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協同發展!官方解讀園區發展規劃...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9-14 點擊:次
9月12日
廣東省政府新聞辦
舉行廣東省推進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
建設新聞發布會
介紹有關情況
本場發布會是“高質量發展看廣東”系列
主題發布會第四場
由省政府新聞辦副主任鄧鴻主持
01
堅持深圳園區與香港園區
協同發展
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朱偉介紹,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堅持深圳園區與香港園區協同發展,聯合香港園區建設國際一流的科研實驗設施集群,積極引進中國科學院香港創新研究院、澳門大學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等港澳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開展具有重大引領作用的跨學科基礎研究及技術攻關。聚焦信息、材料、生命科學與技術等重點方向,聯手打造國際一流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一批具備委托研發、中試驗證、企業孵化、知識產權、科技金融服務能力的產業功能型公共服務平臺,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
加快建立與香港及國際全面對接的科研管理制度,促進人員、物資、信息、技術、數據等科研要素跨境高效便捷流動,在科研項目評審、經費支出、過程管理等方面合理借鑒香港及國際管理制度。用好對特定封閉區域鼓勵類產業企業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以及在深圳園區工作的香港居民免征其個人所得稅稅負超過香港稅負部分等一系列好政策,提升對高水平科研機構、企業和人才的吸引力,推動更多國際性產業和標準組織落戶河套。
合作區地處香港北部都會區與廣深港科技創新走廊的天然交匯點,區內兩大口岸跨境直連,周邊機場、高鐵等交通樞紐便捷聯通,與深圳光明科學城、香港科學園等創新節點形成“半小時科研圈”,與廣州、東莞、惠州等城市形成“一小時產業圈”,能夠精準高效地聯動周邊城市、聯通國內外市場、鏈接全球資源,完全有條件成為世界級的科研樞紐。
接下來,將聯動深圳光明科學城,著力打造大灣區原始創新策源地;聯動合作區香港園區,著力打造深港科技創新開放合作新標桿;聯動科創走廊沿線節點,著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02
推進和落地高端科研項目
超過150個
深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敏表示,河套合作區是粵港澳大灣區唯一一個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特色平臺,正在推進和落地高端科研項目超過150個,已整備改造約80萬平方米高品質科研空間,11個專業園區陸續投入使用。
已落地10個重大平臺。國家藥監局藥品和醫療器械技術審評檢查大灣區分中心已落地并協助國家局開展藥品、醫療器械評審與檢查工作,國際性產業與標準組織國際世界無線局域網應用發展聯盟(WAA聯盟)和星閃無線短距通信聯盟已落戶河套,金磚國家未來網絡研究院、未來網絡試驗設施(深圳分中心)、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深圳國際量子研究院、深圳數據交易所已落地運營,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量子科學中心正在加快建設。
已落地10個香港高校科研項目。合作區深圳園區集聚了香港中文大學深港智慧醫療機器人開放創新平臺、香港城市大學高時空分辨率電子顯微鏡關鍵技術研究、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大灣區生物醫藥創新研發中心等香港5所世界百強高校10個項目,由15名港校教授專家領銜,超過500名具有港澳及國際背景的科研人才全職加盟。
就在9月7日,內地首個港方運營科創園區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正式開園,首批16家香港企業機構組團入駐,包括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大灣區創飛學院、大灣區創科快線等。
03
科研經費跨境撥付
累計超3.7億元
省科技廳副廳長吳世文表示,省科技廳成立了粵港科技創新合作專責小組,廣州實驗室與香港中文大學在河套合作區成立“廣州實驗室-香港中文大學聯合實驗室”。粵港澳大灣區量子科學中心建設加速推進,省政府每年支持2個億。鵬城實驗室繼在河套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后,又在河套地區建設實驗平臺。目前,初步形成香港高校、“量子谷”、生物醫藥、“灣區芯谷”、大數據及人工智能、能源科技等“六大科創集群”。
截至目前,全省財政科研經費跨境撥付累計超過3.7億元,散裂中子源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一批大型科研儀器設備向港澳開放。下一步,省科技廳將在全省科技創新整體布局中加大對河套的支持力度,推動合作區發展規劃落地落實。
04
智慧海關建設
賦能合作區發展
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副主任張柯表示,近年來,海關緊緊圍繞合作區深圳園區“一心兩翼”的總體空間格局,提前派員入駐合作區“e站通”綜合服務中心,為科研機構和企業辦理通關、保稅、車輛管理等五大類共43項業務提供服務。海關還專門組建了合作區服務專班,主動對接南方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科研機構及企業,就注冊登記、賬冊建立、設備免稅進口通關等科研主體高度關注的問題,提供精準幫扶。
海關將依托深圳園區獨特“平臺”“通道”,對日常往返園區工作列入“白名單”內的科研人員及其隨身攜帶物品,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通關服務。把深圳園區海關監管模式作為智慧海關建設的重要應用場景,在福田保稅區現有政策功能的基礎上,賦予與深圳園區功能相匹配、針對性強的措施。