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高新區開放創新發展報告2021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7-10 點擊:次
日前,科技部火炬中心發布《中國國家高新區開放創新發展報告2021》。全國169家高新區16.5萬家企業納入統計。報告分為總論、研發創新的開放合作、人力資源的開放融合、創新創業服務的開放協同、高新產業的開放發展、區域層面的開放格局、全球伙伴的合作交流、開放創新的合作案例、開放創新的未來展望等章節。
2020年,國家高新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實現營業收入427998.1億元、工業總產值256355.8億元、凈利潤30442.3億元、實際上繳稅費18625.9億元、出口總額44726.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6.7%、16.6%、0.2%和8.1%。169家國家高新區園區生產總值達到135566.2億元,占全國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13.3%,其中高新區的園區生產總值占所在城市GDP比重達到50%以上的為8家,30%以上的為31家,20%以上的為58家。國家高新區內企業實際上繳稅費總額為18625.9億元,占全國稅收收入比重達12.1%。
此外,國家高新區的科技創新發展能級進一步提升,國家高新區成為全國專利產出最豐碩的區域之一,各類型專利產出同比增長均超過10%。
創新創業資源富集度進一步提高。截至2020年年底,169家國家高新區內共有各類大學1137所、研究院所4312家。累計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含省部共建)386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工程實驗室)(含分中心)超過270個,占全國比重均超過70%。改革創新“試驗田”作用持續發揮。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及所在省市已發布創新政策近5000條,一批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試成果推廣到全國。
科技部副部長吳朝暉表示,作為中國首家科技園區,中關村探索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道路,依靠科技創新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主要科技創新指標居全國首位。當前全球科技園區迅猛發展,園區的創新策源能力、資源匯聚能力、開放合作能力均顯著增強。中國科技園區要以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為己任,主動擔當作為,努力做到戰略領先、科技領先、制度領先、文化領先,在打造全球創新高地和實現高質量發展方面作出示范。
科技部火炬中心黨委書記呂先志表示,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是中國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的必然選擇。國家高新區經過三十年持續改革探索和創新實踐,具備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的建設基礎。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關鍵是要立足全球視野,聚力科技創新,實施領先戰略,以局部高層次創新引領帶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率先打造“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三生融合”的中國式現代化先行示范區,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重要支撐。
報告結合年度特點,從區域層面的開放格局和全球伙伴的合作交流等方面開展了詳細論述,對全面了解掌握國家高新區開放創新的情況和進展、研究國家高新區開放創新發展的趨勢和特點、指導和推動國家高新區進一步開放創新發展等具有重要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