《中國制造2025》的要求,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產業集群發展的指導意見》。在財政和金融支持方面又提出,各級企業技術改造或轉型升級專項資金、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基金及服務體系建設資金,對產業集群龍頭骨干企業轉型升級、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智慧集群建設、集群企業或機構在產業鏈各環節的合作創新、產業集群發展規劃制定等優先給予資金支持;符合條件的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中的技術類服務平臺,對其在合理數量范圍內進口國內不能生產或者國內產品性能尚不能滿足需要的科技開發用品,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落實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金融政策,重點加強和改善產業集群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積極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以及知識產權質押、股權質押、倉單質押、商業信用保險保單等多種融資方式;建立和完善集群企業信用體系,推動信用信息共享;鼓勵金融機構、投資機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與產業集群建立項目對接,搭建合作平臺。
2017年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培育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
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集群已經發展到了什么程度?
當前,制造業產業集群發展如火如荼。2019年以來,工信部實施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專項行動,采取“賽馬”方式遴選出45個先進制造業集群決賽優勝者,作為世界級集群的重點培育對象。
據了解,45個國家級集群2021年主導產業產值達19萬億元,布局建設了18家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占全部國家級創新中心數量的70%,擁有國家級技術創新載體1700余家,培育創建了170余家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2200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成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先進制造業集群日益成為產業創新策源地,“專精特新”企業集聚地,重大創新項目承載地,區域經濟發展新高地。
從區域分布來看,45個國家級集群涉及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3個計劃單列市,其中東部地區30個、中部地區8個、西部地區5個、東北地區2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4個重點區域集群數量達30個,占2/3,國家級集群成為引領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而高端裝備制造領域,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北、遼寧和山東等環渤海地區和以上海、江蘇和浙江為核心的長三角兩大集聚區,同時四川、陜西、湖南和山西等部分中西部地區的高端裝備制造業也呈現快速發展態勢。
從行業來看,45個國家級集群中,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13個、高端裝備領域13個、新材料領域7個、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器械領域5個、消費品領域4個、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領域3個,覆蓋制造強國建設重點領域,成為引領帶動重點行業和領域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